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齊王墓青銅方鏡

鎖定
齊王墓青銅方鏡,西漢青銅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80年山東淄博大武公社窩託村南古墓五號陪葬坑出土,收藏於山東省淄博博物館。
齊王墓青銅方鏡是西漢諸侯王墓出土文物。鏡長115.1釐米,寬57.5釐米,重56.5公斤。 [1] 
中文名
齊王墓青銅方鏡
用    途
銅鏡
質    地
青銅
時    代
西漢時期
現    存
山東省淄博博物館
級    別
國家一級文物
其    他
國務院規定的禁止出國文物之一

齊王墓青銅方鏡文物特徵

齊王墓青銅方鏡背部有五個環形弦紋鈕,兩短邊又各鑄二鈕。每一環鈕四周飾柿蒂形紋。背又飾有夔龍糾結圖案,捲曲交錯自如。這件大型銅鏡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撐,鏡背面和邊上的鈕可能就是與柱子和座子固定時用的。 [1] 
尤為特殊的是銅鏡背面的龍紋圖案,龍身捲曲,張嘴吐舌,栩栩如生,線條自然流暢,極為生動活潑。龍紋是戰國中晚期至西漢早期流行的紋飾,此鏡背面紋樣對流行圖案做了改造,與長方形鏡體相得益彰,可謂匠心獨運。 [1] 
齊王墓青銅方鏡
齊王墓青銅方鏡 齊王墓青銅方鏡

齊王墓青銅方鏡文物鑑賞

這件銅鏡長達1米多,而厚卻只有1釐米多一點,因而其鑄造的難度也就可想而知。而且,這種方形銅鏡在當時屬於異形,我們知道,常見圓形銅鏡鑄造工藝規律性較強,但是異形鑄件較之常見形狀厚壁鑄件的鑄造工藝難度則更大一些,往往更需要依賴工匠豐富的鑄造經驗。 [2] 
中國出土的圓形銅鏡較多,但是像這樣方形的銅鏡還是很少見。

齊王墓青銅方鏡文物背景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龍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中國人一直都有“
蚌塑龍形圖案 蚌塑龍形圖案
龍的傳人”之稱。龍的符號出現很早,1987年,濮陽市西水坡遺址考古發掘出距今6400年左右的蚌塑龍形圖案,被譽為“中華第一龍”。齊王墓青銅方鏡是西漢時期的遺物,這一時期恰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強盛和文化繁榮的時期之一,當時的皇帝把自己與龍的形象聯繫起來,誇大龍的靈異、神秘和權威,漢高祖劉邦就聲稱自己的誕生與龍有着神秘的聯繫。 [1] 
從西周發明青銅鑄造法開始,青銅器就開始了它的傳奇,中國古代銅鏡在唐以前以圓形為主,方形的少見,到宋代鏡形變化多樣,花形、柄形、方形增多,並且出現了鐘形、鼎形等形式。鏡背紋飾也由於坐具的增高、高鏡台的出現,而偏重於實用忽略了圖紋。北宋後期尤其是南宋時期,鑄紀地紀字號銘的銅鏡開始大量湧現,商標字號銘成了宋鏡的一個主要特徵。許多商標字號銘都標有州名、姓氏,甚至還有店鋪所在地。如“湖州石家青銅照子”、“湖州儀風橋石一色青銅鏡”、“饒州葉家青銅照子”、“成都龔家青銅照子”等等,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湖州鏡(今浙江吳興)。但它們大多是南方地區所鑄的銅鏡,時代也以南宋為主,而北宋北方地區所鑄造的紀地紀字號的銅鏡卻不多見。 [3] 
漢代銅鏡 漢代銅鏡
戰國龍紋銅鏡 戰國龍紋銅鏡

齊王墓青銅方鏡文物地位

這件銅鏡如此巨大,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銅鏡。
2002年國家文物局發佈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齊王墓青銅方鏡位列其中,成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