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竹

鎖定
黑竹,是禾本科剛竹屬植物。 [4]  高大竹類,幼杆綠色,密被細柔毛及白粉,籜環有毛,一年生以後的黑竹,杆上逐漸出現紫斑,最後全部變為紫黑色,無毛;杆環與鋒環均隆起,鋒鞘背面具微小深褐色斑點,被微量白粉;籜舌拱形,紫色籜片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葉片膜質;筍期4月下旬,花期7月。 [5] 
黑竹原產中國,各地均有栽培,印度、日本及歐美有引栽。 [6]  黑竹喜温暖濕潤氣候,抗寒性強;耐陰,稍耐水濕,適應性較強;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以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為好。 [4]  黑竹通常可採用移竹、埋鞭等方法繁殖。 [7] 
黑竹杆色紫黑,葉色翠綠;株態瀟灑,奇特挺秀,為優良園林觀賞竹種,宜植于山石之間、園路兩側、池畔水邊、書齋、草坪一角和廳堂四周,亦可盆栽,供觀賞。 [4]  本種杆色奇特,杆壁薄而堅韌,可製作笛子、煙竿、手杖、釣魚杆和其它工藝品。 [8] 
中文名
黑竹
別    名
紫竹
烏竹
竹茄
拉丁學名
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ex Lindl.) Munro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亞    綱
石竹亞綱
石竹目
禾本科
亞    科
紫竹亞科
剛竹族
剛竹屬
紫竹
分佈區域
黃河流域以南各地

黑竹形態特徵

紫竹 紫竹
黑竹,是禾本科剛竹屬植物。 [4]  莖初長時綠色,以後遂漸變成黑色,葉子披針形,背面微帶白色,生在小枝的末端,花穗綠色而略帶紫色。莖堅韌,可以做手杖、書架等。也叫紫竹。 [2]  竿高4-8米,稀可高達10米,直徑可達5釐米,幼竿綠色,密被細絨毛及白粉,籜環有毛,一年生以後的竿逐漸先出現紫斑,最後全部變為紫黑色,無毛;中部節間長25-30釐米,壁厚約3毫米;竿環與籜環均隆起,且竿環高於籜環或兩環等高。籜鞘背面紅褐或更帶綠色,無斑點或常具極微小不易觀察的深褐色斑點,此斑點在籜鞘上端常密集成片,被微量白粉及較密的淡褐色刺毛;籜耳長圓形至鐮形,紫黑色,邊緣生有紫黑色繸毛;籜舌拱形至尖拱形,紫色,邊緣生有長纖毛;籜片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綠色,但脈為紫色,舟狀,直立或以後稍開展,微皺曲或波狀。末級小枝具2或3葉;葉耳不明顯,有脱落性鞘口繸毛;葉舌稍伸出;葉片質薄,長7-10釐米,寬約1.2釐米。花枝呈短穗狀,長3.5-5釐米,基部託以4-8片逐漸增大的鱗片狀苞片;佛焰苞4-6片,除邊緣外無毛或被微毛,葉耳不存在,鞘口繸毛少數條或無,縮小葉細小,通常呈錐狀或僅為一小尖頭,亦可較大而呈卵狀披針形,每片佛焰苞腋內有1-3枚假小穗。小穗披針形,長1.5-2釐米,具2或3朵小花,小穗軸具柔毛;穎1-3片,偶可無穎,背面上部多少具柔毛;外稃密生柔毛,長1.2-1.5釐米;內稃短於外稃;花葯長約8毫米;柱頭3,羽毛狀。筍期4月下旬,花期7月。 [5] 

黑竹生長環境

黑竹喜温暖濕潤氣候,抗寒性強;耐陰,稍耐水濕,適應性較強;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以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為好。 [4] 

黑竹分佈範圍

原產中國,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在湖南南部與廣西交界處尚可見有野生的紫竹林,印度、日本及歐美許多國家均引種栽培。 [1]  [6] 

黑竹繁殖方法

黑竹通常可採用移竹、埋鞭等方法繁殖。 [7] 

黑竹栽培技術

移植母竹或埋鞭根繁殖。母竹以選2—3年生,稈形較矮小,生長健壯者為佳。挖母竹時,應留鞭根1米許,並帶宿土,除去稈稍,留分枝5—6盤,以利成活。埋鞭繁殖,應選生長良好的鞭根約1.5米左右,筍芽飽滿,2—3年生者,於早春二月間栽植為宜。

黑竹主要價值

黑竹園林價值

黑竹 黑竹
黑竹杆色紫黑,葉色翠綠;株態瀟灑,奇特挺秀,為優良園林觀賞竹種,宜植于山石之間、園路兩側、池畔水邊、書齋、草坪一角和廳堂四周,亦可盆栽,供觀賞。 [4] 
此竹宜種植於庭院山石之間或書齋、廳堂、小徑、池水旁,也可栽於盆中,置窗前、几上,別有一番情趣。紫竹杆紫黑,葉翠綠,頗具特色,若植於庭院觀賞,可與黃槽竹金鑲玉竹斑竹等杆具色彩的竹種同植於園中,增添色彩變化。 [3] 

黑竹經濟價值

本種杆色奇特,杆壁薄而堅韌,可製作笛子、煙竿、手杖、釣魚杆和其它工藝品。 [8]  筍可供食用。

黑竹醫用價值

【藏藥】牛温次哇:莖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治療婦科熱症《中國藏藥》。
根狀莖(紫竹):辛,平。祛風,散瘀,解毒。用於風濕痹痛,經閉,症瘕,狂犬咬傷。
參考資料
  • 1.    紫竹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10-07]
  • 2.    黑竹  .漢典[引用日期2012-08-03]
  • 3.    紫竹  .長沙花木網.2013-05-28[引用日期2013-10-30]
  • 4.    黃梓良著,園林觀賞植物識別與應用技術,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08,第112頁
  • 5.    楊衞平,夏同珩主編,特色中草藥及配方 2,貴州科技出版社,2016.08,第72頁
  • 6.    王道雲,望江樓竹類圖志,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9,第282頁
  • 7.    石進朝,盧寶明主編,彩色苗木繁育技術,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4.01,第130頁
  • 8.    輝朝茂等主編,怒江竹類,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4.12,第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