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黿

(爬行綱動物)

鎖定
黿,是鱉科黿屬一種爬行動物,是淡水龜鱉類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外形與常見的中華鱉相似。黿頭中等大,頭背較寬平,皮膚光滑,吻圓;鼻孔位於吻端;眼小,位於額部背側方;骨質背甲較圓,板面密佈似蟲蝕樣凹紋;頸板寬;四肢形扁;尾短,雌性尾僅稍露出背盤或不達背盤後緣,雄性尾長;背部呈褐黃色或褐綠色,頭部、腹部為黃灰色,尾巴和後肢為黃灰色,後肢的腹面有鏽黃色的斑塊;肛門呈灰黑色。 [10] 
黿分佈於中國海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等地,在緬甸、馬來半島、孟加拉國、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菲律賓羣島、新幾內亞島等地也有分佈。 [11]  黿喜棲於水流緩慢的深水江河、水庫中;不常遷移,喜歡棲息在水底,並有結羣現象。黿為夜行性動物,白天隱於水中,常浮出水面呼吸,晚間在淺灘處覓食。常捕食魚、蝦、螺、蜆等水生動物。黿通常在體重為15千克時達性成熟,5-9月為繁殖期,卵分為數次產出,一般每次產卵十幾至數十枚,最多可達上百枚,在穴中依靠自然温度孵化。 [11] 
由於大量捕殺及其生活環境受到污染或破壞,黿的數量已急劇下降。目前中國僅在浙江的甌江、廣東綏江和雲南瀾滄江等地有少量發現,其他地區基本滅絕。 [11]  黿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EN)、 [12]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13]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 [14]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極危(CR)。 [15] 
中文名
黿
拉丁學名
Pelochelys cantorii
別    名
藍團魚
銀魚
綠團魚
癩頭黿
鱉斑 展開
別名
藍團魚
銀魚
綠團魚
癩頭黿
鱉斑
康托爾巨鱉等 收起
外文名
Asian giant softshell turtle、Giant Softshelled Turtl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龜鱉目
鱉科
黿屬
黿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隱頸龜亞目
亞    綱
無孔亞綱
亞    科
鱉亞屬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Gray,1864
保護級別
瀕危(EN)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7] 
讀    音
yuán

黿動物學史

黿最初是由西奧多·愛德華·坎託(Theodore Edward Cantor.)描述並命名為Pelochelys cantorii。在新幾內亞沒有發現黿(Pelochelys cantorii),而黿屬(Pelochelys)的另外兩個物種花背黿(Pelochelys bibroni)和褐黿(Pelochelys signifera)都限於新幾內亞。黿(Pelochelys cantorii)的研究相對較少,該物種已有的研究實際上可能包含多種物種。1995年的一項研究表明,曾經被認為是新幾內亞的黿(Pelochelys cantorii)的實際上是花背黿(Pelochelysbibroni),而更早的黿(Pelochelys cantorii)的研究僅描述了更西部的種羣。 [2] 
在1989年《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發佈前後,根據《中國動物志》,全中國的巨型淡水鱉類,都被稱作“黿”。因此列為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黿(當時的學名為Pelochelys bibroni),後來被認定是“斑鱉Rafetus swinhoei)”。 [3] 

黿形態特徵

黿,是鱉科黿屬一種爬行動物,是淡水龜鱉類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外形與常見的中華鱉相似。突極短,不到眼徑的一半;尾端超出裙邊。體長600毫米左右。頭部相當小;吻突圓而短,不到眼徑的1/2;鼻孔位於吻端;眼小;頭背寬平而光滑。 [4]  [10] 
背面扁平而寬圓形,背甲骨質,前緣平切,骨質背甲較圓,板面密佈似蟲蝕樣凹紋,滿布凹斑紋飾且側緣蠕蟲狀相當清晰,邊緣處骨板仍舊較厚;脊椎板8塊,前面4塊呈六角形,第5椎板橢圓形或亞長方形,後面的3塊短側邊朝前,唯第8椎板呈小的五角形;肋板8對,第8肋板無明顯的退化現象,除第1、8肋板外,其餘肋板外緣均大於內緣,尤以第2、7肋板最為顯著;上腹板小,左右不相切;內腹板頂端成一鋭角或相接。 [4]  [10] 
黿頭中等大,頭背較寬平,皮膚光滑,吻圓;頭部光滑,頸部無疣;背部覆蓋疣粒;脊板和肋板凸回不平。體背橄欖色,上有黃白色的點斑;腹面白色;頸板寬;四肢形扁;尾短,雌性尾僅稍露出背盤或不達背盤後緣,雄性尾長;背部呈褐黃色或褐綠色,頭部、腹部為黃灰色,尾巴和後肢為黃灰色,後肢的腹面有鏽黃色的斑塊;肛門呈灰黑色。 [4]  [10] 

黿近種區別


黿
體量
體長600毫米左右
甲殼長60-102釐米
特徵
外形與常見的中華鱉相似。黿頭中等大,頭背較寬平,皮膚光滑,吻圓;鼻孔位於吻端;眼小,位於額部背側方
頭部短而寬,喙極短,小眼睛間距很大並且強烈向上推。甲殼光滑呈棕色,帶有淺棕色或淡黃色的斑紋
圖片
黿 黿

黿生活習性

黿不常遷移, 喜歡棲息在水底。代謝低,耐飢能力強,温度過高、過低進行休眠。只在棲息地發生改變時才被迫遷移,並有結羣現象。黿為夜行性動物,白天隱於水中,常浮出水面呼吸,夜間在淺灘處覓食。喜羣居,壽命長。盛夏喜上岸乘涼;寒冬伏水底冬眠。黿最大的本能是,不僅能用肺呼吸,而且能用皮膚呼吸;甚至能通過咽喉吸取氧氣,在水中長時間生活。黿是一種伏擊捕食者,肉食性,常捕食魚、蝦、螺、蜆等水生動物。 [2]  [5]  [6]  [11] 
每年11月黿準時開始在水底冬眠,一直到翌年4月,長達半年之久。 [5]  [6] 

黿棲息環境

黿喜棲於內陸、水流緩慢的深水江河和水庫中。一些證據表明,其也生活在沿海地區。 [11] 

黿分佈範圍

黿分佈於中國海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等地,在印度(東部和南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孟加拉國、中南半島、老撾、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菲律賓羣島、新幾內亞島等地也有分佈。 [2]  [4]  [7]  [11] 

黿繁殖方式

黿通常在體重為15千克時達性成熟,5-9月為繁殖期,卵分為數次產出,一般每次產卵十幾至數十枚,最多可達上百枚,雌性夜間上岸在向陽沙土地上掘穴產卵,在穴中依靠自然温度孵化;卵呈球形,具有白色鈣質卵殼,約40-60天孵化出幼體。 [5]  [11]  [6] 

黿保護現狀

黿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EN)。 [12]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13]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 [14]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極危(CR)。 [15] 

黿種羣狀態

目前中國僅在浙江的甌江、廣東綏江和雲南瀾滄江等地有少量發現,其他地區基本滅絕。黿被認為瀕臨滅絕,已經從許多範圍內消失了。在2007年之前,它是2003年在柬埔寨的最後一次露面。2007年,對柬埔寨湄公河地區的一項調查發現,沿河48千米的黿數量很多。 [2]  [11] 

黿瀕危原因

黿一直是一種名貴的食品和藥材,由於大量捕殺及其生活環境受到污染或破壞,黿的數量已急劇下降,幾乎瀕臨絕滅邊緣,黿待加強保護。 [5]  [11] 

黿保護措施

應充分利用各級媒體的力量,大力宣傳保護環境及野生動物的知識,增強法制觀念。 [5] 
成立珍稀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對受傷或人為誤傷的黿進行及時救護。 [5] 
要加強對黿的保護,對黿目前的分佈區、數量等生物學資料進行調查。 [5] 
加強科研投入,推進人工繁殖工作。 [5] 
建議儘快在黿的主要分佈地建立黿種質資源自然保護區。 [5] 
2000年,中國浙江青田縣鶴城鎮湖邊村段的甌江被浙江省政府列為省級青田縣黿自然保護區,面積達360多公頃。保護區的管理條例規定,區內禁止建設任何建築,不允許有人類生產活動,禁止污染水域。 [8] 

黿相關文化

儘管相隔已有好幾百年,朱元璋陳友諒血戰鄱陽湖的故事和傳説,還在鄱陽溯上廣泛流傳其中有一個,與黿有關。 [9] 
一次朱元璋戰敗,隻身逃走,可是不料逃到了鄱陽湖邊,前面是無情的湖水,後面是陳友諒的追兵, 就在這時候,有碩大的癩頭黿向朱元璋游來,似頗解人意,朱元璋問:你能不能渡我過去,黿翹首以待,宛如待命的壯士,朱元璋便跨上黿背,等追兵趕到,他早已脱離了險境。因而人們傳説,鄱陽湖中的癩頭黿是有封號(什麼大將軍)的,不好隨便得罪。 [9] 
其實,以黿為橋樑的説法,並不起源於朱元璋。《竹書紀年》中便有“黿鼉為梁”的故事,記的是周穆王出師九江,大量捕殺癩頭黿揚子鱷,用它們的身軀來搭橋渡河。出名的江郎在《恨賦》中也不無譏諷地説秦始皇想借助黿等大型動物的身軀,到海外去求不死之藥。 [9] 
這些雖是神話,但它們證明,中國古代不但盛產黿,而且對它的特徵和習性,有科學的認識。有些字書簡單化地解説黿者鱉也,這是不正確的。黿與鱉,不僅大小不同,在動物分類學上它們是不同種動物,二者外貌很相象。但如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鱉有長而尖的吻,黿的吻尖而短,短到不及眼徑的一半,頭部常散生疣狀突起,故稱它“癩頭黿體呈暗綠色又叫”綠團魚"("團魚“即鱉)。因它身體大(最重的在100千克以上)、樣子怕人,人們便以為它很兇惡,《紅樓夢》二十三回,寶玉發誓説”明兒掉在池子裏,叫個癩頭黿吃了去“的説法,是有代表性的。南京還有“癩頭黿頂缸”之諺。這大概是因為當時人們捕黿,在釣住後,因這動物力大,拉不出來(它的前足抓住地面),猶如釘住了一般,於是便改用穿底缸覆下去,黿抓住的是光滑的缸瓦,結果只有俯首就擒。 [9] 
黿的力氣究有多大,甌江邊上有人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在一隻體百六十斤的黿身上,壓塊重約三百斤的大石條,石上再加六名壯漢(總重當大大超過了500千克),而這隻黿依然不費力地向江心爬去。至於賈寶玉説的癩頭黿吃人,自然是誤傳,它只在你們戲弄它弄得它發火時才猛然咬你一口,不過這一口卻咬的很緊,不肯輕易放鬆。在正常情況下,黿是很馴善,甚至可説是膽小怕事。如去過蘇州,想必還記得西園放生池中那些安詳地在遊人前游來游去的癩頭。再早一些,明清之際,杭州吳山腳下“百獅池,蓄黿曾大如浴盆,孽生百十,投餅餌飼之,則浮游池面馴不畏人”。只是近來砣愈來愈少,鄱陽湖中的“大將軍”不見影蹤,其他各地它的數量也急劇下降。 [9] 
黿的減少,人們的捕殺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肉的滋味與鱉同樣鮮。《左傳》有個出名的故事:楚人給鄭靈公獻黿肉,公子宋知道了,認為黿肉難得也要嘗試,遭到鄭靈公拒絕,公子宋一怒之下,“染指於鼎,嘗之而出”,人們現在常用的“染指”(多含貶義)便是由此而來。看來,為了而“染指”,並非沒有意義,因為黿味實在太鮮美。 [9] 
美國曆史上舉行過一次“黿宴”,出席的有20對夫婦,主要食物是一隻重135-180千克的(如此碩大的,大概只能是黿,不可能是鱉),這舉行於1780年的黿宴,據有幸參加者説,實際上並不那麼吸引人,既不是食料不豐富(有135-180千克,夠吃了),更不是不新鮮(才從西印度羣島運來,還是活的),而是烹調的廚師的手藝實在不太高明,使人難以下嚥。這種肉,當然沒有人願意“染指”。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