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鼓閣

鎖定
鼓閣起源於廟會特興時期的清光緒年間,由鎮海江南大碶一帶的民樂愛好者即興從舞台戲劇的板腔音樂移植成器樂合奏的形式參入進廟會。
中文名
鼓閣
外文名
guge
起源時間
廟會特興時期的清光緒年間
位    置
鎮海江南大碶一帶

目錄

鼓閣簡介

鼓閣很快地流傳到鄞縣、寧海、舟山、金華等地(據鎮海縣誌)。鼓閣是摹仿飛檐翹角的我國古建築製作的一台有鼓有鑼的亭閣,舊時製作頗為簡單,用單背木椅一把,四角綁上四根竹柱,頂上用柏樹枝紮成亭閣形,插上彩球花環裝飾。亦有雕樑畫框,精工細作的大鼓閣。不論式樣各異,象徵四方太平的四隻翹角必不可少,裏面都擺有板鼓、木鼓、京鼓、扁鼓(四鼓);右面有堂鑼、音鑼、小鑼、叫鑼(四鑼)。鼓閣由兩人抬着行動,所以又稱抬閣。一人掌鼓,一人操鑼,後面緊隨着一支民樂隊,樂隊多由竹笛、海笛、二胡、越胡、三絃、月琴等樂器組成;演奏的曲調以民間喜見樂聞的江南絲竹《三六》、《梅花三弄》、《細則》為主。由於鼓閣製作簡便,樂隊組織容易,演奏的曲調悠揚婉柔,洋溢着濃郁的江南民歌風味,所以深受鄉民們的喜愛。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大碶的(靈)巖、泰(邱)兩鄉吹、拉、彈、唱成風,民間業餘樂手比比皆是,成為名副其實的民樂之鄉。

鼓閣勝利會

1945年,慶祝抗日戰爭勝利,巖、泰兩鄉舉行盛大的“勝利會”,十幾台鼓閣爭首競雄,其時鼓角齊鳴,樂聲喧天,樂手們各顯絕手,堍頭一顧姓貨郎一把越胡拉出了雞啼狗叫的音韻,熱鬧處用單絃奏完《三六》而名聲大振,柴樓的王德才用鼻孔吹笛,一氣呵成《細則》被譽魁首;高塘的李芳定召集子侄直屬,獨家出了一台鼓閣成為佳話。新中國成立後,鼓閣在上級文化部門的重視下,有了進一步的改革發展和提高。1952年,參加鎮海縣民間文藝座談會,大碶的鼓閣表演受到縣政府領導的高度讚揚。1969年,慶祝黨的“九大”召開,大碶蘆山村的鼓閣在原有基礎上,充實了舞蹈隊和合唱隊,形成了載歌載舞的新格局。1982、1984年,大碶文化站的鼓閣參加鎮海縣民間文藝調演均獲演出優勝獎。1989年,參加北侖區首屆藝術節,大碶文化站的鼓閣在樂器的佈局中加入大提琴、楊琴、中胡、旗鑼等,充實了中低音部,並演奏了流行歌曲,使樂隊更加完整和富有現代感,得到了領導和行家的讚賞。1997年,在慶祝香港迴歸的演出中,大碶文化站民樂隊演奏的《歡慶鑼鼓》借鑑舟山鑼鼓的雄偉氣勢,加入了“十面鑼”和“五音鼓”,為改革創新鼓閣進一步打下了紮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