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
播报编辑
原理
播报编辑
属性
播报编辑
寓意
播报编辑
黑与白
黑色
黑色自成一派,能够表现出特有的性质,传统、高贵、深沉、庄重、刚直、酷潮、硬核、力量、神秘、深奥;黑暗、死亡、恐怖、压迫、凄惨、邪恶……
白色
灰色
灰色是黑色的淡化、白色的深化。色彩中灰色最被动的色彩。灰色亦有“高级灰”的美称,如莫兰迪色。浅灰色柔和、高雅、中性、沉稳、认真、中庸等,深灰则让人产生颓废、抑郁、厌世、矛盾,过于单一色则会产生沉闷、僵硬的感觉。
历程
播报编辑
在中国198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一个尚未被人注意但却明显存在的事实是,黑、白、灰冷色调的绘画和部分摄影及视频作品始终成为许多艺术家长期或一段时期内的主动选择。在这些作品中,一方面揭示出这二十年来中国当代社会的矛盾现实状态,另一方面展示视觉形象作为这种矛盾状态的表征其自身演绎所形成的似是而非性质。
从色彩斑斓到单调冷静,从忠实再现到过滤怀疑,从传统真实观到新的真实观,二十年来中国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上,黑白灰中性色调所传达出的文化含义固然有别,但都是艺术家面对不同的情境主动坚持理性判断和文化批判的产物。
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文化上的相互渗透势在必行。如何在充满物质主义五光十色的商品世界中,保持艺术的文化方向性和倾向性,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而黑白灰色调的中性艺术的持续存在和发展,也就成了这个色彩世界中的一种异样的但却能给人力量的维度或者说视角。 [1-2]
黑白灰:对中国当代艺术深度阐释的理论需要
面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新潮美术时期的艰难困苦中走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化转型期逐渐站稳脚跟、到新世纪蔚然成风甚至如今呈井喷状态的中国当代艺术。在这庞杂和浩瀚的当代艺术景观中,这其中,时间跨度最大、特征最为明显的当属可以称之为“黑白灰”的单色调艺术创作语言形式。
黑白灰的历史渊源与逻辑情境
黑白灰成熟于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实践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黑白灰的单色调与中国社会现实在文化上的需要相呼应,在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全面展开,获得了成熟的发展和完整的语言形式,形成了独领风骚的视觉美学特征。不同的具体情境和现实景象,却始终能使艺术家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做出同样的选择,哪怕这种选择是潜意识的。
黑白灰:一种新的视觉真实观的建构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当代艺术的视点由形而上的理性关怀和生命意识转移到对现实生活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的刻画,因此视觉经验层面上人的体验就成为艺术创作的重点。于是,以黑白灰为主要代表的单色调艺术语言,找到了现实化和个性化的展开和完善的土壤。
首先,它是对真实地再现现实形象这种本质主义要求的抵制、反动和超越,它不是科学理性控制和支配下的产物,而是艺术家主观创造的产物;其次,它的主观创造性表明了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而对于这种距离的感受,恰恰构成了它的独特性;再次,它在色彩和心理上的简单化和直接化,反而极大地调动起审美想象力,扩展了审美想象的空间。最后,它的出现和反复个性化创造和运用,丰富了当代艺术的视觉语言体系。
黑白灰所代表的艺术创作与时代背景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对黑白灰为主要代表的中性单色调艺术语言特征的发现,对它的美学价值的阐释,以及对它在新的视觉真实观建构中的巨大贡献的肯定,其目的是要证明它正在并且还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笔重要的财富。
[4]
应用
播报编辑
美术绘画
黑白灰不仅仅是物体塑造形体的前提,更是组织好画面的重要因素。黑白灰关系更是表现素描的重要方法,它与空间关系、主次关系共同组成了素描作品的三大关系。在美术绘画构图中,黑白灰的分布对各画种都非常重要,其层次变化是深入画面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考量绘画者的基础能力,对体积构图、概括感知能力和黑白灰层次及空间关系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黑、白、灰色块的形成因素一般有三个方面:
- 1.
- 2.自身形成的黑白灰关系,例如衣服、头发、脸颊等等。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