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頸鸛

鎖定
黑頸鸛(學名:Ephippiorhynchus asiati cusEphippiorhynchus asiaticus,英文名:Black-necked Stork)為鸛科鸛屬的大型涉水鳥。
外文名
Black-necked Stork
別    名
Black-necked Stork
中文學名
黑頸鸛
拉丁學名
Ephippiorhynchus asiatic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鸛形目
鸛科
鸛屬
黑頸鸛

黑頸鸛生活習性

黑頸鸛
黑頸鸛(10張)
黑頸鸛為食肉動物,其食性廣,包括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小型哺乳動物和小鳥。覓食地大部分為具低矮植被的淺水區。

黑頸鸛形態特徵

黑頸鸛
黑頸鸛(5張)
大型鳥類。從喙尖至尾尖長約100~115 cm,翼展約195~215 cm,體重2.3~4.4 kg。與其他鸛鳥類似,其腿、頸和喙都非常細長。羽毛主要為黑白兩色,頂冠黑色,臉及頸脖渾藍色或渾綠色,身體及大覆羽白色,三級覆羽及尾羽黑色。虹膜—黃色或黑色,喙—黑色,腿—粉紅色。

黑頸鸛分佈範圍

黑頸鸛分佈圖 黑頸鸛分佈圖 [1]
黑頸鸛分佈範圍從南亞、東南亞至澳大利亞,包括:巴基斯坦、尼泊爾、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
其只有一個。分佈於亞洲南部(印度、老撾等沿海),太平洋諸島,澳大利亞。其為長途遷徙性鳥類,在澳大利亞越冬。

黑頸鸛生長繁殖

黑頸鸛雌性頭部特寫 黑頸鸛雌性頭部特寫 [1]
黑頸鸛雄性頭部特寫 黑頸鸛雄性頭部特寫 [1]
黑頸鸛為一夫一妻制,大多會終生相伴。巢大型,可使用數年。雌鳥通常每年產2-4枚白色的蛋,由父母雙方共同孵化,孵化期33-34天,58~64天后出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