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齊景公墓花樽

鎖定
《齊景公墓花樽》是明代文學家張岱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齊景公墓花樽
作    者
張岱
創作年代
明代
作品出處
《陶庵夢憶》
作品體裁
散文

齊景公墓花樽作品原文

齊景公墓花樽
霞頭沈僉事宦遊時,有發掘齊景公墓者,跡之,得銅豆三,大花樽二。豆樸素無奇。花樽高三尺,束腰拱起,口方而敞,四面戟楞,花紋獸面,粗細得款,自是三代法物。歸乾劉陽太公,餘見賞識之,太公取與嚴,一介不敢請。及宦粵西,外母歸餘齋頭,餘拂拭之,為發異光。取浸梅花,貯水,汗下如雨,逾刻始收,花謝結子,大如雀卵。餘藏之兩年,太公歸自粵西,稽復之,餘恐傷外母意,亟歸之。後為駔儈所啖,竟以百金售去,可惜!今聞在歙縣某氏家廟。 [1] 

齊景公墓花樽文學賞析

此文記敍的是齊景公墓花樽得而復失的故事。張岱極喜歡這件花樽,岳母知其心意,趁岳父到外地做官的時機贈給了他,張岱用來插梅花,細心保管,時時賞愛,可惜兩年後被岳父追回了。文中沒有情態和語言描寫,但在敍事過程中,岳母的愛和岳父的嚴苛躍然紙上,封建大家庭肅移與親和交融的氣氛充分表露在文字間。文末寫花樽竟然被市井商人買去,張岱不禁聯足長嘆,表現了他深切的愛物之情,因徹底失去而惆悵。 [2] 

齊景公墓花樽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後改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六休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張岱出生於官僚之家,家境富裕,年輕時四處遊歷,見識頗廣,又時常休閒遣興於各類藝術之中,生活可謂安逸清閒、豐富多彩。明朝滅亡之後,張岱因拒絕進入清廷任職,從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變成了下層貧民,生活窮困潦倒,後來更是以入山著書以終。張岱擅長散文,一生著作頗豐,包括《琅繯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 《夜航船》《石匱書後集》 《四書遇》等。 [3] 
參考資料
  • 1.    (明)張岱著 衞紹生譯評.國文珍品文庫 陶庵夢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07月第1版:第143頁
  • 2.    (明)張岱著;張立敏註譯,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 國學經典典藏版,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01,第160頁
  • 3.    (明)張岱著;梵一編著.陶庵夢憶:黃山書社,2016.01: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