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齊氏魟

鎖定
齊氏魟(學名Dasyatis gerrardi Dor, 1984)是魟科魟屬的一種魚類。分佈於紅海印度洋印度尼西亞、日本南部以及南海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
中文名
齊氏魟
外文名
Sharpnose stingray
拉丁學名
Dasyatis gerrardi (Dor, 1984)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軟骨魚綱
亞    綱
板鰓亞綱
鱝形目
魟科
魟屬
齊氏魟
命名者及年代
Gray, 1851

齊氏魟形態特徵

齊氏魟 齊氏魟
體盤亞圓形,微帶斜方形,前緣微凹,與吻端成60度;前角廣圓,后角圓鈍微尖;體盤寬比體盤長1.1-1.2倍,最寬處約在體盤的中部稍前。吻頗尖,稍突出;吻長等於體盤長1/4或稍小,為眼間隔的2.0-2.3倍(幼體簡距較小)。眼中大,突起,與噴水孔幾同大;眼間隔平坦,有時凸或凹入。前囟明顯。前鼻瓣連合為口蓋,幾伸達上頜,後緣微裂或幾完整,中部微凹或平直。口小,波曲;口前吻長為口寬的3倍;齶膜凹入,後緣細裂;口底乳突4-5個,有相當變異一般中部的2個顯著,外側的2個細小,有時在顯著的中間也有一個細小乳突,有時一側的小乳突消失。牙細小,平扁,具橫突,在上頜有40餘縱行。鰓孔頗狹,第三鰓孔的寬等於第五鰓孔的距離的2/9-1/4。
腹鰭頗狹長,裏緣和後緣連合,外角圓鈍,裏角消失。尾很細長,約為體盤長的3倍;上下皮褶都完全消失。幼體光滑,在體盤寬265mm以上的個體,頭的後部至脊椎至正中具平扁心狀結鱗一縱行,肩板上的一鱗最大;在體盤寬345mm以上的個體,頭上、背上前部及肩區上具許多同樣的結鱗,與原來的正中行集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鋪石狀鱗塊;前囟上具結鱗一小羣。成體背面部以及尾部尚具許多排結鱗。背面褐色散佈有許多黃色(液浸後呈白色)圓斑。腹鰭邊緣黃色。尾具黑黃交迭環紋,黃色者稍狹,共約50餘環。鱗片黃色。腹面白色,邊緣淺褐色。

齊氏魟分佈範圍

朱元鼎 孟慶聞:2001:國內分佈
分佈於台灣和福建沿海、南海
朱元鼎 孟慶聞:2001:國外分佈
紅海,印度洋,印度尼西亞,日本南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