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龍江野豌豆(原變型)

鎖定
黑龍江野豌豆(原變型),多年生草本,高50-100釐米,植株近無毛。
中文學名
黑龍江野豌豆(原變型)
植物界
分佈區域
產東北、內蒙古、山西等地
形    態
多年生草本,高50-100釐米

黑龍江野豌豆(原變型)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00釐米,植株近無毛。根粗壯,木質化,直徑可達4釐米。莖斜升攀援,具稜,偶數羽狀複葉,長5-15釐米,近無柄;頂端卷鬚有2-3分支;托葉半箭頭形,2深裂,有3-5齒;小葉3-6對,橢圓形或長圓卵形,長1.6-3釐米,寬0.9-1.6釐米,先端微凹,基部寬楔形;全緣,微被柔毛,後漸脱落;側脈較密與中脈聯接,直達邊緣波形相連。總狀花序與葉近等長;花15-30朵密集着生於總花序軸上部,小花梗長約0.25釐米;花冠藍紫色,稀紫色,花萼斜鍾狀,萼齒三角形或披針狀三角形,下面2齒較長;旗瓣長圓形或近倒卵形,長約1釐米,寬約0.6釐米,先端微凹,翼瓣與旗瓣近等長,龍骨瓣較短;子房無毛,胚珠1-6,子房柄短。莢果菱形或近長圓形,長1.5-2.5釐米。種子1-5,扁圓形,種皮黑褐色,種臍細長。花期6-8月,果期8-9月。 [1] 

黑龍江野豌豆(原變型)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50米湖濱、林緣、山坡、草地、灌叢。

黑龍江野豌豆(原變型)分佈範圍

產自東北、內蒙古、山西等地。俄羅斯西伯利亞及遠東、朝鮮、日本、蒙古亦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俄羅斯的哈巴羅夫斯克周圍。 [1] 

黑龍江野豌豆(原變型)主要價值

可作飼料。東北民間用本種代替透骨草供藥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