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齈,拼音nòng ,注音ㄋㄨㄥˋ,部首鼻部,部外筆畫13畫,總筆畫27畫,五筆THLE,倉頡HLTWV,鄭碼NLKG,四角25232,結構左右,統一碼9F48,筆順ノ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丨一一ノ丨丨フ一丨丨一一ノ一一フノ丶。
中文名
拼    音
nòng
部    首
部外筆畫
13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nòng(ㄋㄨㄥˋ)
1、中醫指一種鼻病,鼻涕多。
UNICODE
齈字UNICODE編碼U+9F48,10進制: 40776,UTF-32: 00009F48,UTF-8: E9 BD 88。
齈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1] 
cold in the head; catarrh of the nose; mucus from the nose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齈【亥集下】【鼻部】康熙筆畫:27畫部外筆畫:13畫
《集韻》奴冬切,音農。《玉篇》鼻齈也。《集韻》鼻病。
又《廣韻》《正韻》奴凍切,音癑。《廣韻》多涕鼻疾。 [1] 

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1] 
◎ 客家話:[海陸豐腔] nung2 [客英字典] nung2 [台灣四縣腔] nung2 [梅縣腔] nung2 [東莞腔] lung2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noːŋs
-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奴凍
東一
去聲
一等
開口
去一送
nuŋ
nuŋ
nuŋ
nuŋ
nuŋ
nuŋ
nəwŋ
nong4
nungh
nunq
多涕鼻疾奴凍切二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奴凍
一送
去聲
參考資料
  • 1.      .911查詢[引用日期20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