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雅·鼓鍾

鎖定
《小雅·鼓鍾》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描寫聆聽音樂、懷念善人君子的詩,詩中記錄了鍾、鼓、琴、瑟、笙、磬、雅、南、籥等多種樂器共同演奏的場面。全詩四章,每章五句。前三章寫耳聞鐘鼓鏗鏘,面對滔滔流瀉的淮水,不禁悲從中來,憂思縈懷,於是想到了“淑人君子”,對他的美德懿行心嚮往之;後一章描寫鐘鼓齊鳴、琴瑟和諧、笙磬同音、雅南合拍的美妙樂境。此詩描寫音樂富有想象和創造性,場面感較強,很有感染力。
作品名稱
小雅·鼓鍾
作品別名
鼓鍾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周代
作品出處
《詩經》
文學體裁
四言詩

小雅·鼓鍾作品原文

小雅·鼓鍾
鼓鍾將將,淮水湯湯,憂心且傷。淑人君子,懷允不忘
鼓鍾喈喈,淮水湝湝,憂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鍾伐鼛,淮有三洲,憂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猶
鼓鍾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1] 

小雅·鼓鍾註釋譯文

小雅·鼓鍾詞句註釋

⑴小雅:《詩經》中“雅”部分,分為大雅、小雅,合稱“二雅”。雅,雅樂,即正調,指當時西周都城鎬京地區的詩歌樂調。小雅部分今存七十四篇。
⑵鼓:敲,擊。
⑶將(qiāng)將:同“鏘鏘”,象聲詞,形容鐘聲響亮。
⑷湯(shāng)湯:大水湧流貌,猶蕩蕩。
⑸憂心且傷:意即“心憂且傷”。
⑹淑人君子:美德之人。淑,善。
⑺懷:思念。允:信,確實。一説為語助詞。
⑻喈(jiē)喈:象聲詞,形容鐘聲和諧。
⑼湝(jiē)湝:水流貌,猶“湯湯”。
⑽回:邪,邪惡。
⑾伐:敲擊。鼛(gāo):一種大鼓。
⑿三洲:淮河上的三個小島。洲,河中可居之地。
⒀妯(chōu):因悲傷而動容、心緒不寧。
⒁猶:已。王引之經義述聞》:“其德不猶’,言久而彌篤,無有已時也。”一説假借為“訧”,缺點、毛病。
⒂欽欽:象聲詞,猶“將將”。
⒃磬(qìng):古樂器名,用玉或美石製成,有孔穿繩索懸於架上,敲擊發聲。
⒄以:為,作,指演奏、表演。雅:原為樂器名,狀如漆筒,兩頭蒙以羊皮。引申為樂調名,指天子之樂,或周王畿之樂調,即正樂。南:原為樂器名,形似鍾。引申為樂調名,或説指南方江漢地區的樂調。
⒅籥(yuè):樂器名,似排簫。古代羽舞時邊吹籥,邊持翟羽舞蹈。不僭(jiàn):猶言按部就班,和諧合拍。僭,超越本分,此訓亂。 [2]  [3]  [4]  [5]  [6]  [7-8] 

小雅·鼓鍾白話譯文

敲起樂鐘聲鏗鏘,淮水奔流浩蕩蕩,我心憂愁又悲傷。遙想善良的君子,深切懷念永難忘。
敲起樂鐘聲和諧,淮水滔滔不停歇,我心憂愁又悲切。遙想善良的君子,德行正直且無邪。
敲起樂鍾擂起鼓,樂聲迴盪在三洲,我心悲哀又難受。遙想善良的君子,美德傳揚垂千秋。
敲起樂鐘聲欽欽,又鼓瑟來又彈琴,笙磬諧調又同音。配以雅樂和南樂,籥管合奏音更真。 [5] 

小雅·鼓鍾創作背景

這首詩,過去有的説是刺周幽王的,有的説是周昭王時的作品,都無確證。現代很多學者認為此詩是詩人在淮水之旁或三洲之上欣賞周王朝音樂,由音樂而歆慕古代聖賢創造美好音樂的功德而創作的。
毛詩序》稱:“《鼓鍾》,刺幽王也”。《毛傳》雲:“幽王用樂,不與德比,會諸侯於淮上,鼓其淫樂以示諸侯,賢者為之憂傷。”其實詩中所寫的音樂皆是雅音正聲,與“淫樂”(如鄭衞桑間濮上之音)沾不上邊,因而《鄭箋》釋為:“為之憂傷者,‘嘉樂不野合,犧象不出門’(語出《左傳·定公十年》)。今乃於淮水之上作先王之樂,失禮尤甚。”鄭玄認為是周昭王時的作品,昭王於淮上作“先王之樂”,有違“嘉樂不野合”的禮規,詩人為之憂傷。鄭玄是以奏樂地點之不合於禮來解釋賢者聞樂憂傷的原因的。其實好的音樂未必不能在外演奏,譬如《莊子·天運》中寫到“(黃)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就是一例。蘇轍詩集傳》則發揮毛傳“幽王用樂,不與德比”之説,認為樂乃正聲嘉樂,而幽王之德無以配之。《孔疏》引鄭玄説曰:“鄭於《中候·握河紀》注云:‘昭王時,《鼓鍾》之詩所為作者。’”孔穎達稱:“鄭時未見毛詩,依三家為説也。”鄭玄之説或以為出自韓詩,或以為出自齊詩,其立説的根據就是因為《左傳》有昭王南征的記載。此説後人多從之,但也難以成為定論。方玉潤詩經原始》雲:“此詩循文案義,自是作樂淮上,然不知其為何時、何代,何王、何事。小序漫謂刺幽王,已屬臆斷。歐陽氏雲:旁考《詩》《書》《史記》,皆無幽王東巡之事。《書》曰‘徐夷並興’,蓋自成王時徐戎及淮夷已皆不為周臣;宣王時嘗遣將徵之,亦不自往。初無幽王東至淮徐之事。然則不得作樂於淮上矣。當闕其所未詳。”而汪梧鳳《詩學女為》引《竹書紀年》所載幽王十年春王及諸侯盟於太室,秋王師伐申事及《左傳》所載楚靈會於申,説明幽王有東巡之事,且淮水出南陽胎簪山,其地與申、太室均豫川地,以此認定《小雅·鼓鍾》為寫幽王事之詩。而現代學者高亨將此詩的主題地理解為“在奏樂的場合中,思念君子而悲傷”(《詩經今注》)。 [2]  [3]  [4]  [5]  [6] 

小雅·鼓鍾作品鑑賞

小雅·鼓鍾整體賞析

《小雅·鼓鍾》是一首描寫貴族欣賞音樂會發念古幽情的小詩。前三章寫耳聞鐘鼓鏗鏘,面對滔滔流瀉的淮水,不禁悲從中來,憂思縈懷,於是想到了“淑人君子”。對他的美德懿行心嚮往之。卒章描寫鐘鼓齊鳴、琴瑟和諧的美妙樂境。
此詩所描寫的是一支大型鐘鼓樂隊的演奏,這種樂隊在春秋戰國時相當流行。樂隊以鐘鼓為主,有鼓和編磬及管絃樂器笙、瑟、排簫等多種配合組成。早在春秋戰國之際,中國的音樂藝術已經發展到驚人的水平。《小雅·鼓鍾》一詩以精彩的描寫,生動地再現了周代鐘鼓樂隊的表演,是《詩經》中的一篇傑作。
用四言詩的形式來描寫音樂,殊非易事,而此詩僅用八句三十二字寫出一支龐大的鐘鼓樂隊演奏美妙的樂曲,藝術技巧相當高明。詩人寫法別出機抒,無一句正面描寫音樂。筆墨全用在寫樂器上。描寫眾多樂器的演奏固然有助於表現演出的盛況,但寫樂器非詩人的目的,詩人意在通過描寫樂器的演奏來表現音樂的豐富與美妙,用這種“借賓形主”的手法,達到遺音弦外,使人回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詩中寫到的樂器眾多,但主次分明,詳略得宜。詩人重點描寫樂隊的主器編鐘,兼帶其餘。全詩四章,各章均以“鼓鍾”起句,突出編鐘奏出的旋律在樂曲中的主導地位。一、二章的“鼓鍾將將”“鼓鍾喈喈”。皆用疊聲詞來狀描鐘聲。“將將”是撞擊低音鍾甬發出的雄渾低沉的音響,奏出氣勢磅礴的樂曲前奏。“喈喈”,本是鳥兒“和調而圓亮”的和鳴聲,這裏用來形容編鐘高音部發出的清脆和婉的聲響。鐘聲的不同顯示出音樂旋律的變化,由深沉洪亮轉而為流暢悠揚和抒情,令人心馳神往。三章言“鼓鍾伐鼛”,鐘聲中出現有節奏的鼓點,隆隆的鼛鼓伴隨着金鐘長鳴,震撼人心。末章寫眾樂合奏。這章五句寫出鍾、磬、瑟、琴等八種樂器和諧奏鳴,是全詩最難措手之處,也是最見精妙的一章。詩人以“鼓鍾欽欽”一句領起全章,接下根據不同器樂的性能和彈奏方式,採用不同的寫法。如琴瑟同屬絃樂,則連用兩“鼓”字;笙、磬一是管樂,一是打擊樂,用“同音”一詞,則表現異器異聲而又協調,且“笙在堂上,磬在堂下”,言“笙磐同音”以見“堂上堂下之樂皆和也”。(《詩經通説》)接下連用三個“以”字連貫南、雅、龠三器,筆法參差歷落,可謂極寫眾樂之能事。然眾樂之於編鐘,猶羣星拱月,各自有聲,又都隨編鐘的主旋律和鳴交響,融匯一體。此章章法雖錯綜變化,然錯綜之中見統一,變化多端而又井然有序,成功地表現出樂曲高潮時多聲部合奏的那種金聲玉振,急弦促管,眾音繁會的音樂效果,使讀者領略到美妙和諧的音樂境界。前人激賞此詩“寫奏樂絕妙,直畫出音來”,“詩人之善言如此”。
詩人之“善言”,不僅能用文筆“畫出音來”,還善於表現音樂的巨大感染力。除前三章末尾以疊唱抒發詩人聽樂的悲感外,這三章寫淮水更有妙趣。首章的“淮水湯湯”句描寫浩蕩的淮河水流與洪亮雄渾的“將將”鐘聲同聲相應;次章的“淮水湝湝”句描寫淮水隨婉轉悠揚的“皆皆”鐘聲輕波盪漾。前者“湯湯”寫水形,因形見聲;後者“湝湝”寫水聲,寓聲於形。水流的形象襯托音樂形象,水聲與鐘聲共鳴,相得益彰。三章的“淮有三洲”句承“鼓鍾伐鼛”而來,寫鐘鼓樂聲動地,以至“水落而洲見”(蘇轍語)。這句尤見奇情異想。詩中寫淮水急緩起落變化,皆非寫實,乃聲音感動於人,令人心想其形狀如此。音樂力量之大,致使水隨聲變,發生共鳴,其美妙和感人之深,可以想見。這幾筆形象地表現了音樂聲動萬物,“響遏行雲”的神奇魅力,堪稱有化工之妙。
《小雅·鼓鍾》篇描寫音樂是富有想象和創造性的。儘管它與後世詠樂佳作如後世被譽為“摹寫聲音至文”的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相比,還顯得有些古樸簡略,卻仍能給人以音樂和詩歌雙重藝術美的享受。 [2]  [3] 

小雅·鼓鍾名家點評

宋代王安石:“幽王鼓鍾淮水之上,為流連之樂,久而忘反(返),故人憂傷。‘淑人君子,懷允不忘’者,傷今而思古也。”(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引)
宋代蘇轍:“始言湯湯,水盛也;中言湝湝,水流也;終言三洲,水落而洲見也。今言不若王之荒亂也。”“言幽王之不德,其樂非古歟?樂則是,而人則非也。”(《詩集傳》)
宋代朱熹:“賦也。此詩之義未祥。王氏曰:幽王鼓鍾淮水之上,為流轉之樂,久而忘反。聞者憂傷,而思古之君子不能忘也。”“此詩之義,有不可知者。今姑釋其訓詁名物,而略以王氏蘇氏之説解之。未敢信其必然也。”(《詩集傳》)
清代方玉潤:“玩其詞意,極為嘆美周樂之盛,不禁有懷在昔淑人君子,德不可忘,而至於憂心且傷也。此非淮徐詩人重觀周樂、以志欣慕之作,而誰作哉?”(《詩經原始》) [1]  [2]  [3] 
參考資料
  • 1.    朱 熹.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03
  • 2.    周嘯天.詩經楚辭鑑賞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583-587
  • 3.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449-451
  • 4.    程俊英.詩經譯註(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27
  • 5.    王秀梅 譯註.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496-498
  • 6.    周振甫.詩經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13:339-340
  • 7.    李山 解讀.詩經(節選).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272-274
  • 8.    周明初等 註釋.詩經.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