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南

鎖定
龍南,江西省直轄縣級市,由贛州市代管,位於江西省最南端,總面積1646平方千米。 [32]  截至2019年末,下轄9個鎮、5個鄉、107個村(居)委會 [1-2]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南常住人口為319166人。 [31] 
龍南建縣於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因縣治在龍頭山(一説百丈龍潭,又一説百丈龍灘)之南,取名龍南,寓"龍興嶺南"之意。龍南是世界圍屋之都,境內分佈着376座各具特色的圍屋,佔贛南客家圍屋的70%以上;已探明稀土石灰石大理石膨潤土鐵礦等礦產資源40多種,其中離子型重稀土儲量佔世界已探明儲量的70%;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公園九連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西新圍燕翼圍太平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南武當山,國家3A級景區慄園圍客家酒堡 [1] 
2021年,龍南實現生產總值200118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3%。 [38] 
中文名
龍南
外文名
Longnan
別    名
江西南大門
行政區劃代碼
360783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江西省贛州市
地理位置
江西省最南端
面    積
1646 km²
下轄地區
9鎮、5鄉
政府駐地
龍南鎮龍翔大道1號
電話區號
0797
郵政編碼
3417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19166 人(截止於2020年)
著名景點
關西新圍虔心小鎮玉石仙岩南武當山九連山
火車站
龍南東站龍南站
車牌代碼
贛B
地區生產總值
2001185 萬元(2021年)

龍南歷史沿革

朝代年號
公元
地域變遷
縣名演變
隸屬關係
春秋
前770-前476
地屬揚州
吳國
戰國周元王(姬仁)元年至三年
前476-前473
地屬揚州
吳國
前475-前473
前473-前355
地屬揚州
越國
戰國周元王三年至戰國周顯王(姬扁)十四年
前355-前223
地屬揚州
楚國
戰國周顯王十四年至秦王政(始皇帝)二十四年
前223-前221
地屬揚州
秦國
秦王政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
前221-前207
地屬九江郡
屬南埜縣
秦九江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至秦二世(贏胡亥)三年
前206-前202
地屬淮南國
屬南埜縣
淮南國
漢高祖(劉邦)元年至五年
前202-前196
地屬豫章郡
屬南埜縣
豫章郡
漢高祖五年至十一年
前196-前154
地屬豫章郡
屬南埜縣
吳國
漢高祖十一年至漢景帝(劉啓)三年
前154-前106
地屬豫章郡
屬南埜縣
豫章國
漢景帝三年至漢武帝(劉徹)元封五年
前106-9
地屬豫章郡
屬南埜縣
揚州刺史部
漢武帝元封五年至新王莽元年
9-25
地屬九江郡
屬南埜縣
揚州刺史部
新王莽元年至漢光武帝(劉秀)元年
25-168
地屬豫章郡
屬南埜縣
揚州刺史部
漢光武元年至漢靈帝(劉宏)建寧元年
168-191
地屬豫章郡
屬南埜縣
揚州(正式成立州郡)
漢靈帝建寧元年至漢獻帝(劉協)初平二年
191-220
地屬廬陵郡
屬南埜縣
揚州
漢獻帝延康元年至吳大帝(孫權)嘉禾五年
220-236
地屬廬陵郡
屬南埜縣
吳國
吳大帝嘉禾五年至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
236-280
地屬廬陵南部都尉
屬南安縣
吳國
晉武帝太康三年至晉惠帝(司馬衷)元康元年
280-282
地屬南康郡
屬南康縣
廬陵南部都尉
晉惠帝元康元年至南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
282-291
地屬南康郡
屬南康縣
江州
南宋武帝永初元年至南齊武帝(蕭賾)永明元年
291-420
地屬南康郡
屬南康縣
江州
南齊武帝永明元年至隋文帝(楊堅)開皇九年
420-483
地屬南康郡
屬南康縣
江州
隋文帝開皇九年至隋煬帝(楊廣)大業元年
483-589
地屬南康郡
屬南康縣
江州
隋煬帝大業元年至唐高祖(李淵)武德五年
589-605
地屬虔州
屬南康縣
洪州總管府
唐高祖武德五年至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六年
605-622
地屬南康郡
屬南康縣
洪州總管府
唐太宗貞觀六年至唐高宗(李治)永淳元年
622-627
地屬虔州
屬南康縣
洪州都督府
唐高宗永淳元年至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一年
627-682
地屬虔州
屬南康縣
江南道
唐玄宗天寶元年至唐肅宗(李亨)乾元元年
682-733
地屬虔州
屬南安縣
江南道
江南西道
733-742
地屬虔州
屬南安縣
江南西道
唐肅宗乾元元年至後梁太祖(朱温)開平元年
742-758
地屬南康郡時龍南已命名虔南鎮
屬信豐縣
江南道
江南西道
758-907
地屬虔州(唐懿宗鹹通七年始虔州由百勝軍節度)
屬信豐縣
江南道
南唐先主昇元元年至南唐保大十一年
907-910
地屬虔州
屬信豐縣
隸唐殘餘政權虔州百勝軍節度
南唐中主保大十一年至北宋太祖(趙匡胤)開寶八年
910-918
地屬虔州
屬信豐縣
隸梁虔州百勝軍節度
北宋太祖開寶八年至北宋太宗(趙光義)至道元年
918-937
地屬虔州(時龍南屬虔南鎮虔南場)
屬信豐縣
隸吳虔州百勝軍節度
北宋太宗至道元年至北宋仁宗(趙禎)天聖八年
937-953
地屬虔州
屬信豐縣
隸南唐虔州昭信軍節度
北宋仁宗天聖八年至北宋徽宗(趙佶)宣和三年
953-975
中主保大十一年始(由虔南場置龍南市)
屬龍南縣
隸南唐虔州昭勝軍節度
北宋徽宗宣和三年至南宋高宗(趙構)建炎四年
975-995
地屬虔州
屬龍南縣
隸虔州(軍州)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至南宋高宗紹興元年
955-1030
地屬虔州
屬龍南縣
江南路
南宋高宗紹興元年至紹興二十三年
1031-1121
地屬虔州
屬龍南縣
江南西路
地屬贛州(虔南縣複稱龍南縣)
1121-1130
地屬虔州(龍南市改虔南縣)
屬龍南縣
江南西路
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
1130-1131
地屬虔州
屬龍南縣
鄂州路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至二十四年
1131-1153
地屬虔州
屬龍南縣
江南西路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至元武宗(海山)至大三年
1153-1276
地屬贛州(虔南縣複稱龍南市)
屬龍南縣
江南西路
地屬贛州路(龍南縣併入信豐縣)
1276-1287
地屬贛州
屬龍南縣
江西行省
元武宗至大三年至元惠宗(順帝)至正二十五年
1287-1310
地屬贛州路(龍南市併入信豐縣)
屬信豐縣
元貞二年(1296年)改贛州為路
地屬贛州路至大三年(1310年復置龍南縣)
1310-1365
地屬贛州路至大三年(1310年復置龍南市)
屬龍南縣
贛州路
元惠宗(順帝)至正二十五年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
1365-1376
地屬贛州府
屬龍南縣
贛州路
明太祖洪武九年至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元年
1376-1644
地屬贛州府地屬贛州府明隆慶二年(1568年){割龍南當時所轄高砂、下歷、橫江三堡及信豐、安遠一部分地建定南縣}
屬龍南縣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
清世祖順治元年至順治三年
1644-1646
地屬贛州府
屬龍南縣
屬明殘餘政權(史稱南明)
清世祖順治三年至清愛新覺羅溥儀清宣統三年
1646-1911
地屬贛州府{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割龍南轄大龍、新興二堡及信豐四堡建虔南縣}
屬龍南縣
兩江總督江西布鄭使司
清愛新覺羅溥儀清宣統三年至中華民國三年
1911-1914
各縣直屬於省
屬龍南縣
江西省
中華民國三年至中華民國十五年
1914-1926
地屬贛南道
屬龍南縣
江西省
中華民國十五年至中華民國二十一年
1926-1932
各縣又直隸於省
屬龍南縣
江西省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至中華民國二十四年
1932-1935
屬第十一行政區
屬龍南縣
江西省
屬第十三行政區
1935-1949
屬第四行政區
屬龍南縣
江西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2020
或屬贛州專署或屬贛州行署
1952年將信豐東坑劃龍南管轄。1952年,定南縣月子中湖所屬圓山劃歸龍南管轄。1953年巋美山歸定南管轄。1958年全南墩頭歸龍南管轄。
屬龍南縣
江西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
2020年至今
屬贛州行署
屬龍南縣
江西省 
2020年6月,國務院批覆江西省調整贛州市部分行政區劃,同意撤銷龍南縣,設立縣級龍南市,以原龍南縣的行政區域為龍南市行政區域,龍南市人民政府駐龍南鎮龍翔大道1號。龍南市由省直轄,贛州市代管。  [43] 

龍南行政區劃

龍南區劃沿革

年別
區鎮數
鄉鎮數
鄉鎮名稱
1942-1949
25
新龍鎮(後稱南埜鎮及城廂鎮)、都陂、大羅、東安、水西、楊坊、黃沙、大穩、灑源、程龍、大埠、象塘、蓮塘、汶龍、關西、里仁、臨江、塘口、南亨、大壩、楊村、蔡屋、蕉陂、烏石、夾湖。
1949
5
57
5個區:城廂、里仁、臨江、象塘、楊村。
1950-1951
6
58
6個區:1區4個鄉:新建、新生、水東、新都。
2區13個鄉:會龍、龍陂、大羅、和平、新建、新華、新裏、友助、均興、上楊、中楊、新楊、玉太。
3區12個鄉:龍秀、程龍、新大、新埠、象塘、蓮塘、窯頭、水西、鎖口、中源、清源、新民。
4區12個鄉:大壩、石門、南亨、三星、新民、臨江、小坑、新民、永固、圭湖、塘口、中和
5區7個鄉:羅壩、模範、關西、程口、東坑、黃沙、水東。
6區10個鄉:楊村、三沙、東水、橫崗、新蔡、劉陂、三都、三合、河東、河西。
1952-1954
7
81
1個鎮6個區
龍南鎮9條街:解放、文化、羣眾、中山、民主、水東、龍洲、新生、金鈎。
1區10個鄉:大穩、中和、新民、鎖口、中源、清源、窯頭、石橋、水西、新都。
2區16個鄉:會龍、龍陂、和平、上楊、大羅、新裏、友助、新友、新楊、中楊、新建、玉太、均興、東坑、黃沙、新嶺。
3區11個鄉:盤石、龍秀、程龍、新大、陂坑、嶺下、象塘、果龍、店下、蓮塘、新埠。
4區11個鄉:大壩、石門、南亨、三星、臨西、小坑、圭湖、塘口、臨江、水口、崗上。
5區8個鄉:羅壩、模範、關西、關東、江下、水東、程口、東坑。
6區16個鄉:東水、楊村、楊大、三沙、新城、潤垌、蕉陂、新蔡、劉陂、黃坑、橫崗、夾湖、花樹、古坑、三門、坳下。
1955-1956
6
68
6個區:城關區:龍南鎮、十二個鄉:金鈎、水東、新都、水西、窯頭、大羅、新楊、玉太、上楊、龍陂、新建、鎖口。
里仁區8個鄉:東坑、會龍、新嶺、黃沙、和平、新裏、友助、均興。
渡江區11個鄉:清源、中源、象塘、蓮塘、嶺下、陂坑、新埠、新大、程龍、龍秀、盤石。
臨江區14鄉:新民、中和、大穩、小坑、三星、崗上、塘口、南亨、大壩、圭湖、臨江、臨西、石門、水口。
汶龍區8個鄉:關西、關東、程口、模範、東坑、江下、水東、羅壩。
楊村區14個鄉:三門、新城、夾湖、花樹、三沙、楊村、東水、橫崗、新蔡、黃坑、劉陂、古坑、潤垌、蕉陂。
1957
6
30
1個鎮5個區:縣直屬鄉6個鄉:大羅、水西、楊坊、都陂、
灑源、大穩。
龍南鎮3條街:中山、文化、民主。
里仁區4個鄉:東坑、里仁、黃沙、龍陂。
渡江區4個鄉:象塘、蓮塘、大埠、程龍。
臨江區4個鄉:臨江、塘口、南亨、大壩。
汶龍區8個鄉:關西、汶龍、羅壩。
楊村區6個鄉:夾湖、楊村、新城、新蔡、蕉陂、東水。
1958
7
70
人民公社後實行政社合一:5個公社2個墾殖場。
九連山墾殖場(包括楊村)7個管理區;
安基山墾殖場(包括渡江)14個管理區;
龍南鎮公社,7個管理區;
里仁公社11個管理區;
汶龍公社6個管理區;
桃濂公社17個管理區;
臨江公社13個管理區。 [40] 
年別
社場數
大隊數
生產隊數
區、鄉(社、場)名稱
1959
12
209
1693
2個綜合墾殖場:九連山、安基山。
10個人民公社:桃江、濂江、東江、里仁、渡江、臨江、南亨、汶龍、楊村、龍南鎮。
1960
16
208
1834
3個場:縣綜合農場,九連山、安基山墾殖場。
13個人民公社:桃江、濂江、里仁、東江、東坑、渡江、臨江、南亨、武當山、汶龍、關西、楊村、龍南鎮。
1961
26
298
2638
4個場:九連山、安基山、夾湖、縣農場。
22個人民公社:
縣直屬領導小組:龍南鎮、桃江、濂江、灑源、江東、渡江、象蓮。
里仁區:里仁、黃沙、東坑、關西。
臨江區:臨江、塘口、南亨、石門、汶龍、羅壩、東江。
楊村區:楊村、東水、新蔡、武當山。
1962
26
371
2988
4個場:九連山、夾湖、安基山(包括盤石、龍秀),縣農場。
22個人民公社:龍南鎮、桃江、濂江、灑源、江東、渡江、象蓮、里仁、黃沙、東坑、關西、臨江、塘口、南亨、石門、汶龍、羅壩、東江、楊村、東水、新蔡、武當山。
1963
26
298
2933
與1962年相同。
1964
21
239
2042
2個墾殖場:九連山、安基山。
19個人民公社:龍南鎮、桃江(灑源公社併入)、渡江(象蓮公社併入)、程龍(龍秀、盤石公社併入)、汶龍(羅壩公社併入)、臨江(塘口公社併入)、濂江(江東公社併入)、楊村(新蔡公社併入)、東江、關西、黃沙、里仁、東坑、南亨、石門、武當山、蕉陂、夾湖、橫崗(原東水公社的玉坑、牛眠、橫崗、半坑、白沙五個大隊組成)。
1965
21
245
2096
2個墾殖場:九連山、安基山。
19個人民公社:龍南鎮、桃江、渡江、程龍、濂江、東江、汶龍、關西、黃沙、里仁、東坑、臨江、南亨、石門、武當山、橫崗、楊村、蕉陂、夾湖。
1966
21
251
2085
與1965年相同。
1967
21
244
2125
與1965年相同。
1968
15
173
1851
2個墾殖場:九連山、安基山。
13個人民公社:龍南鎮、桃江、渡江、程龍、汶龍、關西、里仁、東坑、臨江(包括原東江公社)、夾湖、濂江(包括原黃沙公社)、南亨(包括原武當山、石門公社)、楊村(包括原蕉陂、橫崗公社)。
1969
16
185
1101
2個墾殖場:九連山、安基山。14個人民公社:龍南鎮、桃江、渡江、程龍、濂江、里仁、關西、東坑、汶龍、臨江、南亨、楊村、墩頭、夾湖。
1970
15
144
948
2個墾殖場:九連山、安基山。
13人民公社:龍南鎮、桃江、渡江、程龍、濂江、里仁、關西、東坑、汶龍、臨江、南亨、楊村、夾湖。
1971
15
144
948
社場同1970年(144個大隊數中包括國營分場10個、集體部分生產大隊134個)。
1972
16
152
1177
2個墾殖場:九連山、安基山。
14個人民公社:龍南鎮、桃江、渡江、程龍、濂江、里仁、關西、東坑、汶龍、臨江、南亨、楊村、夾湖、武當。
152個大隊數中包括7個國營分場。
1973
16
151
1187
社場同上年,151個大隊數中包括8個國營分場。
1974
16
150
1177
社場同上年,150個大隊數中包括7個國營分場。
1975
16
148
1179
社場同上年,148個大隊數中包括5個國營分場。
1976
16
148
1183
社場同上年,148個大隊數中包括5個國營分場。另外社辦農場11個,大隊辦農場34個,未包括在大隊和生產隊數之中。
1977
16
148
1190
148個大隊中包括5個國營分場。
1978
18
191
1215
增設東江、黃沙兩個公社。
1979
18
193
1615
社、場同上年。
1980
18
193
2105
社、場同上年。 [40] 
1986年1月1日,程龍鄉盤石村分為盤石、大橋2村。
1988年6月1日,楊村鄉新陂村分為新陂、劉屋2村。
1989年8月8日,黃沙鄉中村分為中村畲族2村;楊村鄉立新村分為仙人、小溪2村;同年12月8日,武當撤鄉設鎮。
1990年2月10日,武當鎮設立新街居委會。
1992年7月28日,楊村程龍、汶龍、玉巖撤鄉設鎮,玉巖更名為馬牯塘。
1994年3月27日,新都、大坑兩村劃屬龍南鎮管轄。
1996年5月8日,東坑、里仁、關西撤鄉設鎮。
1998年4月13日,設立金水、金塘、金都居委會;同年11月19日,黃沙鄉的黃沙、中村、田租併為黃沙村,新嶺、自力、上塘併為新嶺村,下逕、歐都併為新華村,保留畲族村。
2000年6月,渡江撤鄉設鎮;同年12月8日,撤銷馬牯塘鎮併入龍南鎮。
2001年7月4日,撤銷水東、金鈎2村,分別併入金水、金都居委會;10月,楊村鎮成立太平居委會。
2003年8月,撤銷龍南鎮會龍村委會,設立龍騰居委會;10月21日,經省政府批准,撤銷黃沙鄉、東坑鎮;10月27日,調整縣城居(村)委會,撤銷民主街居委會和龍洲新生2個村委會,設立龍洲新生、五里山居委會。
2004年7月12日,設立東坑管理委員會和黃沙管理委員會,為臨時過渡工作機構。
龍南·龍翔夜景 龍南·龍翔夜景

龍南區劃詳情

龍南市轄9鎮5鄉,龍南市人民政府駐龍南鎮龍翔大道1號。 [28-29] 
龍南市行政區劃
地名
區劃代碼
居(村)民委員會
政府駐地
360783100
紅楊村、紅巖村、井崗村、新楊村、石人村、金虎村、黃沙村、新嶺村、新華村、畲族村
民主街16號
360783101
新街社區、崗上村、石下村、橫崗村、大壩村
新街社區
360783102
太平社區、楊村村、紫霞村、車田村、坪湖村、垇下村、楊太村、五星村、蕉陂村、烏石村、坪上村、蔡屋村、員布村、橋頭村、新陂村、黃坑村
太平社區
360783103
下連社區、江夏村、裏陂村、羅壩村、新圩村、石蓮村、上莊村
江夏村
360783104
程龍村、五一村、楊梅村、龍秀村、八一九村、盤石村
圩鎮1號
360783105
關東村、翰崗村、關西村
關東村
360783106
新圩社區、馮壪村、上游村、中興村、新園村、新裏村、正桂村、圳背村、金蓮村、張古塅村、均興村
新圩社區
360783107
新埠村、果龍村、蓮塘村、象塘村、竹梓村、嶺下村、新大村
新埠村
360783108
古坑村、潤洞村、墩頭村
古坑村
360783200
水西壩村、灑口村、中源村、清源村、窯頭村
水西壩村
360783201
大穩村、新圳村、中和村、曉坑村
柑坑安置區
360783202
臨江村、西坑村、水口村、塘口村、大屋村、東坑村
臨江村
360783203
東村村、圭湖村、石門村、西村村、助水村、三星村
東村村
360783204
花樹村、三門村、新城村、松湖村、楊嶺村
花樹村
-
林中村
林中村
城市社區*
-
中山社區、文化社區、金都社區、新生社區、五里山社區、新都社區
文化街1號
(金塘新區)*
-
金水社區、大羅社區、金塘社區、龍騰社區、龍陂社區、龍洲社區
金水大道127號

龍南地理環境

龍南位置境域

龍南地處江西省最南端,東鄰定南縣,南接廣東省和平縣連平縣,西連全南縣,北毗信豐縣,位於北緯24°29′~25°1′,東經114°23′1~14°59′之間,東西境長60千米,南北境寬55.50千米,總面積1646平方千米 [32]  ,佔全省面積的1%。距贛州市140千米,距省會南昌市520千米,距廣州市290千米。 [3] 

龍南地質

龍南地層自上元古生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中間除缺奧陶系、志留系地層外,其餘各系均有露布。縣內露布地層的巖性大致可分為四種。
沉積岩:有碎屑岩、黏士巖、化學沉積岩,分佈面積約佔龍南土地面積的50%,是縣內地殼表層的主要岩石。除東坑管委會、關西鎮沒有分佈和安基山營林林場極少分佈外,其他地方均有分佈火山岩分佈面積約佔龍南土地面積的14%,主要分佈在東坑管委會,其次為臨塘鄉、汶龍鎮、南亨鄉、武當鎮、楊村鎮、程龍鎮和九連山營林林場。
變質岩:分佈面積約佔龍南土地面積的15%,主要分佈在夾湖鄉和安基山營林林場,其次是東坑管委會、程龍鎮、汶龍鎮、楊村鎮,臨塘鄉和九連山營林林場,渡江鎮和桃江鄉也有少量分佈。
侵入岩:以花崗石為主,分佈面積約佔龍南土地面積的16%,主要分佈在關西鎮、楊村鎮,武當鎮、桃江鄉、龍南鎮、臨塘鄉、南亨鄉、東江鄉、九連山營林林場、安基山營林林場也有少量分佈。
第四紀沖積層:以鬆散的陸相沉積,如礫石、砂、粘土等為主,主要分佈在桃江鄉、龍南鎮、渡江鎮,武當鎮、臨塘鄉、里仁鎮也有分佈。分佈面積約佔龍南土地面積的5%。 [3] 

龍南地形地貌

龍南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按海拔高度可分為4個地貌類型。
中山:海拔1000米以上,相對高度500米以上的山為中山。龍南中山面積約15平方千米,主要分佈在九連山營林林場和楊村鎮的南部,構成九連山主脈的中段。
低山:海拔500米~1000米,相對高度200米~500米的山為低山。龍南低山面積約442平方千米,主要分佈於縣四周邊界之地,少數分佈在境內。境內低山主要分佈在武當鎮、夾湖鄉、程龍鎮、臨塘鄉等鄉鎮。
高丘:海拔300米~500米,相對高度200米~300米的丘陵為高丘。龍南高丘面積約826平方千米。九連山營林林場、安基山營林林場和楊村鎮、武當鎮、南亨鄉、東坑管委會、汶龍鎮等鄉鎮除中低山外,全部為高丘,其他區域除龍南鎮外均有高丘分佈於中低外圍。
中丘:海拔100米~300米,相對高度50米~200米的丘陵為中丘。龍南中丘面積約358平方千米,分佈面積較大的有龍南鎮、桃江鄉、東江鄉、渡江鎮,其次是黃沙管委會、里仁鎮、關西鎮、夾湖鄉、臨塘鄉、程龍鎮等鄉鎮。桃江鄉龍村壩海拔190米,為龍南最低點。 [3] 

龍南氣候

龍南氣候為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型。主要特徵是生長季節長,氣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温為19.2℃,比多年平均值高0.3℃。年平均氣温變幅為29℃,1月份平均氣温變輻為4.8℃,7月份平均氣温變幅為3.4℃。
龍南降水年平均降水量為150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51.30毫米。蒸發年蒸發量為1021.40毫米。日照以縣氣象局所在地為代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23.6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37%,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140小時。最多月份為7月,平均為2162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2%;最少月份為3月,平均為72.40小時,日照百分率20%。風年平均風速1.60米/秒,且四季變化不大。瞬時風速超過8級。濕度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歷年最小平均相對濕度6%。 [3] 

龍南水文

龍南地屬長江流域,河流屬贛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桃江、渥江、濂江、灑江、太平江。 [3] 

龍南土壤

龍南共劃分為7個土類、13個亞類48個土屬、100個土種。7個土類即水稻士、潮土、紫色土、石灰(巖)土、紅壤、山地黃壤、山地草甸土。
水稻土:廣泛分佈在龍南各地,面積9498.13公頃,有4個亞類22個土屬55個土種。4個亞類即:瀦育型水稻土,面積80033公頃,佔水稻土面積的84%,是種植糧食、經濟作物的主要土壤,遍佈龍南各地的塅田、壠田;淹育型水稻土,面積271.06公頃,佔水稻士面積的3%,零星分佈在水源缺少的丘陵山地、高排田;潛育型水稻土,面積867.73公頃,佔水稻土面積的9%,主要分佈在山丘坑田壠田的低注地、長年積水地段及平坦地區的低窪地段;側滲型水稻土,面積356公頃,佔水稻土面積的4%,零星分佈在陡坡和傾斜度較大的排田或梯田。
潮土:由河流沖積發育而成,分佈在河流兩岸,面積473.93公頃。有1個亞類(即灰潮土)1個土屬(即壤質灰潮土)3個土種。
紫色土:呈片狀零星分佈在龍南盆地邊緣及東坑管委會、汶龍鎮、夾湖鄉、武當鎮等有紫色砂岩和紫色泥頁岩類的丘陵地段;面積13538.66公頃,有2個亞類5個土屬8個土種。2個亞類,即:酸性紫色土,面積12799.06公頃,佔紫色土面積的94%;石灰性紫色土,面積740.13公頃,佔紫色土面積的6%。
石灰(巖)土:零星分佈在龍南鎮、渡江鎮、武當鎮、南亨鄉等鄉鎮的石灰岩地區;面積717.80公頃,有1個亞類(即棕色石灰土)2個土屬4個土種。
紅壤:縣內土壤的主要類型,面積137627.60公頃,有紅壤、紅壤性土、山地黃紅壤3個亞類13個土屬25個土種。分佈於丘陵和900米以下的山地,與紫色土、石灰土交錯存在。3個亞類即紅壤(亞類)面積118334.46公頃,佔紅壤(土類)總面積的86%;紅壤性土1508.06公頃,佔紅壤(土類)總面積的1%,分佈在丘陵地段,與紫色土、石灰(巖)土交錯存在;山地黃紅壤17784.86公頃,佔紅壤土類總面積的13%,分佈在龍南海拔600米~800米的山地。
山地黃壤:面積2811.60公頃,主要分佈在海拔800米~1200米的山地,如九連山、金盆山等地,有1個亞類(即山地黃壤)3個土屬3個土種。
山地草甸土:面積100026公頃,有1個亞類(即山地草甸土)2個土屬2個土種。主要分佈在中山頂部平緩窪地。 [3] 

龍南植被

根據第五次森林資源調查,龍南森林覆蓋率達80.30%。按主要樹種和林種結構劃分,可分為5個森林植被類型。
常綠闊葉林:分佈在縣內海拔300米~800米的丘陵和低山地。主要建羣樹種有殼鬥科的青剛櫟、簏角栲、閩粵栲、南嶺栲、甜珠、大葉錐慄,山茶科的木荷、厚皮香,樟科的黃樟、黑殼楠、大葉楠等。由於人為因素,原生植被不斷受到破壞,僅存於九連山自然保護區和安基山營林林場、夾湖鄉、楊村鎮邊緣深山區內的常綠闊葉林中,具有明顯的溝谷季雨林板根現象和層外植物繁多及葉型較大的特色。
針闊葉混交林:佔龍南山地植被面積的40%以上。其中,以殼鬥科為建羣樹種的闊馬(尾松)混交林,分佈於夾湖、程龍、九連山、臨塘、東坑、關西、南亨、安基山等鄉(鎮、場)的產林區;以油茶為建羣樹種的闊馬混交林,大部分為塊狀混交,分散於龍南油茶產區;以茅竹為建羣樹種的竹闊馬混交林,間有楓香、木荷及殼鬥科喬木,在海拔350米500米的丘陵區呈片狀分佈。
針葉樹林:分佈於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此類植被有3種情況:以馬尾松為優勢樹種間生不良杉木的次生天然林,見於龍南各地;杉木人工純林,主要分佈於九連山、安基山、棋棠山、夾湖、臨塘塘口、人一九等林場;柳杉林,為九連山營林林場營造。
不穩定的灌叢類型:分佈在丘陵和人為破壞較大的地區,以胡枝子、榧木、鳥飯、烏藥、黃端木、杜鵑、黃杞子、小山竹、鹽膚子、擬赤楊等為主。
山地草甸類型:分佈於海拔800米以上的山頂,以野古草、五節芒、野香茅、黃背草、金茅、芒、一枝黃花、雞兒腸等組成。 [3] 

龍南政治

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市委書記
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 [39] 
副市長
龍海斌、文才 [41] 周翊、餘美華、劉熙華、李俊鋒、聶志通、曾祖騰 [42] 

龍南自然資源

龍南水資源

龍南除桃江干流外,龍南集雨面積1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總長76.45千米。大小河流組成龐大的灌溉網,河網密度38.42千米/平方千米。年平均天然徑流量23.82億立方米,其中縣內流域產水量為1541億立方米,縣外流入的過境水量841億立方米。 [3] 

龍南土地資源

根據2005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龍南土地總面積164236.31公頃,按土地利用類型分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3類。農用地155724.85公頃,佔94.82%;建設用地5871.46公頃,佔3.57%;未利用地2640公頃,佔1.61%。 [3] 

龍南生物資源

  • 動物資源
野生動物,有陸生脊椎動物81科25屬300多種。其中,哺乳動物7目18科57種;鳥類16目5科257種;爬行類2目13科44種;魚類6目14科36種;貝類27種;昆蟲類19目202科987屬1524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黃腹角雉、蟒蛇、豹、雲豹、白頸長尾雉、金斑喙鳳蝶;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金貓、小靈貓、大靈貓、穿山甲、豺、水鹿、鬣羚、白鷳、海南虎斑鳽、蛇雕、斑林狸、黑冠鵑隼、黑耳鳶、赤腹鷹、松雀鷹、普通灰臉鷹、鷹、白腹隼雕、白尾鸛、蛇雕、白腿小隼、紅隼、勺雞、褐翅鴉鵑、小鴉鵑、草領角、雕、領鵂鶹、斑頭鵂鶥、鷹等。 [3] 
  • 植物資源
已查明高等植物有297科112屬2796種。其中,苔蘚植物66科137屬287種;蕨類植物41科86屬188種;裸子植物8科11屬31種;被子植物180科866屬2290種;真菌24科139種。中國特有植物分佈有19屬42種,珍稀植物種類21種。江西省重點保護植物有80種,蘭科植物有60餘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有伯樂樹、水松水杉、香果樹南方紅豆杉和銀杏;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粗齒桫欏、半楓柯、觀光木等。 [3] 

龍南礦產資源

截至2007年底,龍南已發現礦種有稀土(輕稀土、重稀土)、煤、石灰岩、鎢、錫、鉍、銅、鉛、鋅、鎳、鈮、鉭、金、銀、鐵、鈦、鋯、鉿、鈷、螢石、大理岩、白雲岩、飾面石材,鉀長石、膨潤土、高嶺土、磷礦、地熱、磚瓦用粘土、建築用砂、建築石料等33種,礦產地93處。其中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礦種19種,礦產地48處。
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礦區中,以稀土礦和煤礦最多,次為水泥用石灰岩、建材礦區。其中大型礦牀1處(足洞重稀土礦),中型礦牀3處(關西輕稀土礦、玉石巖水泥用石灰岩礦、半坑螢石礦),小型及小型規模以下礦牀(點)44處。達到勘探程度的礦區3處(足洞重稀土礦、富坑重稀土礦和湯湖地熱),詳查礦區9處(煤礦6處、鎢礦1處、螢石礦1處、礦泉水1處),普查礦區24處。查明資源儲量中基礎儲量所佔比例較高的有:水泥用石灰岩礦70%、地熱65%、輕稀土礦62%、煤礦59%、重稀土礦35%。 [3] 

龍南人口

據公安人口統計年報,2021年全市户籍總人口337009人,出生人口2929人,死亡人口1069人。據計生部門統計口徑,2021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3%。
2021年,全市年平均人口319408人。年末常住人口319609人,其中城鎮人口208825人,鄉村人口110784人,城鎮化率達到65.34%,比上年提高了1.05個百分點。 [38]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南市常住人口為319166人。 [31] 

龍南經濟

龍南綜述

據初步核算,2021年龍南實現生產總值200118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3%。其中:一產實現增加值160441萬元,增長6.4%;二產實現增加值1002169萬元,增長8.7%,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為898464萬元,增長9.4%;三產實現增加值838575萬元,增長10.6%。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與優化,由2020年的9.1:50.9:40.0調整為8.0:50.1:41.9,人均GDP達62653元。 [38] 
2021年,龍南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6%,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9.5%。三大產業投資中,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4.1%,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為0.5%;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9.5%,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為62.1%;第三產業固定資產增長-10.6%,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為37.4%。房地產投資增長2.4%,房地產銷售面積57.3萬平方米,增長0.5%。 [38] 
2021年,龍南財政總收入27.02億元,比上年增長15.17%其中: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2億元,比上年增長5.9%。全年財政支出39.2億元,增長3.51%。 [38] 
2021年,龍南引進2000萬元以上省外資金項目2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1個,實際利用省外2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95.76億元,增長9.83%;實際使用外資16217萬美元,增長9.03%。 [38] 

龍南第一產業

2021年,龍南實現農業總產值269407萬元,同比增長6.21%。全年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作物總產量60200噸,增長1.43%;油料總產量4897噸,增長31.96%;蔬菜總產量214991噸,增長5.23%。主要林產品產量:油茶籽4905噸,板栗780噸。
牧業生產情況:全年生豬出欄252664頭,增長11.01%;家禽出籠631萬隻,增長8.02%;肉類總產量29174噸,增長4.16%;家禽產蛋量11990噸,下降6.41%。
全年水產品產量10106噸,增長6.22%。當年機耕面積17535公頃,增長4.81%;農村用電量4052萬度,下降2.1%;化肥施用量20180噸,增長4.06%;農藥用量220噸,增長4.76%;農用柴油使用量454噸,下降1.30%。 [38] 

龍南第二產業

2021年,龍南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1%。從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5%;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1%;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0%;實現營業收入3079174萬元,同比增長39.0%。其中電子信息及新材料首位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764005萬元,同比增長44.51%。 [38] 
2021年,龍南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04662萬元,比上年增長2.7%。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完成產值203888.4萬元,增長16.4%。其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8.36萬平方米,增長10.8%。 [38] 

龍南第三產業

2021年末,龍南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220968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各項貸款餘額2305790萬元,比上年增長15.47%。 [38] 
2021年,龍南保險費總收入19748.42萬元。其中財產保險費收入8159.46萬元,人壽保險費收入11588.96萬元。財產保險賠付支出金額3422.42萬元,人壽保險賠付支出金額2423.87萬元。 [38] 
2021年,龍南實現進出口總值70.54億元,增長15.1%。其中:出口52.11億元,增長6.56%。 [38] 
2021年,龍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7.85億元,同比增長19.1%。從行業結構看,批發業銷售額為55.75億元,增速45.5%;零售業銷售額為43.5億元,增速19.3%;餐飲業營業額為8.51億元,增速為33.5%;住宿業營業額為1.07億元,增速為45.9%。其中2021年1-12月龍南市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累計實現85677.2萬元,同比增長30.6%。 [38] 
2021年,龍南共接待遊客739.34萬人次,增長21%,旅遊總收入59.14億元,增長21.1%,其中旅遊外匯收入0萬美元,下降100%,國內旅遊收入59.14億元,增長21.1%。 [38] 
2021年,龍南完成電信業務收入1.87億元。年末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户總數33.72萬户,其中移動電話用户30.03萬户,固定電話用户0.69萬户。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9.9萬户,比上年增加0.33萬户。
2021年,龍南郵政業務總量3373.2萬元,郵政業務收入4009.2萬元,比上年增長4.14%。其中代理金融收入3046.5萬元;快遞業務量101.75萬件,業務收入658.4萬元;郵政函件業務1.3萬件,文傳收入298.3萬元。 [38] 

龍南交通運輸

交通
交通(2張)
京九鐵路、105國道、贛粵高速大慶—廣州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通用機場列入全省規劃,贛深高速鐵路建成後將全面融入珠三角1小時經濟圈。 [1] 
京九鐵路境內全長28.30千米。大廣高速公路龍南段全長59千米,設里仁、東江、楊村3個互通口。水路交通受水量和河道限制,走勢衰退。 [4]  2021年12月10日,贛深高速鐵路開通運營,龍南東站投入使用。 [37] 
2021年,龍南載貨汽車1955輛,噸位33876噸,貨運量1193萬噸,完成貨物週轉量268286萬噸公里,全年載客汽車80輛,客位2294座,客運量362萬人,客運週轉量24241萬人公里,年末全市擁有汽車2035輛,其中:貨車1955輛,客車80輛。 [38] 

龍南社會事業

龍南教育事業

  • 綜述
2021年,龍南擁有學校162所,其中:公辦學校100所,分別為小學(含教學點18個)41所,初級中學9所,九年一貫制學校8所,完全高中1所,中專1所,開放學院1所,特教學校1所,公辦幼兒園38所;民辦學校62所,分別為民辦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民辦幼兒園61所。在編在職教職工3083人;在校在園學生64263人,其中學前教育學生11671人,義務教育學生42723人,普通高中學生7071人,龍南中專學生1795人,特殊教育學生109人;2021年全市畢業生11774人,其中小學畢業生4980人,普通初中畢業生4408人,普通高中畢業生2079人,龍南中專畢業生307人。 [38] 
  • 義務教育
小學名錄(城區)
龍南師範學校附屬小學
龍師附小龍陂分校
龍南市實驗小學
龍南市龍南鎮小學
龍南鎮第一小學
龍南鎮第二小學
龍南鎮第三小學
龍南市龍洲小學
參考資料: [34] 
初中名錄(城區)
龍南二中
龍南三中
龍南四中
龍翔學校
-
-
參考資料: [34] 
  • 高中教育
高中名錄
普通類高中
龍南實驗中學
職業類高中
龍南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資料: [35-36] 

龍南文化事業

2021年,龍南加快推進重點文化設施項目建設,建有國家一級文化館1個、國家二級公共圖書館1個、市級博物館1個,歌劇院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4個,農家書屋94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07個。構建了市(“三館”)、鄉(綜合文化站)、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三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2021年對107個農家書屋更新點的圖書進行了補充、上架。深入開展“文化惠民月”、“百姓大舞台”文化活動,舉辦大型羣眾文藝演出58場,大型文化藝術作品展覽16次。舉辦各類免費文化培訓班22次,培訓4330餘人次。開展送戲下鄉144場,觀眾約5.7萬人次;送電影下鄉1338場,觀眾約12.3萬人次;各鄉鎮舉辦文體活動45場,觀眾約4萬人次。 [38] 
文化藝術中心(城市照壁) 文化藝術中心(城市照壁)

龍南醫療衞生

截至2021年末,龍南共有醫療編制牀位2131張,衞生系統工作人員2429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853人,護理人員1010人,門診總入數達2531625人次,出院總人數達35729人。 [38] 

龍南社會保障

2021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共完成參保159933人,其中參保繳費人數為64757人,領取養老金人數為37302人。 [38] 

龍南歷史文化

龍南非遺項目

  • 綜述
龍南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贛南客家圍屋建築技術,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堡龍船會、客家香火龍、龍南客家山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楊村過山溜、客家婚俗、客家織帶手工藝術、鳳眼珍珠製作藝術。 [5] 
  • 客家民居營造技藝(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
龍南境內保存的客家圍屋,基本涵蓋了客家圍屋的所有建築樣式。其中客家方型圍屋數量之多、風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屬全國之最。2012年,以龍南圍屋為典型代表的贛南客家圍屋,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6] 
2014年,客家民居營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 

龍南民俗風情

  • 太平堡龍船會
明清時期,龍船會是贛南客家人喜慶端午的重要活動,它起源於明朝弘治年間,傳承至今。明清時期,太平堡屬定南廳管轄,據清道光《定南廳志》卷六《風俗》記載:“端午懸蒲艾,劃龍船,食角黍。”
龍南縣太平堡賴氏家族一直延續着主持太平堡龍船會傳統。太平堡龍船會是在楊村鎮楊村村面積僅15畝的池塘裏舉行。
太平堡龍船會為期5天,每年農曆五月初一至初五舉行,至今保留着祀奉龍神、請龍神、龍船會、掃邪、決賽、遊船、龍神歸位、送遊船鴨等傳統民俗活動事項。節日期間,江西龍南縣、廣東連平、和平縣客家人紛紛前來參與,龍船會高潮時遊人達數萬人,五月初三和初五是龍船會的高潮。 [8] 
  • 龍南香火龍
 龍南香火龍興於明末清初,為元宵節傳統民俗活動。點燃的香火插在龍身上,點點火光組成了一條光閃閃的龍在夜空邀遊,蟲螢追逐龍身的點點火光飛來。香火龍表演時,火龍勁舞,香火成線。 [9] 
  • 客家千人宴
千百年來客家人性格純樸、熱情好客,親朋好友來訪定以好酒好菜招待,每逢重大節慶活動,便會擺下千人宴。每年端午節,在太平堡龍船盛會上,客家千人宴已經成為招待四方賓朋的重要方式。 [10] 

龍南風景名勝

龍南綜述

龍南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南武當旅遊景區、關西圍景區、虔心小鎮,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慄園圍、客家酒堡;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九連山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南武當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西新圍、燕翼圍、太平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關西村、楊村村、烏石村、新園村;有省AAAAA級鄉村旅遊點、省級旅遊風情小鎮、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虔心小鎮,省級AAAA級鄉村旅遊點正桂美麗鄉村,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玉石仙岩;有悦龍灣水上樂園、綠天泉温泉等旅遊休閒度假區,有夢裏桃鄉、詩蔬蓮塘、寶貝田園等鄉村旅遊點。 [5] 

龍南主要景點

  • 南武當旅遊景區
南武當旅遊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其核心景點——南武當山,矗立在江西最南端的龍南縣武當鎮境內,景區東接廣東省和平縣,南鄰廣東省連平縣,西鄰九連山亞熱帶原始森林。總規劃面積13.5平方公里,主峯海拔864米。 [11] 
南武當山 南武當山
  • 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贛粵邊界、南嶺東部的核心部位,總面積1341160公頃。護區內保存有較大面積的原生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森林覆蓋率94.70%,其中核心區森林覆蓋率達98.20%,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素有“生物基因庫”、“動植物避難所”、“贛江源”之稱,是南嶺東部一座綠色寶庫。 [12] 
九連山 九連山
  • 關西圍景區
關西圍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核心景點——關西新圍,坐西南朝東北,平面呈“國”字形,面闊92.2米,進深83.5米,佔地面積7426平方米,建築面積11477平方米。關西新圍集“家、祠、堡”為一體,前後三進,五組並列,是客家地區傳頌的九幢十八廳的典型建築。 [13] 
關西新圍 關西新圍
  • 慄園圍景區
慄園圍景區位於龍南里仁鎮慄園村,佔地面積45288平方米。慄園圍始建於弘治辛酉年(1501年),為明代五品大員李清公所建,是龍南最大的客家圍。 [14] 
慄園圍 慄園圍
  • 燕翼圍
燕翼圍位於楊村鎮楊村村高水圍組。燕翼圍俗稱“高守圍”,系楊村名士賴福之於清朝順治七年(1650年)始建。平面略呈長方形,圍高四層14.30米,長41.50米,寬31.80米,佔地面積1367平方米。全圍以廳堂為中軸線,四面對稱建房共136間,建築面積3741平方米。2001年6月,燕翼圍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 
燕翼圍 燕翼圍
  • 虔心小鎮
虔心小鎮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江西九連山東北麓。小鎮總體規劃面積10萬畝,包括6萬畝的竹林和1萬畝的茶園。平均海拔600米,年平均氣温18.9℃,負氧離子高達每立方厘米110000個,高出城市15倍以上。擁有紅豆杉等40多種不同的珍稀植物,被譽為贛南粵北地區的“天然氧吧”。景區有豐富的山水茶竹資源,配套的野奢風格林間別墅。 [16] 
虔心小鎮 虔心小鎮
  • 玉石仙岩風景區
玉石仙岩風景區位於縣城北3千米的桃江東岸。巖中有個天然溶洞,稱“玉虛洞”。洞內懸吊石鍾、石乳、石筍等,有的似花鳥蟲魚,有的像飛禽走獸。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都御史王陽明曾到此遊覽。其後,不少文人墨客在此聯袂和韻,鐫刻抒懷,保存至今的石刻仍有43方。1959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 
玉石仙岩風景區 玉石仙岩風景區
  • 太平橋
太平橋位於龍南縣楊村鎮車田村,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系南贛巡撫王守仁(陽明)為紀念平定“三浰”而建,以示天下太平,後損毀。現橋於清朝嘉慶元年(1796)由賴氏宗親選址重建。太平橋造型優美奇特,橋樑與房屋珠聯璧合。橋體全長44.8米,橋面寬4米,通高約15.2米。下層三墩兩孔,磚石結構,上游中間橋墩凸出,形如船頭,消弱了水流對橋墩的衝擊。上層橋中央為客家府第式磚木結構四通廊屋,兩側“五嶽朝天”馬頭牆樣式,開有廊拱,上層廊拱落於下層兩橋拱圈之上成“品”字形結構。太平橋融科學性、實用性、藝術性於一體,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建築研究價值,榮獲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稱號,收錄《世界橋樑大觀》。2013年3月5日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7] 
太平橋 太平橋

龍南特產美食

龍南特色物產

龍南坳背梨是龍南地方優良品種,產於坳背村。該果大(200~650克)汁多、香脆的特點,且早熟、豐產,小暑至大暑即成熟,株產高達340多公斤。 [18] 
龍南板栗主產於渡江鄉的紅星、下壩、上圳、下圳、蓮塘、黃花、陂坑,里仁鄉的慄園,桃江鄉的窯頭,臨塘鄉的大田、臨塘,程龍鎮的八一九、豆頭,東江鄉的大穩、江頭,馬牯塘鎮的會龍、龍陂等地。品其特點是:個大,飽滿,肉脆嫩,味香甜,營養價值高。具有補肝益脾、健胃生津的功能。慄花可治腹瀉,根皮能治痔瘡。樹材質地堅實,紋理清晰,耐濕抗腐,是優良的建築、傢俱用材。該縣已把板栗生產列入基地建設之列。 [19] 
龍南大蒜,又稱紫皮大蒜,是江西省龍南縣歷史悠久的名優特產。蒜頭(鱗莖)呈淡紫紅色或紫白色,瓣肉細嫩緻密,每個蒜包一般有10-20瓣。蒜包緊實,耐貯藏。品質優良,生食香脆辛辣,熟食香味濃郁,營養豐富。既是佐餐之佳品,又具藥用之功效。 [20] 

龍南美味美食

楊村烏粉——具有色、香、味、形俱佳,味鮮爽口,色澤晶瑩,營養豐富,柔韌清香和耐儲存等特點。
鳳眼珍珠——採用優質薯粉加工而成,煮成珍珠湯,潤滑爽口如咽珠璣,淡而清甜,厚而不膩,既宜喜宴佳餚,又適家常便餐,主食菜佐兼用。珍珠湯有滋補、清熱、降壓、醒腦、明目的作用。
捶魚——採用鮮魚和薯粉加工而成,色、香、味、形俱佳,有舒心醒腦、明目利尿和促進睡眠的功效。
金鈎醃菜——採用芥菜(水菜)醃製而成,具有色黃亮略帶青色和味香爽口的特點,存放期長且越存越香。 [21] 

龍南著名人物

鷗洋,女,1937年生於湖北武昌,原籍江西龍南,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 [27] 
張建忠(1969.09.16—1989.05.22),曾用名張建雄,在抗洪搶險中為搶救集體財產而英勇獻身。 [25] 
賴遠明(1962.08—),寒區工程、土木工程專家。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6] 
鮑洪星(1964—),“改革開放30年推動飼料工業發展的十大開拓人物”。 [24] 
鍾伷(1062-1117)字少遊,北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中進士,初補韶州司理參軍,不久轉調瀛洲防禦推官,後任潯州(今廣西桂平)知州
唐國忠(1063-1133)龍南第一位進士。性敏好學,有‘覽書過目不忘之’譽。
劉贛英(1953- )女,龍南鎮人。1970年12月參加工作,198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縣賓館經理、縣婦聯副主任、縣供銷社工會主席等職。2008年10月退休。1997年被民政部、勞動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老齡協會評為"全國敬老好兒女金獎" [44] 

龍南榮譽稱號

2017年05月31日,龍南榮獲江西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綜合獎。 [22] 
2018年09月21日,龍南榮獲2017年科學發展綜合考核評價先進縣。 [23] 
2021年4月,入選江西省首批“美麗宜居與活力鄉村(+民宿)”聯動建設試點縣名單。 [30] 
2022年5月6日,連續九年蟬聯江西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先進縣。
2022年7月6日,連續十二屆蟬聯江西省開放型經濟綜合獎。 [4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