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點螺

鎖定
點螺漆器是江蘇揚州傳統工藝品之一。點螺工藝為揚州獨有高檔工藝“點”指技法,“螺”是材料,該工藝選用自然色彩的夜光螺、珍珠貝、石決明等材料精製成薄如蜂翼,小如針尖,細若秋毫的螺片,用特製的工具一點一絲的點填在平整光滑的漆胚上,經過精緻的髹塗工藝,使產品具有色彩絢麗,隨光變幻的藝術風格。
中文名
點螺
屬    性
江蘇揚州傳統工藝品之一
要    求
揚州獨有高檔工藝“點”指技法
特    點
有色彩絢麗,隨光變幻的藝術風格

點螺製作工藝

1、揀料、開片。挑選有色彩的貝殼,經加工處理,開成極薄的片料備用。
2、下料。根據設計圖案內容,分別不同需要對用料進行精選,用刀具將片料下成點、線及
多種圖案形狀的鑲嵌部件。
3、粘貼。將主要鑲嵌件,用粘接劑按設計稿粘於漆坯上,粘實,壓平,待幹。
4、開紋。用開紋刀開出圖案細部紋理。
5、了手。添補細部裝飾紋樣,如蘆灘、溪徑、小花、細草、雲霧、松針等。
6、光漆漆工處理待實幹後,用細砂紙打磨。揭退點螺表面漆層。再經數次擦漆、拋光而成。
“點螺”是螺鈿鑲嵌的一種技法。“點”是技法,“螺”是材料。螺是蚌殼的五彩內層所切割成的薄片,再刻製成山水、人物、花卉、草蟲、鳥獸等平面形象,然後再放在細砂上磨得薄如紙張,底面上還塗上一層色漆,以增加螺鈿片色彩的美麗,其中名貴的還鑲有金片、銀片、金絲、銀絲。
這些薄螺鈿和金銀片往往很小,鑲嵌時用漆“點”在胚胎上,故名“點螺”。薄螺片用膠漆按事先設計好的圖案、文字依次點上去,全都粘好之後,候其幹固,於面上再塗一層色漆,待漆乾燥,便進行打磨,將螺鈿花紋上的漆磨去,就顯出了螺鈿和金銀片拼成的平正的圖案了,在光線的照射之下五彩繽紛,閃爍變幻絢麗異常。

點螺歷史背景

明清兩代,揚州是“點螺”漆器生產的重要基地,明末清初達到最高峯。明晚期的嘉靖至萬曆年間,揚州漆工江千里製作的點螺漆器馳名天下,他所制的杯、盤、碟等以小件為多,精美無比,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間,揚州的點螺漆繼承傳統,在螺片的細薄、鑲嵌工藝的精緻、畫面景物的刻畫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繼江千里之後,揚州漆工盧映之、王國琛等也是製作點螺漆的高手(其中盧映之便是繼其後的揚州著名漆工盧葵生的祖父)。
點螺漆器是中國傳統工藝品。1966年北京元代遺址出土一件漆盤殘片用螺片鑲嵌廣寒宮。用貝殼、夜光螺等為原料,精製成薄如蟬翼的螺片,再將薄螺片"點"在漆坯上,故名"點螺"。因點螺用料較一般螺鈿鑲嵌為薄,而且軟,故又稱"薄螺鈿"和"軟螺鈿"。現在揚州等地,仍有點螺漆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