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龍江農業科學

鎖定
《黑龍江農業科學》創刊於1978年,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主管、主辦的以科學研究和技術普及相結合的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期刊。
據2020年3月31日《黑龍江農業科學》官網顯示,第六屆編委會有顧問4人、委員55人、編委50人。 [1] 
據2020年3月31日中國知網顯示,《黑龍江農業科學》共出版文獻11049篇,總被下載1155561次、總被引40093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359、(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199。 [2]  據2020年3月3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黑龍江農業科學》文獻量為8229篇、基金論文量為3721篇,被引量為28793次、下載量為201390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2017年影響因子為0.35。 [3] 
中文名稱
黑龍江農業科學
外文名稱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語    言
中文
類    別
農業科學
主管單位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
主辦單位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
編輯單位
《黑龍江農業科學》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78年
出版週期
月刊
國內刊號
23-1204/S
國際刊號
1002-2767
郵發代號
14-61
屬    性
中國科技期刊
地    址
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368號
主    編
來永才

黑龍江農業科學辦刊歷史

1978年,《黑龍江農業科學》創刊,雙月刊。
1979年,黑龍江省內發行。
1980年,中國國內發行。
1978~1985年,沒有設置欄目。
1986~1995年,設有“研究報告”“生產技術”“國內外科技動態”“科技簡訊”四個欄目。
1991年起,中國國內、國際發行。
1996~1998年,在原欄目基礎上增加了“綜述”和“其它”兩個欄目。
1999年,增“新品種選育”“農業論壇”“種子產業化”“加工與利 用”“重點研究室”五個欄目。
2000~2005年,增設“生產建議”“品質分析”“信息技術”“考察報告” “智力引進”等欄目。
2004年以前,頁碼為52頁。
2005年,頁碼增至64頁。
2006年,頁碼增至80頁。欄目進行調整,按專業劃分“作物育種”“耕作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護”“質量安全”“畜牧獸醫”“園藝園林”“農業經濟”“生產調查”“綜述”“品種選育”等欄目。
2007年,頁碼增至120頁。增設“三農問題研究”“農技推廣和信息”“科研管理”“資 源環境”等欄目。
2008年,增加了“生物技術”欄目;同時把“作物育種”“耕作栽培”合併到一個欄目即“育種栽培”。
2008~2009年,頁碼增至180頁。
2009年,增加了“農業教育”欄目。
2010年,改為月刊,增加了“專家論壇”欄目。 [4] 
2014年,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名單。 [5] 

黑龍江農業科學辦刊條件

黑龍江農業科學欄目方向

  • 報道內容
《黑龍江農業科學》主要報道最新的農業科研成果、先進技術、發展趨勢以及新產品、新品種等,所涉及的專業有農作物和畜牧獸醫方面的遺傳育種、耕作栽培及飼養管理、生物技術、生理生化、生態氣象、種質資源、飼草飼料、品質加工、農村能源、多種經營、服務“三農”以及廣告信息等。 [6] 
  • 主要欄目
《黑龍江農業科學》設有專家論壇、遺傳育種·生物技術、栽培·生理·氣象、土壤·資環·能源、植物保護、畜牧·獸醫·水產、草業、設施農業、園藝·園林、質量安全·加工貯藏、食用菌·中草藥·微生物、農經·農教·管理、農業工程·信息技術、綜述、科普園地等欄目。 [6] 
  • 讀者對象
《黑龍江農業科學》讀者對象是農業科研工作者、農業院校師生、國營農場及農業技術推广部門的科技人員、管理幹部和廣大農民羣眾等。 [6] 

黑龍江農業科學編委人員

據2020年3月31日《黑龍江農業科學》官網顯示,第六屆編委會有顧問4人、委員55人、編委50人。
顧問:馬建章、蔣亦元、劉興土、韓貴清
委員:馬冬君、馬玉祥、馬啓慧、王廣金、王連敏、王貴江、王俊河、王根林、盧淑雯、孫德全、劉麗君、劉延傑、劉傑、劉寶民、劉國君、劉述彬、劉娣、呂雲波、呂典秋、畢洪文、閆文義、何寧、李文華、李澤宇、李柱剛、李銘豐、來永才、吳立仁、肖志敏、蘇俊、張廣柱、張勻華、張太忠、張樹權、張舉梅、邵立剛、楊波、陳立新、陳維元、苗玉新、周寶庫、耿月偉、柴永山、錢華、郭泰、盛萬民、矯江、鹿文成、曹靖生、焦少傑、韓貴清、騰險峯、廖輝、潘國君、魏丹
編委:王廣金、王立春、王連敏、王俊河、王振華、盧淑雯、孫佔祥、孫德全、劉麗君、劉延傑、劉傑、劉國君、劉寶輝、劉、娣、劉曉冰、呂典秋、畢洪文、閆文義、李柱剛、遲鳳琴、來永才、肖志敏、蘇俊、汪春、張勻華、張季中、張樹權、張瑞英、邵立剛、楊克軍、陳立新、陳維元、鄒德堂、苗玉新、周寶庫、嶽樺、鄭桂萍、倪淑君、胡寶忠、郭泰、盛萬民、矯江、鹿文成、黃春豔、曹靖生、焦少傑、韓曉增、廖輝、潘國君、魏丹 [1] 

黑龍江農業科學辦刊成果

黑龍江農業科學收錄情況

《黑龍江農業科學》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統計刊源,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生物文獻數據庫、中國生物學文摘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台灣華藝電子出版事業羣(CEPS)等收錄。 [2]  [7] 

黑龍江農業科學出版發行

據2020年3月31日中國知網顯示,《黑龍江農業科學》共出版文獻11049篇。 [2] 
據2020年3月3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黑龍江農業科學》文獻量為8229篇、基金論文量為3721篇。 [3] 

黑龍江農業科學影響因子

據2020年3月31日中國知網顯示,《黑龍江農業科學》總被下載1155561次、總被引40093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359、(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199。 [2] 
據2020年3月3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黑龍江農業科學》被引量為28793次、下載量為201390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2017年影響因子為0.3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4468名。 [3] 

黑龍江農業科學榮譽表彰

1991年,獲黑龍江省優秀期刊一等獎;
1994~1995年,獲黑龍江省科技情報成果二等獎;
1996年,獲省優秀期刊二等獎;
1997年,獲全國優秀期刊三等獎;
2000年,獲黑龍江省優秀科技期刊獎;
2000年,榮獲《CAJ-CD》執行優秀獎;
2001年,榮獲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稱號。 [8] 

黑龍江農業科學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貫徹執行黨的科技路線,加強國內外科技交流,密切科技和生產的結合,使科學技術迅速轉化為直接生產力,堅持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
辦刊原則:高新實效
辦刊思想:服務科研、服務生產 [6] 

黑龍江農業科學期刊領導

黑龍江農業科學現任領導

《黑龍江農業科學》第六屆編委會領導
職務姓名
主任委員李文華
副主任委員劉娣、王貴江、楊波、耿月偉、來永才、閆文義、馬玉祥
主編來永才
副主編閆文義
執行主編苗玉新

黑龍江農業科學歷任主編

第五屆編委會主編:蘇俊 [9] 
曾任該本刊的主編:王連錚、許忠仁、董靜芬、張增敏、韓貴清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