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筆

(微電影)

鎖定
國內首部食品安全公益微電影
微電影《黑筆》由汕頭市祥光紡織有限公司老總和汕頭電視台導演周夏臨、汕頭市潮南區電視台記者許奕堅策劃。
影片出品人張盛楊先生最先提出想拍一部關於食品安全的微電影,這源於張先生在多年前曾構想出能否研製一件使用簡易、方便,任何家庭都能用得起,具有能測試任何食品是否安全、達標的電子筆,但這必須有一個龐大的科研隊伍來研製,鑑於個人的能力和資源,張先生只能“想筆興嘆”。鑑於食品安全形勢嚴峻,早就有意在食品安全領域拍一部作品的汕頭電視台導演周夏臨,根據張盛楊先生的構想,創意構思了食品安全公益微電影《黑筆》的情節,通過影片向觀眾提出了引人深思的食品安全問題,旨在通過公益宣傳促進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完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同時也希望有研製能力的企業為民眾食品安全着想,研製出簡易、多功能的食品檢測儀器,為食品安全多一道保障。
微電影《黑筆》創作人員本着食品安全人人有責的公益態度,無償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拍攝、製作,使該作品在短時間內完成,成為國內首部食品安全公益微電影。
中文名
黑筆
外文名
BLACK PEN
類    型
公益
出品公司
汕頭市祥光紡織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
導    演
周夏臨
編    劇
周夏臨
尤美
製片人
周夏臨
主    演
李敏
蔡迪帆
片    長
10:14
上映時間
2014年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出品時間
2014年
出品人
張盛楊
監    製
許奕堅
總策劃
周夏臨張盛楊許奕堅
微電影《黑筆》海報 微電影《黑筆》海報
微電影《黑筆》簡介:
楠楠深受互聯網信息的影響,對網上曝光的各類問題食品的相關報道深信不疑。母親每天買菜回來,他總要對照着網絡查看各種食物是否存在問題,只要發現哪種食物被曝光受污染或有質量問題,他便堅決不吃。不吃的食品越來越多,人也越來越消瘦,母親看着楠楠日趨消瘦的身影,不免擔憂不已……
一天,母親帶回一支神奇的黑筆,稱只要用此筆探測,就能測出食物是否安全,楠楠喜出望外,終於重新坐到餐桌前。楠楠的小姨抱着孩子來家裏做客,當她要給襁褓中的嬰兒餵奶時,嬰兒一見奶瓶卻哭個不停。正當兩位媽媽對此一籌莫展時,楠楠用黑筆探了探奶瓶,驗證過關的綠燈一亮,嬰兒竟然高興地喝起了牛奶……
主創人員
出品人:張盛楊
監製:許奕堅
總策劃:周夏臨、張盛楊、許奕堅②
領銜主演:李敏林蔚藍
導演:周夏臨
編劇:周夏臨尤美(執筆)
攝影:高虹方、莊劍秋
燈光:黃煜輝
剪輯:黃志聰
製片人:周夏臨
母親-李敏
楠楠-蔡迪帆
小姨-林蔚藍
寶寶-張景宇
投資方:汕頭市祥光紡織有限公司
國內首部食品安全公益微電影
微電影《黑筆》由汕頭市祥光紡織有限公司老總和汕頭電視台導演周夏臨、汕頭市潮南區電視台記者許奕堅策劃。
影片出品人張盛楊先生最先提出想拍一部關於食品安全的微電影,這源於張先生在多年前曾構想出能否研製一件使用簡易、方便,任何家庭都能用得起,具有能測試任何食品是否安全、達標的電子筆,但這必須有一個龐大的科研隊伍來研製,鑑於個人的能力和資源,張先生只能“想筆興嘆”。鑑於食品安全形勢嚴峻,早就有意在食品安全領域拍一部作品的汕頭電視台導演周夏臨,根據張盛楊先生的構想,創意構思了食品安全公益微電影《黑筆》的情節,通過影片向觀眾提出了引人深思的食品安全問題,旨在通過公益宣傳促進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完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同時也希望有研製能力的企業為民眾食品安全着想,研製出簡易、多功能的食品檢測儀器,為食品安全多一道保障。
微電影《黑筆》創作人員本着食品安全人人有責的公益態度,無償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拍攝、製作,使該作品在短時間內完成,成為國內首部食品安全公益微電影。
導演—周夏臨
導演—周夏臨(2張)
導演/編劇:周夏臨
周夏臨,汕頭電視台導演。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文藝工作委員會(原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音樂研究會)會員、廣東省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廣播電視協會個人會員、汕頭市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汕頭市戲劇家協會理事、汕頭市音樂家協會會員。主要導演作品有:500集潮語電視室內情景劇《厝邊頭尾》。拍攝音樂電視《好大一顆樹》(與著名導演張一白合作拍攝)、《回唐山》、《漫畫女孩》、《汕頭之戀》等一百多首。策劃、導演了1999年汕頭電視台元宵晚會、2000年—2006年汕頭電視台春節晚會、2011年汕頭電視台春節晚會、汕頭電視台25週年、30週年台慶晚會等大型綜藝節目。作品獲得第一屆中央電視台音樂電視比賽銀獎、第20屆金鷹獎提名獎和中國百家城市電視台音樂電視比賽銀獎、銅獎。多次獲得廣東省文藝獎一、二、三等獎。
編劇(執筆):尤美
尤美,小説家,編劇。創作的長篇小説《早安,魚尾獅小姐》連載於紅袖添香並榮獲首屆全國青春文學大獎賽長篇銀獎。長篇小説《記憶過期無效》連載於榕樹下。長篇小説《相忘的時光》連載於榕樹下。2013年加入《厝邊頭尾》系列情景劇編劇團隊,代表作有《我是成年人》《音樂沙龍》《頭號粉絲》等。2001年至今有諸多散文和新聞稿見諸網絡及報端,作品獲第十八屆文學青年徵文大賽佳作獎併入選《微醺之戀》文友星系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