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鎖定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是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專科層次高等職業學校,是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黑龍江省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項目立項建設單位、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範基地、全國優秀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新型職業農民教育示範基地。 [46]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於1958年創建於牡丹江市,時為東北農學院牡丹江分院,本科建制;1962年調整為農業中專,名為黑龍江省温春農業學校;後幾經調整,先後更名為牡丹江地區農業“五·七”公社、黑龍江省牡丹江農業學校、黑龍江省農業經濟學校等;2002年升格為普通高等職業學校。 [46]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學院佔地126.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4.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5.36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49億元;設有7個系部,開設高職專業45個;有教職工535人,日製在校學生10895人。 [1] 
中文名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外文名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EconomyVocational College
簡    稱
農經學院(AEVC)
所在地
牡丹江市
創辦時間
1958年
辦學性質
公辦高校
學校類別
農業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院
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2008年)
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017年)
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2019年)
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 展開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院
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2008年)
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017年)
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2019年)
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2019年) 收起
主管部門
黑龍江省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時林
院長:薑桂娟
高職專業
45個
院系設置
7個系部
校    訓
誠信、勤懇、敬業、創新
校    歌
《我們可愛的校園》
校慶日
6月22日
地    址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區温春鎮
院校代碼
12910
主要獎項
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2019年)
黑龍江省大學生就業工作示範性高校(2021年)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佳木斯市榮軍幹部學校創辦,隸屬於黑龍江省民政廳,實行軍事編制。 [37] 
歷史照片(1989年) 歷史照片(1989年)
1950年1月,更名為佳木斯榮軍職業學校,設農業、會計兩個專業。 [37] 
1951年12月,更名為佳木斯榮軍速成中學,執行教育正規化、管理民主化、專業職業化的教育方針。 [37] 
1956年6月,由省國營農場廳接管,合併齊齊哈爾農業經濟幹部訓練班,更名為黑龍江省佳木斯農業經濟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培養中專農業會計、統計學生。 [37] 
1958年10月,佳木斯農業經濟學校遷址牡丹江市郊温春鎮南(温春大橋東南側);同年,在黑龍江省佳木斯農業經濟學校基礎上,由黑龍江省佳木斯農校園藝專業、北安農校農學專業、齊齊哈爾畜牧獸醫學校畜牧、獸醫專業調整到學校,建立東北農學院牡丹江分院,時為高、中等兩部制,掛東北農學院牡丹江分院和附設農業學校兩個牌子,設農作物、果樹蔬菜、畜牧、獸醫四個專業,各一個班,會計專業兩個班,有學生348人,教職工53人。 [35]  [36]  [38] 
1959年7月,寧安縣農業大學併入學校。 [38] 
1962年8月,撤銷分院,改為中等專業學校,更名為黑龍江省温春農業學校,隸屬省農業廳,將原農學、畜牧、獸醫專業的83名學生轉入東北農學院嫩江分院,尚志縣農校的90名學生及省幹部學校的124名學生併入學校。 [35]  [36] 
1966年後,學校遭到嚴重破壞。 [35] 
1968年6月,下放牡丹江地區,學校與牡丹江農業科學研究所、牡丹江農業機械研究所、牡丹江地區園藝學校合併,組成牡丹江地區農業“五·七”公社;同年7月,655名在校生全部畢業,學校停止招生。 [35]  [36] 
1970年6月,牡丹江地區農業“五·七”公社解體,恢復黑龍江省温春農業學校。 [35] 
1971年,恢復招生。 [35] 
1978年7月,學校隸屬於省農業廳,更名為黑龍江省牡丹江農業學校。 [35]  [36] 
1980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重點中專之一。 [35] 
1984年,增設大專班,時中專設農業經濟、農學、經濟作物、養蜂4個專業,學制2年,大專設農業經濟與農業教育2個專業,學制2或3年。 [36] 
1995年,更名為黑龍江省農業經濟學校,由省農牧漁業廳主管。 [39] 
2002年2月,撤銷黑龍江省農業經濟學校建制,成立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37] 
2008年,被評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41] 
2011年,被評為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範基地。 [41] 
2017年8月,被評為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40]  同年12月,被評為黑龍江省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項目立項建設單位。 [42]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5張)
2019年6月,被評為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 [43]  同年7月,被評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 [45]  8月,轉隸省教育廳; [1]  12月,被評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 [44]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辦學條件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學院設有7個系部,開設高職專業45個。 [1] 
教學系部
高職專業
經濟管理系
現代農業經濟管理、關務與外貿服務、市場營銷、現代物流管理、旅遊管理、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大數據與財務管理、金融服務與管理、工程造價、大數據與會計、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
信息工程系
軟件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動漫製作技術、建築室內設計、網絡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
智慧農業系
作物生產與經營管理、綠色食品生產技術、種子生產與經營、園藝技術、風景園林設計、水利工程、食用菌生產與加工
動物科技系
畜牧獸醫、動物醫學、寵物養護與馴導、寵物醫療技術
食品藥品工程系
食品智能加工技術、食品檢驗檢測技術、中藥製藥、生物製藥技術、藥品經營與管理、藥品生產技術、健康管理
機電工程系
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現代農業裝備應用技術
人文藝術系
新聞採編與製作、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廣告藝術設計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
——
參考資料: [2-9]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學院有教職工535人,專任教師399人;擁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改革示範團隊3個、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1個、省級團隊17個,入選農業農村部“名師名課”項目1人、享受黑龍江省政府特殊津貼3人、省級名師(優秀教師、思政名師等)20人,省級高層次人才7人。 [1] 
類別
名稱
國家級教學名師
許紀發
全國農職教育名師
許紀發、張春鳳、李鳳玉、姜鑫、邰連春、杜興臣、張豔紅、楊念福、薑桂娟、聶洪臣
國家級課程思政名師
李鳳玉、王晶
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
綠色食品生產與經營專業國家級教學團隊
國家級課程思政示範團隊
職場口才課程思政團隊、模擬導遊課程思政團隊、焙烤製品加工課程思政團隊
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電子商務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現代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薑桂娟
省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
尚明娟、劉玉兵
省級教學名師
薛永三、馮永謙、於桂萍、聶洪臣、邢立偉、閆瑞濤、吳英、許紀發、柴方豔
省級青年教學名師
童淑媛、尚明娟
省級普通高等學校教學能手
王晶、楊玉榮
省級教學新秀
劉玉兵、張學棟、範學偉
省級師德名師
馮永謙、高雅傑、史潔、耿沙沙、王海龍、朱顯明、馬洪武、孟婷婷、姜明明、劉立濤、楊麗敏
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範學偉動物疾病檢測技術技能大師工作室、申泉中國畫藝術工作室、滕井勝寵物疾病診療大師工作室、邢立偉農經科技工作室、周忠寶農業機械創新設計工作室
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省級教學團隊、生物製藥技術專業省級教學團隊 [10-19]  [24-25]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5張)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學院入選國家高水平專業羣1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羣3個;獲批國家級重點(骨幹)專業10個、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1個、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2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8個、省級教改試點專業1個。主持建設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國家級課程11門、省級課程50門;入選省級示範性產業學院2個;有國家級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4個、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1個、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1個,省級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6個、省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3個。 [1] 
類別
名稱
國家級高水平骨幹專業
作物生產與經營管理、現代農業經濟管理、中藥製藥技術、關務與外貿服務
國家級重點專業
作物生產與經營管理、畜牧獸醫、食品智能加工技術、現代農業經濟管理等
國家級學徒制試點專業
計算機應用技術、食品智能加工技術
國家級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現代農業經濟管理
國家級“1+X”證書制度試點專業
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
國家級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
綠色食品生產技術
全國職業院校健康服務類示範專業點
中藥製藥技術
國家級精品課程(資源共享課程、在線開放課程)
春小麥栽培技術、農產品營銷、大豆栽培技術
國家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職場口才、模擬導遊、焙烤製品加工
國家級職業能力培養虛擬仿真實訓中心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智慧運營虛擬仿真實訓中心
國家級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
對俄農業技術示範基地、食用菌生產示範基地、植物組織培養繁育中心、智慧農業示範基地
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
現代農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
現代農業經濟管理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食品分析與檢驗、中藥製藥技術、大數據與財務管理、新聞採編與製作、軟件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關務與外貿服務、綠色食品生產技術
省級高水平骨幹專業
作物生產與經營管理、現代農業經濟管理、中藥製藥技術、關務與外貿服務
省級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綠色食品生產技術、生物製藥技術
省級卓越農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
作物生產與經營管理、食品智能加工技術、現代農業經濟管理
省級中高職銜接貫通試點專業
作物生產與經營管理、現代農業經濟管理、畜牧獸醫、大數據與會計、水利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等
省級高本貫通試點專業
農業經濟管理、作物生產技術、畜牧獸醫
省級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
畜牧獸醫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乳製品生產技術.、中藥鑑定技術、冰雪奇緣-東北冰雪旅遊資源與文化、商品實務、農業企業經營管理、農產品及農資營銷、大豆栽培技術、農產品物流管理、甜品達人攻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國際貿易實務、農產品經紀、有話好好説——職場新人口才攻略、中藥炮製技術、管理會計、農村會計實務、萌寵養成記、商務禮儀、實用中藥、神奇的蜂產品、寒地水稻栽培技術、化學分析操作技術、農產品及農資營銷
省級職業能力培養虛擬仿真實訓中心
藥品生產GMP虛擬仿真實訓中心、農產品電子商務虛擬仿真實訓中心、農村財務核算虛擬仿真實訓中心
省級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
電子商務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米旗烘焙工坊 [19-23] 
  • 學生成績
2020至2021年度,學校學生在中國國際第七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國家級銀獎1項、國家級銅獎1項、省級金獎3項、省級銀獎11項、省級銅獎9項,在“挑戰杯”決賽中獲國家級2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在其他賽項中獲省級特等獎1項、二等獎3項,市級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獎3項。 [20]  據2022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學生獲省級以上比賽獎勵400餘項。 [1] 
  • 教學成果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學校教師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省級教學成果獎35項。 [1] 
(注:名單不全)
遠眺校園 遠眺校園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學術研究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科研機構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學校有涉農類國家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3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4個、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5個。 [1] 
類別
名稱
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
食用菌協同創新中心、綠色食品分析檢測中心、農業技術服務協同創新中心 [22] 
國家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
食用菌綜合試驗站、蘋果綜合試驗站、水稻綜合試驗站、蜜蜂綜合試驗站 [20] 
國家級科普基地
蕈菌文化與科普展館 [26]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
農產品電子商務協同創新中心、動物健康養殖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 [22] 
省級重點實驗室
寒地果樹省級重點實驗室 [20] 
省級科普基地
蕈菌文化與科普展館、中藥慧館 [20]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科研成果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學校攜手中國科學院、省農科院等,承擔糧食豐產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作培育農作物新品種27個,推進技術成果轉化等示範項目10項,開發農民專業合作社數字化運營管理平台1個,獲省農業科技進步獎19項。 [1] 
2021年,學校與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等單位合作選育大豆新品種2個、水稻新品種2個、玉米新品種7個;開展院級自然科學類立項25個,主持1項、參與6項省級自然科學基金引導項目,獲得省科技廳專項經費24萬元。 [27] 
截至2021年6月,“十三五”期間,學校教師獲專項科研經費206萬元,課題結題率、項目完成率均為100%;校企合作培育作物新品種8個、食用菌新品種4個,聯合開展橫向課題6項;教師公開發表論文972篇,獲得國家專利21項。 [28]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圖書館有館藏圖書文獻76萬餘冊,生均90冊,現有報紙87種,期刊489種;過刊資料保留完整,最早的文獻為1953年文匯報合訂本;已經購進了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八個專輯、十個專題的數據以及食品、農學、經貿和機電四個方面博碩論文數據庫。 [29]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合作交流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學校與周邊農業市(縣)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與300餘家行業企業合作;與牡丹江市及四縣兩區、甘南、賓縣等九個地方組織部門共招、共育、共管。 [1] 
截至2021年11月,學校借鑑台灣大仁科技大學課程建設理念並將其課程的部分內容融入學院的課程建設中,共建寵物養護與診療實訓中心;對接悉尼協議國際標準,基於OBE理念,建設資源共享網絡課程,開發課程國際化教學資源和雙語課程,加入魯班工坊聯盟,參與職業教育課程國際交流聯盟,上線國際化課程;與韓國南首爾大學是友好大學,開展專本碩銜接學歷教育項目,實現“2+1+2+2”模式的聯合培養;通過“中德諾浩高技能汽車人才培養助推計劃”平台合作培養學生;與哈爾濱工程大學開展孟加拉留學生專本銜接項目,互為教學實踐基地;成立俄速通跨境電商學院,建成跨境數字貿易綜合實訓中心。 [1] 
據2022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承擔教育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試點項目,入選教育部“中德諾浩高技能汽車人才培養助推計劃”,主持完成澳大利亞培訓包“農村商業”編譯工作;與俄羅斯烏蘇里斯克農學院等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開展國際交流200餘人次;加入國際農牧業高等職業教育聯盟、學堂在線課程聯盟;主體承建中俄農業高新技術合作示範園區;與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韓國南首爾大學、泰國博仁大學等國家和地區合作,實施“學生海外經歷”計劃,支撐台灣農民創業園國家項目,建立瑞士西北應用科學與藝術大學、韓國青雲大學、台灣美和科技大學3個師資培訓基地。 [20]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文化傳統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形象標識

  • 學校校徽
釋義
圖片
學校校徽四條紅色橫線形成的半圓象徵着學院似一輪冉冉升起的紅日;字母M與四條藍色橫線表示學院位於牡丹江畔;綠色部分是“農經”漢語拼音字頭的連寫,又象徵學院似展翅翱翔的雄鷹;上部綠色嫩芽圖形既為拼音j的一點,又象徵着學院立足“三農”,永遠充滿生機和活力。
學校校徽 學校校徽
參考資料: [30] 
  • 學校校旗
學校校旗為長方形旗幟,校徽與校名上下排列。 [1] 
學校校旗 學校校旗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精神文化

  • 學校校訓
誠信、勤懇、敬業、創新 [32] 
  • 學校校風
質樸嚴謹、明德正行、樂學善思、求新務實 [32] 
  • 學校精神
團結進取、自強不息、甘於奉獻、追求卓越 [31] 
  • 學校校歌
《我們可愛的校園》
歌詞
曲譜
李火作詞,宋恩龍作曲
青山下,綠水邊,座落着我們的校園。這裏燃燒着青春的火焰,這裏滾動着智慧的波瀾,祖國的棟樑從這裏輸出,希望火花在這裏這裏點燃。
陽光下,大路邊,座落着我們的校園。這裏譜寫着教育新篇,這裏規劃着未來人間,改革春風把校園吹遍。美好未來靠奮鬥奮鬥實現。
啊!啊!可愛的校園,培育祖國人才的搖籃,用我們的雙手。描繪着那更加美好的明天,明天,明天,明天。
校歌曲譜 校歌曲譜
參考資料: [33]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社團文化

截至2021年11月,學校有書法社、街舞社、英語社、領土樂隊、散打社、輪滑社、乒乓球社、吉他社、棋牌社、動漫社、暢響演繹社、滑板社、籃球社、排球社、足球社、跆拳道社、大學生合唱團、漢服社、甜品達人社等學生社團42個,開展了籃球賽、足球賽、羽毛球比賽、乒乓球比賽、拔河比賽、“閲品書香”活動、“匠心苔情”活動等學生活動。 [20]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所獲榮譽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23年7月
入選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47]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時林
院長
薑桂娟
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叢培鑫
黨委委員、副院長
周淑香、聶洪臣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楊喜林
參考資料: [3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