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齕石

鎖定
《齕石》是清代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説集《聊齋志異》中的篇目。
作品名稱
齕石
作品別名
咬石
作    者
蒲松齡
創作年代
清朝
作品出處
《聊齋志異》
文學體裁
小説

齕石原文

齕石[1]
新城王欽文太翁家[2],有圉人王姓[3],幼入勞山學道。久之,不火食[4],惟啖松子及白石,遍體生毛。既數年,念母老歸裏,漸復火食,猶啖石 如故。向日視之,即知石之甘苦酸鹹,如啖芋然[5]。母死,復入山,今又十 七八年矣。 [1] 

齕石註釋

[1]齕(hé核)石:吃石頭。齕,咬。
[2]王欽文;清著名詩人王漁洋(士)之父,名與敕,字欽文。順治元年(1644)拔貢,贈國子監祭酒,累贈經筵講官、刑部尚書。見《王漁洋全集·歷 仕錄》附《王氏世系表》。
[3]圉(yǔ雨)人:養馬的僕人。王士《池北偶談》雲:“予家傭人王嘉 祿者,少居勞山中。獨坐數年,遂絕煙火,惟啖石為飯,渴即飲溪澗中水。 遍身毛生寸許。後以母老歸家,漸火食,毛遂脱落。然時時以石為飯,每取 一石,映日視之,即知其味甘鹹辛苦。後母終,不知所住。”
[4]火食:熟食。
[5]芋:俗稱芋頭,地下的球莖部分,可供食用。 [1] 

齕石譯文

新城王欽文老先生家有個姓王的馬伕,幼年時入嶗山學道。日子一長,就不再食人間煙火,只揀松子和白石頭充飢,渾身長滿了毛。
過了幾年,這個馬伕因掛念母親年老,就返回故里。漸漸又恢復了吃熟食的習慣,但仍然愛吃白石頭。他只要把石頭對着太陽看看,就能知道石頭的酸甜苦辣,吃起石頭來就像吃芋頭那樣津津有味。母親去世後,他又回到嶗山,至今大約又過了十七八年了。 [2] 

齕石作品鑑賞

文章短小,生動自然,藴含着濃厚的道家思想。選自《聊齋志異》卷二第三篇,講述了一個能吃石頭的異人,暗暗表現了作者對於老百姓生活艱苦的同情。

齕石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又名柳泉居士,聊齋先生,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淄博)人。早歲即有文名,深為施閏章、王士禛所重。屢應省試,皆落第,年七十一歲始成貢生。除中年一度作幕於寶應,居鄉以塾師終老。家境貧困,接觸底層人民生活。能詩文,善作俚曲。曾以數十年時間,寫成短篇小説集《聊齋志異》,並不斷修改增補。其書運用唐傳奇小説文體,通過談狐説鬼方式,對當時的社會、政治多所批判。著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及關於農業、醫藥等通俗讀物多種。還有文集13卷400多篇,詩集8卷900多篇,詞1卷100多闋,以及俚曲14種。戲三部、雜著5種。 [1] 
參考資料
  • 1.    蒲松齡 著,朱其鎧 主編.全本新注聊齋志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 2.    資料  .新學網[引用日期201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