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齒葉紅淡比(變種)

鎖定
齒葉紅淡比(變種)是植物齒葉紅淡比的變種。
中文名
齒葉紅淡比(變種)
主要區別
葉緣有明顯的鋸齒
分    佈
陝西東南端
模式標本
貴州黎平

齒葉紅淡比(變種)形態特徵

.齒葉紅淡比(變種)(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
本變種和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葉緣有明顯的鋸齒以及頂芽、嫩枝、葉柄均疏生短柔毛,有時花梗也疏被短柔毛。 [1] 
紅淡比 (原變種)
灌木或小喬木,高2-10米,胸徑約20釐米,全株無毛;樹皮灰褐色或灰白色;頂芽大,長錐形,長1-1.5釐米,無毛;嫩枝褐色,略具二稜,小枝灰褐色,圓柱形。葉革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至橢圓形,長6-9釐米,寬2.5-3. 5釐米,頂端漸尖或短漸尖,稀可近於鈍形,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中脈在上面平貼或少有略下凹,下面隆起;側脈6-8對,稀可達10對,兩面稍明顯,有時且隆起,或在下面不明顯;葉柄長7-10毫米。花常2-4朵腋生,花梗長1-2釐米;苞片2,早落;萼片5,卵圓形或圓形,長寬各約2.5毫米,頂端圓,邊緣有纖毛;花瓣5,白色,倒卵狀長圓形,長約8毫米;雄蕊25-30枚,長4-6毫米,花葯卵形或長卵形,長約1.5毫米,有絲毛,花絲無毛,藥隔頂端有小尖頭;子房圓球形,無毛,2室,胚珠每室10多個,花柱長約6毫米,頂端2淺裂。果實圓球形,成熟時紫黑色,直徑8-10毫米,果梗長1.5-2釐米;種子每室數個至10多個,扁圓形,深褐色,有光澤,直徑約2毫米。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齒葉紅淡比(變種)產地生境

分佈於陝西東南端(平利)、台灣(台中)、湖北西南部(來鳳、恩施)、湖南西北部。(永順、石門、沅陵)、廣西北部(羅城、興安、環江、融水)、四川東部(南川、奉節、雷波)、貴州(習水、江口、清鎮、遵義、印江、梵淨山、興仁、甕安、石阡、松桃、德江、凱里、施秉、三都、惠水、黎平、貞豐)等地;生於海拔250-1500米的山地密林或溝谷溪邊疏林中,也見於林緣路旁灌叢中。模式標本採自貴州黎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