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名
- 鼻针疗法
- 概 述
- 取穴均在外鼻部周围
- 主要治疗
- 关节炎、神经痛、咳喘等病
- 注意事项
- 一概采用卧位,以防晕针
针法
播报编辑
确定穴位,用点眼棒或三棱针柄在穴处附近平均用力点压,出现小坑处是穴。或用经络测定仪找穴。 找准穴位,用32号5分针。降压上、下两点,均用45度角斜刺,针尖向上。其余十七点一概直刺,不可穿透鼻软骨,必须扎在鼻子上。 [1]
注意事项
播报编辑
1、鼻针刺激强,事先做好思想工作。
2、一概采用卧位,以防晕针。
3、刺入后有强烈的酸麻痛复合感觉,尤其是在行针时间,病人难以忍受,流泪,打喷嚏,则效果更佳。
4、针后无任何感觉的叫做不得气,效果不明显,应该将针拔出1/2,改方向探索穴位。
5、留针时间,由5分钟到1小时,以症状消失为度。留针时间,每隔5分钟,轻轻的用平补平泻手法一次,针的旋转角度,不得超过15度。
6、也有调整后仍不得气的,这是因为经络感觉迟钝,或者是顽固的慢性病。不宜连续反复调整,因刺激力强,病人有痛苦,要适可而止。针刺后,不一定每次都能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