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鱗扁莎

鎖定
黑鱗扁莎(Pycreus delavayi C. B. Clarke)是一種莎草科扁莎屬類生物,根狀莖短,具鬚根。稈叢生,高40-60釐米,細弱,鋭三稜形,具溝。產於雲南;生長於沼澤中。分佈於雲南。
(概述圖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黑鱗扁莎
拉丁學名
Pycreus delavayi C. B. Clarke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莎草科
扁莎屬
黑鱗扁莎
分佈區域
產於雲南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近危 )

黑鱗扁莎形態特徵

葉少,短於稈,寬1-2毫米,常摺合。苞片2枚,長於花序,鑽狀;簡單長側枝聚繖花序具2-3個輻射枝,輻射枝最長僅2釐米,有時短縮成近似頭狀花序;每一輻射枝具2-10個小穗;小穗排列稍疏,斜展,線狀長圓形或披針形,長6-16毫米,寬2.5-3毫米,具6-16朵花;小穗軸質鬆軟,四稜形,無翅;鱗片稍疏鬆復瓦狀排列,近於革質,卵形,頂端急尖,長約3毫米,黑褐色,稍有光澤,背面具3條脈,麥稈黃色,兩側無脈;雄蕊3,花葯線形;花柱較短,柱頭2,細長。小堅果長圓狀倒卵形,頂端具短尖,雙凸狀,長約為鱗片的1/2,黑色,表面具六角形網紋,網心突起呈密的細點。花果期6月。 [1] 

黑鱗扁莎生長環境

生長於沼澤中。

黑鱗扁莎分佈範圍

產於雲南;分佈於雲南。

黑鱗扁莎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