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鼻旁竇

鎖定
鼻旁竇(paranasal sinuses),又稱副鼻竇或鼻竇,為鼻腔周圍顱骨(額骨、蝶骨上頜骨篩骨)內的含氣空腔的總稱,均有竇口與鼻腔相通。對發音起共鳴作用。鼻竇左右成對,共四對,分別稱為額竇上頜竇蝶竇篩竇
中文名
鼻旁竇
外文名
paranasal sinuses
又    稱
副鼻竇或鼻竇
額    竇
位於額骨骨弓深部

鼻旁竇概述

1、又稱副鼻竇,是鼻腔周圍骨壁內的一些含氣的腔,內表面覆以粘膜,借小孔通鼻腔。鼻旁竇有額竇、上頜竇、蝶竇和篩竇。鼻旁竇能温潤空氣,並對發音起共鳴作用。
2、鼻旁竇的粘膜感染髮炎,其中以上頜竇炎最常見,因為上頜竇的開口在鼻腔的上部,因此滲出物容易瀦留。
3、鼻旁竇與顱腔及眼眶有着十分密切的局部關係,鼻旁竇炎症時,常常導致顱內和眶的併發症。

鼻旁竇鼻旁竇的開口

1.額竇(frontal sinus):位於額骨骨弓深部,開口於中鼻道篩漏斗處。
2.上頜竇(maxillary sinus):位於上頜骨體內,開口於中鼻道半月裂孔處。
3.蝶竇(sphenoid sinus):位於蝶骨體內,開口於蝶篩隱窩
4.篩竇(ethmoid sinus):位於上篩骨迷路內,又分前、中、後篩竇。前、中篩竇開口於中鼻道,後篩竇開口於上鼻道
鼻旁竇內襯有粘膜,與鼻腔粘膜相延續,均為纖毛柱狀呼吸上皮,內含杯狀細胞和腺體。鼻竇粘膜纖毛的運動方向朝向自然竇口,有利於竇內分泌物排出。
鼻腔粘膜的炎症常可蔓延至鼻旁竇引起鼻竇炎。如果炎症波及上頜竇,由於上頜竇容積大,開口位置高而小,自然引流不通暢,易成慢性炎症,遷延不愈。

鼻旁竇鼻旁竇的作用

主要對發音起共鳴作用。此外,鼻旁竇具有豐富的血管,可協助調節吸入空氣的温度和濕度。還有減輕顱重的作用。

鼻旁竇鼻腔及鼻竇的影像學檢查

X線CTMRI影像學技術在鼻腔鼻竇疾患的診治中起重要作用。在臨牀上,CT掃描常為鼻腔鼻竇疾患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方法,冠狀位高分辨率CT影像能較好地顯示解剖變異和鼻竇炎。使用MRI檢測鼻竇氣體交換值得進一步研究。根據影像學表現,結合臨牀,對多數鼻腔鼻竇疾患可作出較為正確的診斷。

鼻旁竇適應證

1、外鼻疾病了解外鼻腫瘤,骨折及外傷情況。
2、鼻腔瞭解鼻腔腫物,異物的情況。
3、鼻竇瞭解鼻竇炎症、腫物、異物、骨折、解剖異常等情況。
4、鼻中隔了解鼻中隔畸形情況,影響鼻腔通氣及鼻竇引流情況。

鼻旁竇禁忌證

1、惡病質、體質過度虛弱者。
2、高血壓患者,檢查刺激有可能誘發腦出血者。
3、智力障礙的患者,不能理解及配合檢查。
4、其他不能耐受檢查者,如精神病患者。

鼻旁竇操作方法

(一)鼻和鼻竇X線標準投照位置
1、枕頦位
又稱華氏位、鼻頦位,可觀察上頜竇、篩小房、額竇及面骨。由於投照時頭部後仰,因此X線片上的上頜竇較實物略小。
2、枕額位
又稱柯氏位、鼻額位,主要觀察額竇。由於額竇幾乎直接與膠片接觸,因此很少變形,有利於觀察額竇眼眶。此位置因巖骨與上頜竇重疊,故不能觀察上頜竇。如果額、篩小房疑有液體,則投照時應取立位或坐位。
3、側位
檢查額竇、蝶竇及其前後深度較好,也可顯示上頜竇、篩竇,但兩側投影重疊。
4、頦頂位
又稱顱底位、頭顱軸位或Hertz位。根據投照X線方向又分頦頂位和頂頦位,也是耳卵孔位。主要觀察顱底諸骨、鼻咽腔、蝶竇、顱中窩、外耳道、咽鼓管等,兩側髁狀突在外耳道前方顯示,與外耳道不重疊。
5、減角頂頦位
又稱Welin位、顱底半軸位,可以很好地觀察上頜竇後壁,清楚顯示上頜竇後壁與眼眶側壁各弧線。
6、鼻竇側位
清楚顯示額竇、篩小房、上頜竇與眼眶病變的深度情況,觀察鼻咽、軟齶比較滿意。雙側上頜竇重疊,故觀察不滿意。
7、鼻竇左、右斜位
又稱Rhese、Goalwin或Hodgson位,可將後組篩小房及視神經孔顯示於眼眶內。據統計,視神經孔兩側對稱者僅45%,40%的人雙側大小相差10%,其餘15%的人雙側相差25%。
8、鼻竇改良斜位
又稱Johnson和Dutt位,顯示部位與斜位相似,優點是能避免眶底與篩房重疊,可觀察完整的篩骨眶板。
9、硬齶咬合位
觀察鼻前庭囊腫、齶部牙源性囊腫等,是顯示硬齶、鼻前庭正面影相的方法。
10、張口枕頦位
主要觀察蝶竇。體位與枕頦位同,不同的是投照時張口。
(二)鼻和鼻竇的CT檢查
以冠狀面掃描為基本位,一般以聽眶線的垂直線為基準。聽眶線即自外耳孔至眼外角的水平線,簡稱OM線。常規從外耳孔前2cm向前逐層掃描。該平面掃描顯示竇口鼻道複合體最準確,所顯示的解剖結構基本與功能性鼻內鏡所見一致。
能否清楚的顯示竇口鼻道複合體與三方面的因素有關:①掃描角度:患者取俯卧位,頸過伸,從額竇前緣至篩房前緣與聽眶線垂直的冠狀面掃描;②掃描層厚和層距:以3mm層厚、3mm層距為最佳,竇口鼻道複合體顯示優良率可達100%;③應用高分辨率的骨算法,窗寬2000~2500Hu,窗位100~300Hu,可同時顯示骨及軟組織變化,一般不需增強掃描。而水平面掃描顯示篩竇氣房和蝶篩隱窩較佳。與聽眶線平行掃描,一般鼻竇CT掃描層厚不超過5mm。
(三)鼻和鼻竇的MRI檢查
MRI由於可直接多平面成像,並具有良好的軟組織分辨率,能準確顯示病變的範圍,還可對一些病變作出鑑別,特別是腫瘤和炎症。MRI的流空效應可以直接顯示血管,而反映出腫瘤內血管增多現象,如副神經節瘤及動脈瘤等其他血管性病變。牙內的汞合金及顱底皮質骨常在CT像上形成偽影而影響檢查,MRI則無此缺點。MRI在鼻及鼻竇檢查中最大的缺點是不能發現微細的骨改變,如骨增生、侵蝕和鈣化
參考資料
  • 1.    高秀來著. 人體解剖學[M]. 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9.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