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長尾雉

鎖定
黑長尾雉(學名:Syrmaticus mikado)大型雞類,體長53~88釐米。雄較雌大。雄鳥通體紫藍色,臉鮮紅色,翅上有一條顯著的白色翅斑,尾甚長,黑色,具顯著的白色橫斑,腳綠褐色。雌鳥通體橄欖褐色,臉紅色,背和翅滿布棕褐色斑紋和灰白色羽緣,腳綠褐色,尾棕栗色,具黑色橫斑。相似種藍鷳腳鮮紅色,雄鳥上背和中央尾羽白色,頭具白色冠羽;雌鳥上下體均無白斑,腹具“V”字形暗褐色斑,腳亦為鮮紅色,區別均甚明顯,野外容易辨識。
長棲於下針葉林及混交林地帶的密林,或竹林及陰坡灌叢。性謹慎而膽小。告警時wok-wok-wok地高叫。繁殖季節雄鳥發出尖厲哨音。
中文名
黑長尾雉
拉丁學名
Syrmaticus mikado
別    名
帝雉
外文名
Mikado Pheasant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雞形目
雉科
長尾雉屬
黑長尾雉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種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分佈區域
產於台灣中部及東部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1] 
命名人及年代
Ogilvie-Grant,1906年

黑長尾雉形態特徵

黑長尾雉(左雌、右雄) 黑長尾雉(左雌、右雄)
雄鳥頭、頸和上背紫藍色;上背具寬闊的鋼藍色羽緣和黑色矢狀次端斑。下背和腰濃黑色而具金屬藍色羽緣;翅上覆羽也同,僅微雜有白色斑點,但一般不外露。大覆羽具寬闊的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顯著的白色橫帶。初級飛羽黑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亦黑,具窄的白色羽端。尾上覆羽黑色,具白斑;尾羽16枚,甚長,呈楔狀,中央尾羽最長,往兩側逐漸變短,顏色為黑色,稀疏的被有數道白色橫斑。胸深藍色而富有光澤。腹黑色,尾下覆羽亦為黑色,具窄的白色端緣。
雌鳥頭和頸橄欖褐色,頭頂及枕黑色,具暗棕色羽緣;上背及翅上覆羽黑色,具白色羽幹紋和橄欖褐色羽緣,且雜有棕褐色斑;下背及腰橄欖褐色,綴以黑斑;尾上覆羽淡灰褐色,具寬闊的黑色橫斑和雜有棕褐色;飛羽黑色,除三級飛羽外均具淡棕褐色橫斑。中央尾羽栗色,外側尾羽棕色,均具黑色橫斑。除中央一對尾羽外,其餘尾羽均具白色羽端。頦和喉均褐白色,胸和兩肋均呈黑白相雜狀。腹灰褐色,也具黑色橫斑和灰白色羽端。尾上覆羽棕色,具白色羽端和黑褐色斑點。 [2] 
虹膜(♂)紅褐色和(♀)淡褐色。臉裸出部輝紅色;上嘴黑色,嘴端及下嘴淡角黃色,腳暗灰色以至綠褐色。跗蹠後緣被以八角形鱗。雄鳥具距。
大小量度:體長♂860~895毫米,♀528毫米;嘴峯♂25~28毫米,♀24~25毫米;翅♂210~230毫米,♀187~215毫米;尾長♂500~530毫米,♀170~225毫米;跗蹠♂66~67毫米,♀57~61毫米。(注:♂雄性;♀雌性) [2] 

黑長尾雉近種區別


黑長尾雉
體量
體長♂860~895毫米,♀528毫米
體長81釐米;嘴峯♂29-32毫米,♀26-27.5毫米
體重♂1425-1736克,♀700-1000克;體長♂1408-1967毫米,♀558-695毫米
特徵
雄較雌大。雄鳥通體紫藍色,臉鮮紅色,翅上有一條顯著的白色翅斑,尾甚長,黑色,具顯著的白色橫斑,腳綠褐色
體型大小和雉雞相似。雄鳥頭灰褐色,頸白色;臉鮮紅色,其上後緣有一顯著白紋;上背、胸和兩翅栗色,上背和翅上均具1條寬闊的白色帶,極為醒目
翅上覆羽呈白色,羽緣呈褐色;下體慄褐色,胸部的兩肋具粗大白斑。雄性頭頂、頜部、頸及頸後呈白色;面部具一帶狀黑色區域,延伸到腦後形成環繞頭部的黑色環帶
圖片
黑長尾雉 黑長尾雉
白頸長尾雉 白頸長尾雉
白冠長尾雉 白冠長尾雉

黑長尾雉棲息環境

棲息於中、高海拔1800~38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底層叢藪中,不過在玉山國家公園進行的調查中發現,以海拔高度2300~2550米發現的次數最多,而且比較喜歡在山坡坡度較陡(30至60度之間)的地區活動,也見於次生林和人工造林地。冬天有向較低海拔遷移的現象。 [3] 

黑長尾雉生活習性

發現其活動的地點多在林道路面地表植物和落葉覆蓋多的地方,也會在陡峻的峭壁上行走。多單獨活動,不羣聚。活動的時間多半在雙高峯時段,在關高地區為早上5點到6點和下午6點到7點,在瑞巖溪自然保護區是早上7點到8點和下午4點到5點,而最喜歡在下小雨、中雨、起霧或陰天時出來活動。行走時沉穩地昂首慢步,少出聲,謹慎而機警。如發現有人出現時,雌鳥會立刻快步逃離或飛走,並同時發出“咕、咕、咕”聲;雄鳥的反應則較為鎮定,會在原處呆立片刻,再緩慢向前行走,如距離太近,則立刻竄入濃密的雜草叢中,或往下坡疾飛,並同時發出尖鋭的叫聲。此時尾羽展開成扇形,拍翅聲很大。如成對在一起行走覓食,彼此相距不遠,通常雄鳥會陪伴雌鳥左右或尾隨其後,時時保持警戒狀態,扮演者護衞者的角色,雌鳥則安心覓食。遇有敵害或觀察者,雄鳥往往昂首挺胸,羽毛賁張,併發出急促的警戒聲,緩步行至空曠地以引起入侵者的注意,等到雌鳥從容進入叢藪中,才向不同的方向逃逸。疾走時頭部前後晃動,尾羽向下垂,不常驚飛。
黑長尾雉
晚上會在樹上停棲過夜。一般在傍晚上飛躍上樹,有時會由一樹枝跳躍到另一樹枝,然而每一隻的樹棲地點並不固定。早晨自樹上跳動地面上覓食,往下跳時,身體向前傾,尾羽張開。
雜食性。覓食時,以喙直接啄食地表植物的新葉、幼芽、花、各種漿果、草籽,也常在走動時用喙或爪扒開地面落葉或腐植土,再用喙啄食土中的蚯蚓螞蟻蝴蝶幼蟲和其它昆蟲,此外會啄食地上的小石子。
鳴叫聲的變化不多,常聽到的幾種聲音如下:(1)連續低沉的“咯、咯、咯”聲。平時行走時、雌鳥帶小鳥時、有人沿路跟隨時、受驚飛逃時,都會發出這種叫聲;(2)低頭覓食時,發出音量低小的“嗯、嗯”聲,有時其後還夾着“Sui—”聲;(3)在受驚、感受到威嚇或逃竄時,發出尖鋭而洪亮的“Kui—”、“Sui—”、“Ka—”、“Chieu—”聲;被人監視時,發出“嘰咕”和“Sui—Sui—Yi”叫聲。 [3] 

黑長尾雉分佈範圍

黑長尾雉分佈於台灣的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嘉義花蓮高雄、屏東、台東等縣境內的中部山地。 [3] 

黑長尾雉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4至8月之間。多數學者(歐保羅等 1990,姚正得等 1998)觀察其繁殖初期雌雄成對活動的次數較多,推測其婚配為一夫一妻制。但也有學者(Delacour 1951,Stokes & Williams 1971)認為其婚配為一夫多妻制。繁殖配對的時間可能在每年10月或11月即已完成。
黑長尾雉
黑長尾雉(26張)
發情期約始於3月中旬,一直延伸至6月。雌鳥在繁殖前,體重有顯著增加的現象,可能是為了產卵和孵卵需耗費的龐大體能預作準備。春天求偶時,雄鳥會為了爭奪地盤和配偶而大打出手。打鬥時兩隻雄鳥挺胸對峙,其中一隻突然趨前,另一隻立地躍起,當其落地時,趨前的那隻隨即躍起,彼此一上一下的跳動,有時兩隻同時躍起,用爪當武器攻擊對方,然後同時落地。此時雌鳥誰也不幫,僅在一旁觀戰。雄鳥發情時,臉部肉垂呈鮮紅色,並豎立引頸挺胸向雌鳥展翼,快速地連續顫動雙翼。
成熟雄鳥的換羽在7至10月之間完成,這段時間正是雌鳥撫育幼鳥的重要階段。雄鳥完成換羽,展現一身亮麗的新羽,此時正是幼鳥離開雌鳥,讓雌鳥恢復單身的時候,也是成熟雌雄鳥再次配對的時機。
一般築巢在地面或樹幹上,巢位於面向驟降陡坡的凹陷處,或岩石下的凹洞,或陡坡上緣樹幹基部的樹洞裏,甚為隱密。巢材多為就地取材的枯枝和落葉,內襯有羽毛。產卵期在3月底至4月初,每窩產卵3至5枚,卵乳白色至淡褐色,卵重48.45克,平均大小為40.7×55.0毫米。由雌鳥單獨承擔孵育的責任,雄鳥不參與育雛的工作。雌鳥孵卵時,會有起身轉向、四處張望、啄理巢材、梳理羽毛和翻卵等行為。在雷雨的惡劣天氣,雌鳥整日不離巢活動。孵化期約28天。6月底可見雌鳥帶著幼鳥在林道覓食,在路上慢行雌鳥也時時保持警戒,幼鳥追隨其左右,並啄食地表上植物的種籽。雌鳥在雛鳥出殼的二星期內,會在巢內或巢附近的隱密處,讓雛鳥鑽入雌鳥的翼下過夜(姚正得 1996)。在這個攜幼活動的時期,它們無固定方向,而是四處遊蕩並逐漸遠離巢區。到了8至9月時,幼鳥的體型已經長得跟雌鳥差不多,隨著成長而與雌鳥日漸疏離,最後獨立生活,而且可以上樹過夜。然而雌鳥會在下次繁殖前,回到原來的巢位附近活動。 [3] 

黑長尾雉保護現狀

黑長尾雉保護級別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1]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 [4]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近危物種(NT),2012年評估。 [1] 

黑長尾雉種羣現狀

全球種羣未量化,但被描述為常見物種。玉山國家公園約有10,000只(Madge &McGowan 2002),佔該鳥種羣相當大的比例。全球種羣約10,000~19,999只,成年個體約6,667~13,333只。台灣估計有100~10,000繁殖對。種羣趨勢數據缺乏,由於捕獵和棲息地減少,種羣可能處於下降狀態。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