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角鮟鱇科

鎖定
黑角鮟鱇科(Melanocetidae),是鮟鱇目下的一科。
中文名
黑角鮟鱇科
拉丁學名
Melanocetida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輻鰭魚綱
亞    綱
新鰭亞綱
鮟鱇目
黑角鮟鱇科

黑角鮟鱇科分佈範圍

廣泛分佈於世界南北極區間,約從北緯62度至南緯46度,但地中海無。

黑角鮟鱇科形態特徵

短炳黑角鮟鱇(Melanocetus murrayi) 短炳黑角鮟鱇(Melanocetus murrayi)
體短且高,呈球形;頭長佔體長比例短。口大,口裂接近垂直;具有巨大的犬齒狀牙齒。吻觸手短;餌球末端具冠狀分支(crests)或呈圓錐形。眼小。上下頜等齊;下頜具聯合骨具棘。具翼蝶骨、上篩骨及頂骨;不具上下頜韌帶;舌頜骨雙頭型;主鰓蓋骨雙叉,上分叉較為退化;下鰓蓋骨較為纖細,與主鰓蓋骨等長,具有強壯之前棘。腹骨呈鐘擺形,下端較寬;咽鰓骨I及IV及上鰓骨I退化;第二頭鰭軟條退化僅剩基骨。鰓孔成卵圓形,位於胸鰭基部;體表表皮具黑色素,包括口腔及腹腔,但胃部不全為色素覆蓋。體表光滑裸露,但某些種類表皮具有微細棘。雄魚皮膚裸露;背鰭軟條11以上;表皮為亮棕色;內部具色素層分佈;上頜骨齒6-8顆,下頜5-6顆;眼部徑約為9%SL;眼球晶體具有白色區塊。全世界計1屬6種(Nelson,2006)。 [1] 

黑角鮟鱇科棲息環境

仔魚生活於大洋上層;幼魚和成魚則生活於中深海層或深海底部,分佈深度從250米到可能深及3000米之處。同一種的雌魚的體型可比雄魚大約4至5倍多。雄魚不行寄生生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