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中文系

鎖定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中文系是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升格為本科後首批招收本科生的專業系之一,2000年由原黔南師專中文系、黔南教育學院中文系和都勻民族中等師範專科學校語文教研室合併而成,合併升本後的中文系以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主導專業,以培養合格的少數民族地區中學語文骨幹教師為辦學目標。經過近10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在教學、科研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中文名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中國漢語言文學系
外文名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 of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簡    稱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中文系
創辦時間
2000年
辦學性質
公立
所屬地區
黔南
類    型
文科
主要院系
中文系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中文系歷史沿革

2002年,中文系成功申報了廣播電視新聞專業,並於2003年開始招生。該專業以廣播電視新聞理論為基礎,結合廣播電視技術,滲透漢語言文學的基礎知識,為各類傳播媒體、國家企事業單位及其他部門培養和輸送高素質的新聞人才。
我係現有1個省級示範專業、1門省級精品課程、1個省級研究中心、1個省級特色教學團隊、2個省級重點學科,2010年,本專業成功申報成為全國第六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2011年,我係成功申報成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學科教學.語文)學科點,2012年9月,首批招收15名研究生就讀。2012年,我係成功申報“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項目(簡稱“國培計劃”),承擔“小學語文教師”培訓任務。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中文系師資概況

我係現有漢語言文學和廣播電視新聞兩個專業,設有文學、語言、廣電三個教研室,含古代文學、外國文學、現當代文學、寫作與教材教法、古代漢語、美學與文藝理論、現代漢語、廣電新聞基礎理論、廣電新聞製作技術、廣電新聞實踐業務等十個教研組。
全系現有教師和教學行政人員56人,其中專任教師53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19人,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有碩士9人,博士6人,博士中有2名教師分別在中山大學和南京大學博士後工作站研究;廣播電視新聞專業有碩士4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共30人,佔56.7%,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有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廣播電視新聞專業有副教授5人。
專任教師中35歲以下的教師14人,佔27.45%,36—55歲的教師32人,佔62.75 %,56歲以上的教師3人,佔5.9%,教師隊伍平均年齡為37.6歲,基本形成了一支學緣結構優良、支撐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團隊。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中文系辦學規模

我係現有17個班,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11個班,廣播電視新聞專業5個班,播音與藝術主持1個班,面向全國25個省(市)招生,目前在校學生957人。
教學、科研概況:我係教師共出版著作16部,主編教材2部,參編教材3部(其中兩部由我係教師擔任副主編),發表學術論文251篇,其中核心期刊76篇。
申報科研項目中有4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5項省部級、廳級課題。科研成果獲全國優秀古籍圖書二等獎、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等共24項。2006年,梁光華教授獲貴州省年度教學名師獎。
實驗室概況
2003年,我係建立了廣播電視新聞綜合實驗室,設有非線性編輯室和演播室共2個功能室,實驗教學用房約252M2。現有非線性編輯室的學生用機50台,專業用非編輯機2台,攝像機29台,數碼照相機12台。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中文系文化建設

長期以來,我係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打造出一系列精品活動,如“中文系語言藝術大賽”,“中文系紅歌會”,“中文系讀書朗誦大賽”、“中文系大學生辯論賽”等。此外,在院團委指導下長期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和各種志願服務活動,受到社會廣泛好評。2012年,受團中央、團省委安排,我係組建兩支“科技支農”重點服務團隊赴福泉、甕安兩地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採集了相關數據,形成調研報告報送團省委、團中央。還成立了遠方文學社、成龍研究會、微瀾詩社、新視野新聞協會、“山遲雪”民族文化研究協會等社團,由學生自編《遠方》、《微瀾》、《新視野》、《山遲雪》等報刊,這些報刊是本專業學生髮表學術見解和文學作品的重要園地,也是團結凝聚廣大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2010年,由我係主導開展的“中華詩詞進校園”活動在全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建設中榮獲二等獎。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業績

目前,我係共畢業1504名本科學生,其中,學士學位授予率達98.2%,學生就業率95%以上,就業學生主要從事教育工作、行政工作、在企業任職或考取研究生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