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鼻交頞中

鎖定
鼻交,經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別名鼻交頞中,別交。經外奇穴。在鼻部,前正中線,鼻骨基底部之上方鼻骨間縫中。布有滑車上神經和麪神經。主治頭暈、肝病、癲癇、猝倒、腦溢血、腦震盪、不省人事、口噤、健忘、善睡、角弓反張、面風如蟲行、黃疸。 直刺0.1~0.2寸,或平刺,針尖向上、下分別透刺印堂、素髎,進針0.3~0.5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別    名
鼻交頞中
別交
出    處
《千金翼方》
隸屬經絡
經外奇穴
功    能
益氣寧神,祛風定驚

鼻交頞中名稱釋義

頞,鼻莖也;交,交接之意。此穴在鼻部前正中線,鼻骨基底部之上方鼻骨間縫中。故名。

鼻交頞中功能作用

益氣寧神,祛風定驚

鼻交頞中治法

寒則先瀉後補或補之灸之,熱則水針或瀉針出氣。

鼻交頞中定位

鼻部,前正中線,鼻骨基底部之上方鼻骨間縫中是穴

鼻交頞中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筋膜、降眉間肌、鼻骨骨膜。皮膚由額神經的滑車上神經的分支分佈。降眉間肌由面神經顴支支配。肌深面為額鼻骨縫和鼻骨間縫相交點骨膜。

鼻交頞中主治

頭暈、肝病、癲癇、猝倒、腦溢血、腦震盪、不省人事、口噤、健忘、善睡、角弓反張、面風如蟲行、黃疸。

鼻交頞中操作

直刺0.1~0.2寸,或平刺,針尖向上、下分別透刺印堂、素髎,進針0.3~0.5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鼻交頞中臨牀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腦溢血、腦震盪、黃疸等症。

鼻交頞中配伍

配中泉能平肝祛風治療腦溢血;配新識能祛風止痙治療角弓反張;配十宣、人中能養血息風治療眩暈虛脱,腦血管痙攣,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鼻交頞中功效

本穴在任脈循行線路上,緊鄰印堂、素髎兩穴。有益氣寧神,祛風定驚之功,能治頭暈、肝病、癲癇、猝倒、腦溢血、腦震盪、不省人事、口噤、健忘、善睡、角弓反張、面風如蟲行、黃疸等症。

鼻交頞中相關論述

《千金翼方》“鼻交頞中一穴,……主癲風角弓反張,羊鳴,大風,青風,面風如蟲行卒風多睡健忘,心中憒憒,口噤闇倒,不識人,黃疸。”
《中國針灸學》:“以指從眉心沿鼻莖按下,至鼻骨最高處微上陷凹中。灸一壯。主治角弓反張、眩暈、腦溢血、腦震盪、人事不省、肝病。”
《針灸經外奇穴治療訣》:“鼻交,以指從眉心沿鼻莖按下,至鼻骨最高處微上凹陷中是穴。主治角弓反張、眩暈、腦溢血、腦震盪、人事不省、肝臟病、面風如蟲行、多睡健忘、口噤、黃疸。灸一壯至三壯。”
[1-6] 
參考資料
  • 1.    楊甲三.《針灸腧穴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
  • 2.    王玉興 .《新編實用腧穴學》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年
  • 3.    楊俊麗.《經外奇穴臨牀應用》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2年
  • 4.    常得新 .《經外奇穴纂要》:人民衞生出版社,1987年
  • 5.    李瑞.《經外奇穴彩色圖譜》: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
  • 6.    張仁.《經外穴精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