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龍江省輻射環境監督站

鎖定
黑龍江省輻射環境監督站直屬於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廳,是由成立於1987年8月的黑龍江省城市放射性廢物貯存庫隨着輻射活動日益增多和輻射環境監管職能的不斷擴展逐步變遷(1990年黑龍江省放射環境監督管理站、1995年黑龍江省輻射環境監督管理站)而來,主要職責是對轄區內輻射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中文名
黑龍江省輻射環境監督站
成    立
1987年8月
實驗室
1000餘平方米
放射性廢物
255噸

黑龍江省輻射環境監督站歷史介紹

黑龍江省輻射環境監督站直屬於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廳,是由成立於1987年8月的黑龍江省城市放射性廢物貯存庫隨着輻射活動日益增多和輻射環境監管職能的不斷擴展逐步變遷(1990年黑龍江省放射環境監督管理站、1995年黑龍江省輻射環境監督管理站)而來,主要職責是對轄區內輻射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承擔核與輻射安全、放射性廢物管理工作,承擔核與輻射事故應急工作,對放射源安全和電磁輻射、核技術應用、伴有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實行監督管理,對本省行政區域內輻射工作單位和個人執行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行政規章、政策、標準等情況的監督檢查,依法對輻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調查處理,承擔全省輻射環境監測的管理工作,組織開展輻射監測,調查評估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狀況並進行預測預警。
建站二十多年來,在上級環保部門關心、支持和重視下,輻射安全能力和監管水平得到不斷提升,已形成較完善的全省輻射安全監管體系,由國控網點和省控網點構成的全省輻射環境監測網初具規模,建立城市放射性廢物貯存庫即將投入使用。目前,全省297家放射性同位素應用單位許可證頒發工作已接近尾聲;輻射項目、設施的環境保護制度執行率達到70%;全省多年遺留下來的廢棄、閒置放射源基本收貯入庫,現共收貯廢放射源1662枚,放射性廢物(鐳-226)255噸;輻射環境監測項目全部通過省級計量認證,已有各類儀器設備70餘台(套)和1000餘平方米的實驗室,能夠承擔電磁輻射場強、無線電干擾、x-γ瞬時劑量率、表面沾污墊釋光劑量等11項輻射物理測量項目和各種環境介質中鈾、釷、鉀、銫的放射性核素分析;輻射環境事故應急工作得到加強,2008年進行了首次全省環保系統三級聯合演練。
多年來,輻射站在省環保廳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安全第一,服務企業,造福人民”的宗旨,及時調解、處理輻射環境污染糾紛,治理、清除多處放射性污染場所,克服條件差、設備簡陋等困難積極收貯廢放射源,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使全省輻射環境質量和輻射安全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了應有貢獻。

黑龍江省輻射環境監督站主要職責

(一)負責起草地方輻射安全法規、標準;
(二)負責對下列伴有輻射的設施和活動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審批,參與轄區內國家環保部組織的對核設施和大型電視發射台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負責反映地方意見:
(三)負責對其審批項目進行“三同時”檢查和環境保護驗收,參加轄區內國家環保總局組織的對核設施和大型電視台的“三同時”檢查;
(四)承擔核技術利用、伴生放射性礦物資源開發利用和電磁輻射設施的安全許可審批和監督檢查;
(五)負責轄區內輻射環境監測、城市放射性廢物庫的管理、收貯核技術利用中產生的放射性廢物和廢放射源:
(六)對放射性物質運輸活動中的環境安全進行審查和監督;
(七)負責對伴有輻射設施退役的監督管理;
(八)負責核與輻射事故應急和調查處理;
(九)建立並實施放射源登記管理制度;
(十)負責放射源的生產、銷售、使用、貯存和廢棄處置領域從事輻射安全關鍵崗位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資格管理;
(十一)協助公安部門監控追繳丟失、被盜的放射源;
(十二)協助海關對放射性物質、放射性設備、物件和放射性廢物進關的檢查;
(十三)負責對從事輻射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考核;
(十四)組織開展放射源安全技術科學研究;
(十五)負責承擔國家環保部委託的核設施、鈾礦冶等環評及相關文件的審查和現場監督檢查等任務;。
(十六)其它由國家環保部及省環保廳交辦的工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