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山鎮

(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下轄鎮)

鎖定
古藺縣轄鎮。1930年設鎮,1956年改建龍山鄉,1992年將龍山、獅龍2鄉合併建龍山鎮。位於縣境中部,距縣城28公里。面積82.63平方千米,人口23365人(2017)。龍山鎮,又俗稱“鎮龍山”,是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的下轄鎮,其地處古藺縣的腹心地帶,距縣城29公里,東連魚化鄉,南臨觀文鎮,西接護家鄉,北與永樂鎮相鄰,海拔在600——1380米之間(最低:對車壩高灘子600米,最高:獅龍轎子頂1380米)。
2020年6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瀘州市調整敍永縣、古藺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20〕5號):撤銷魚化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山鎮管轄,龍山鎮人民政府駐龍山社區府前街18號。 [1] 
中文名
龍山鎮
外文名
Longshan Town
別    名
鎮龍山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
地理位置
四川省東南古藺縣中部
面    積
82.63 km² [2] 
下轄地區
龍華、獅龍等9個行政村和龍山街一個社區
政府駐地
龍山鎮府前街18號
電話區號
0830
郵政編碼
64650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3365人(2017) [2] 
車牌代碼
川E

龍山鎮歷史沿革

龍山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當年紅軍曾經走過的地方,古藺地下黨發源地之一,享有“小陝北”之美稱。這裏是現代着名詩人、作家、翻譯家鄧均吾先生的桑梓之地。龍山人民真誠善良、勤勞樸實、熱情好客,具有開拓創新精神。龍山鎮內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東皇廟,她見證了龍山街的歷史變遷,見證了紅軍長征四渡赤水攻打鎮龍山的光榮歷史。龍山境內盛產烤煙、朝天椒、香稻、優質肉牛等;境內有近六千萬噸的地下豐富煤炭資源。即將建成的敍大鐵路橫貫而過,連接護家、魚化的柏油路已經建成,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已招商落户。
2020年6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撤銷魚化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山鎮管轄,龍山鎮人民政府駐龍山社區府前街18號。 [1] 

龍山鎮行政區劃

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
001龍山街社區 ~201龍華村 ~202稻鄉村 ~203吉龍村 ~204雙河村 ~205獅龍村 ~206向田村 ~207天堂村 ~208順和村 ~209陽坪村

龍山鎮改革情況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科學發展觀。自力更生,艱苦創業,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堅定不移地把經濟工作和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工作重點,把產業建設和教育作為優先發展目標,把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保持社會政治穩定,切實維護民族團結,加強“四個文明”建設,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鄉黨委、政府致力於改善民生,發展經濟,集主要精力抓基礎設施和產業建設的突破;舉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惠民工程的落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藉助外力加快工業發展進程和社會事業發展。
全鎮經濟事項又好又快的發展
(一)大力推進科技興農,實施良種良法,糧食喜獲豐收,全年超任務實現糧食產量10520噸,實現農業產值5394萬元。
(二)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一品一村”產業強村富民,通過“支部+協會”模式,實現和穩固了以向田、獅龍、吉龍、天堂、雙河為主的3414畝烤煙生產基地,實現產值550萬元,全面完成了縣下達的任務;實現和穩固了以順和、吉龍為主的2000畝“小尖椒”生產基地,實現產值300萬元;出欄優質肉牛1000頭,實現產值300萬元,生豬養殖20000頭,實現產值2000萬元,養殖以土雞為主的家禽15萬隻,產值實現800萬元,種植疏菜3000畝,實現產值450萬元。勞務培訓和勞務開發成效明顯,全鎮勞務輸出8000餘人,勞務收入達4550萬元,勞務效益不斷提升。引進投資600萬元的重慶老山土雞農牧產品加工企業,全鎮15個專合組織健康發展,拉動了全鎮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產業化進程有效推進。
(三)勞動力輸出穩中有升,全鎮外出務工人員達8000餘人,實現勞務淨收入1000多萬元。
(四)工業經濟持續發展,加快了新型工業化進程。全鎮2個煤廠、3個磚廠、3個沙廠、1個木質加工廠,共投資2758萬元進行技改,實現工業增加值突破4329萬元的大關。
(五)國民經濟、財政税收等綜合目標全面超額完成,全鎮GDP總量完成8908萬元,佔任務的102.39%;GDP增速達18.8%,佔任務的117.5%;農民人均純收入2991.7元,人均增加純收入739.5元;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税收184萬元,超額任務51萬元,佔任務的139.1%;全年消化債務64萬元,消化赤字23萬元。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工程超額完成
(一)就業促進工程:城鎮新增就業65人,下崗失業人員和失地無業農民再就業13人,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8人;農民工培訓合計達914人,其中省內農民工用工企業在崗培訓5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372人,勞務扶貧工程培訓20人,温暖工程培訓22人;獲證人數達721人次;實用技術培訓8942人次;新增工商註冊民營企業2户,發展個體工商户30户。
(二)實施扶貧解困工程:解決絕對貧困人口温飽73人,改善農村低收入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870人;28户雪災毀房重建已全面完工,2户地震毀房已完工;幫扶10户養殖户,實現養殖户人均增收163元。
(三)教育助學工程:全面開展中小學“兩免一補”工作,全鎮5405人享受了“兩免”政策,230人享受了“一補”政策;在校殘疾學生人數達36人。
龍山敬老院 龍山敬老院
(四)社會保障工程:把215名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城鎮居民納入低保,把153名符合享受農村“五保”的納入農村“五保”範圍,均實現了應保盡保;新建敬老院1所,各項準備工作已完工,即將入住。
(五)醫療衞生工程:新農合覆蓋組數達到100%;龍山衞生院規範化創建已通過驗收;8個甲級村衞生室創建已通過驗收。
(六)百姓安居工程:解決農村特困無房户84户的住房,其中,28户雪毀建房已完工,2户優撫建房已完工,煤礦引發地質災害賠付建房20户已完工,少數民族建房34户已完工。扶貧建房15户已完工。其它建房40户已全面完工,其中安居減災建房34户,地震災毀建房2户,殘疾人建房4户。實現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32個。
(七)道路暢通工程:建成獅向公路3公里,已通過驗收。護魚路龍山路段水泥路面已全面貫通,並投入使用。
(八)環境治理工程:實施森林管護4.15192萬畝,鞏固退耕還林成果2.48965萬畝;綜合治理水土流失13.4平方公里。
(九)抗災救災全面勝利。年初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後,全鎮上下迅速行動,組織開展抗災自救。投入資金260萬餘元,迅速恢復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及時恢復冰災損毀的學校、房屋。開展送温暖保民生活動,讓受災羣眾安全過冬,災後及時幫助羣眾恢復了生產,實現了羣眾增收。5·12汶川大地震後,全鎮上下大力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全鎮累計捐獻救災物資20餘萬元,支持抗震救災。

龍山鎮社會事業

(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不動搖,投資53萬元新建鳳華小學教學樓已投入使用,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兩全普九”取得階段性成就,教育教學質量名列古藺縣前茅,中學獲古藺縣二等獎,小學獲古藺縣三等獎。
(二)衞生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硬件設施有了較大改善,成功創建1間標準化衞生院和8個村甲級衞生室,有效防控各類傳染病,全年未發生突發性公共衞生事件,有效保障了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加大了人口與計生工作力度,有效穩定了低生育水平,計劃生育率為86%,出生率為12.5‰;落實計生“三結合”幫扶户150户;違規生育建檔率84%以上,徵收社會撫養費42萬元;婦查率為95.5%以上;開展人口與計生法律、法規的宣傳;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工作100%推廣面。大幅度提高節育質量水平,獲得古藺縣一等獎。
龍山礦山救護中心 龍山礦山救護中心
(四)民政工作進一步夯實,各項資金已保證發放到位,並開展了送温暖活動。
(五)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有效開展。村通廣播電視、電話已在龍山基本實現,積極組織人員參加縣上基層文藝調演,並獲得二等獎;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高度重視為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利用各種重要節日開展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
開展平安創建活動,有力地維護了社會穩定
(一)平安創建有效開展,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整合了平安創建網絡平台,加大了整體聯防網絡建設,全鎮平安創建活動已取得成效,接受了上級各部門的檢查驗收。
(二)綜合治理成效顯着。積極開展羣眾思想教育以及普法教育活動,信訪維穩成效顯着。全年刑事發案20起,破獲25起,刑拘8人,為人民羣眾挽回經濟損失10萬餘元;發生治安案件31起,辦理31起,拘留6人;排查各類糾紛36起,已處理28起。成功破解了“兩大難題”:一是化解信訪老户楊澤香上訪問題,18年來首次實現零進京,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肯定;二是企社共建委員會的正常運行,為成功處理煤礦地質災害的開闢了新路子;
(三)安全生產形勢良好,始終把安全和社會穩定作為第一責任,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全年未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工作得到縣安監部門的高度肯定。

龍山鎮榮譽稱號

2021年6月,古藺縣龍山鎮黨委被授予“瀘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3] 

龍山鎮領導分工

石含琪(黨委書記)
主持黨委全面工作。
陳 旺(黨委副書記、鎮長)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聯繫財税、審計工作;分管財政所。
劉世凱(人大主席)
主持人大工作,分管公路建設、物流園區、重點項目徵地拆遷,主抓高速公路協調推進等工作,分管農業農村辦(公路建設方面)、重點項目辦;聯繫龍山街社區、順和村。
蔡曰成(黨委副書記)
分管黨建、組織、人事人才、目標管理、團委、關工委、老齡、依法治理、國安、保密、“兩項改革”,自然資源(礦產資源開發、國土管理、地質災害、林業)、城鄉規劃等工作;分管黨政辦、黨建辦、自然資源站;聯繫向田村、天堂村。
王 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主持紀委全面工作,分管紀檢監察、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作風建設、督查督辦,農業農村、水務、畜牧、供銷、烤煙生產、以工代賑等工作,分管黨建辦(鎮紀委)、農業農村辦,聯繫魚化街社區、楊坪村、望龍村。
李 周(黨委委員、政法委員)
分管政法、綜治、信訪維穩、防邪反邪、禁毒、依法行政、魚化大理石園區,協助劉世凱同志分管重點項目、公路建設、高速公路協調推進,分管重點項目辦、派出所、社會治理辦、司法所、法律服務所、法庭;聯繫老馬村、白沙村、吉龍村。
夏易高(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統戰委員)
分管宣傳文化、信息、意識形態(網絡意識形態)、網絡安全、精神文明建設,黨員(發展、教育、管理)、統戰、民族、宗教、旅遊、電力、新材料園區,工業經濟、統計調查,分管黨建辦、經發辦;聯繫獅龍村、稻香村。
張 毅(人大副主席)
分管機關事務、國資金融、鄉村振興、招商引資、工會、審計、婦聯,教育、體育、科協、廣電、通訊、衞計、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工作,協助劉世凱同志分管人大工作,分管黨政辦(機關事務方面)、黨建辦、經發辦(鄉村振興方面)、便民服務大廳;聯繫魚豐村、苗溝村。
丁 星(副鎮長)
分管應急、安全生產、武裝、市場管理、三防一抗、氣象、森林防滅火、政務服務、民政,退役軍人事務等工作,分管綜合行政執法隊、便民服務中心,聯繫仁和村、正元村、三合村。
宋泓池(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安辦主任、應急辦主任)
主持綜合行政執法隊工作,分管城建、場鎮開發、環境保護、城鄉環境治理,協助丁星同志分管安全生產工作,聯繫鳳馳村、雙河村。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