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柴胡

鎖定
黑柴胡(Bupleurum smithii H. Wolff)是傘形科柴胡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5~60釐米;數莖直立或斜升,上部有時有少數短分枝;基部葉叢生,狹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頂端鈍或急尖,葉基帶紫紅色,中部的莖生葉狹長圓形或倒披針形,下部較窄成短柄或無柄,總苞片挺直,有明顯的稜,小總苞片卵形;果棕色,卵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4] 
黑柴胡分佈在中國河北、山西、陝西等省區,生長在海拔1400~3400米的山坡草地、山谷、山頂陰處。 [4]  適宜在土質肥沃疏鬆、排水透氣良好、有灌溉條件的腐殖土、黑沙壤土或黃壤土的耕地、坡耕地種植。繁殖方法一般為播種繁殖。 [5] 
黑柴胡全草可藥用,可用於治療外感發熱,寒熱往來,肝鬱脅痛乳脹,頭痛頭炫,月經不調,氣虛下陷之脱肛,子宮脱垂,胃下垂等症狀。 [6]  還可用於花境配置,以供觀賞之用。 [7] 
中文名
黑柴胡
拉丁學名
Bupleurum smithii H. Wolff [4] 
別    名
小五台柴胡哈
小五呂柴胡
楊家坪柴胡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傘形目
傘形科
柴胡屬
黑柴胡
命名者及年代
Wolff,1926

黑柴胡形態特徵

黑柴胡
黑柴胡(9張)
多年生草本,常叢生,高25~60釐米,根黑褐色,質松,多分枝。植株變異較大。數莖直立或斜升,粗壯,有顯著的縱槽紋,上部有時有少數短分枝。葉多,質較厚,基部葉叢生,狹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10~20釐米,寬1~2釐米,頂端鈍或急尖,有小突尖,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寬狹變化很大,長短也不一致,葉基帶紫紅色,擴大抱莖,葉脈7~9,葉緣白色,膜質;中部的莖生葉狹長圓形或倒披針形,下部較窄成短柄或無柄,頂端短漸尖,基部抱莖,葉脈11~15;序托葉長卵形,長1.5~7.5釐米,最寬處10~17毫米,基部擴大,有時有耳,頂端長漸尖,葉脈21~31;總苞片1~2或無;傘輻4~9,挺直,不等長,長0.5~4釐米,有明顯的稜;小總苞片6~9,卵形至闊卵形,很少披針形,頂端有小短尖頭,長6~10毫米,寬3~5毫米,5~7脈,黃綠色,長過小傘形花序半倍至一倍;小傘花序直徑1~2釐米,花柄長1.5~2.5毫米;花瓣黃色,有時背面帶淡紫紅色;花柱基幹燥時紫褐色。果棕色,卵形,長3.5~4毫米,寬2~2.5毫米,稜薄,狹翼狀;每稜槽內油管3,合生面3~4。花期7~8月,果期8~9月。 [1]  [8] 

黑柴胡主要變種

葉質薄而特寬,可達2.6釐米,莖中、上部的葉基成深心形或深耳形抱莖。分佈於中國山西寧武縣。生長於海拔1500~2400米的山坡草地或河灘旁陽光照射的地方。
植株矮小,高15~40釐米。莖叢生更密,莖細而微彎成弧形,下部微觸地。葉變窄,變小,長6~11釐米,寬3~7毫米。小傘形花序小,直徑8~11毫米;小總苞有時減少至5片,長3.5~6毫米,寬2.5~3.5毫米,稍稍超過小傘形花序。分佈於中國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生長海拔2700~3700米的山坡草地,偶見於林下。 [1] 
黑柴胡 黑柴胡

黑柴胡產地生境

黑柴胡適宜在土質肥沃疏鬆、排水透氣良好、有灌溉條件的腐殖土、黑沙壤土或黃壤土的耕地、坡耕地種植。繁殖方法一般為播種繁殖。 [5]  [1] 
黑柴胡分佈在中國河北、山西、陝西等省區,生長在海拔1400~3400米的山坡草地、山谷、山頂陰處。 [4] 

黑柴胡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一般為播種繁殖。 [5]  [1] 

黑柴胡栽培技術

  • 地塊選擇
選擇土質肥沃疏鬆、排水透氣良好、有灌溉條件的腐殖土、黑沙壤土或黃壤土的耕地、坡耕地,低窪積水地塊不宜種植。
  • 整地施肥
精細整地,清除地表雜物,深耕20~25釐米,耙平,地面達到“深、平、細、淨”的要求。玉米每畝控制在3000~3500株。施肥時畝施優質農家肥2000~3000千克、磷肥50千克,普通化肥、復混肥、玉米專用肥等均不影響黑柴胡的發芽生長,但應適當控制化肥用量。玉米按照常規方法播種,行距不能小於45釐米,可使用常規除草劑,但為了保證黑柴胡出苗率,使用短效封殺性除草劑。
  • 播種
黑柴胡播種一般選擇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雨季到來之前,可結合玉米田最後一遍中耕除草進行,藉助玉米田中耕除草之後土壤疏鬆,用簡單播種工具將黑柴胡種子均勻撒播在玉米行間,同時用腳輕輕覆土,黑柴胡播種量為每畝2.5~3.0千克,使用簡單播種工具,每人每天可播種4~6畝。
  • 田間管理
第1年,從黑柴胡播種到出苗約需要30天,玉米田正常管理,如遇特殊乾旱,可適當澆水,澆水以噴灌、微噴或滴灌為宜,大水漫灌時要注意控制水流量,不宜大水急灌,防止傷害黑柴胡幼苗。如玉米地後期雜草較多,可用黑柴胡專用除草劑噴灑清除或手工拔除。收穫玉米時儘量不要用重車碾壓,防止傷害黑柴胡幼苗。玉米收穫後,秸稈雜物人工移出田外,保持地面乾淨,不要翻地,不要任何覆蓋。黑柴胡地嚴禁放牧牲畜,確保來年出苗率。第2年不再種植玉米,早春清理地表雜物,保留玉米茬子,春季黑柴胡苗返青後淺中耕1次,結合中耕進行疏苗定苗,按照10釐米株距去小留大、去弱留壯的原則定苗。定苗後每畝追施磷酸二銨30千克,噴施黑柴胡專用除草劑1次。當黑柴胡苗現蕾時再追肥1次,畝施過磷酸鈣15~20千克、尿素5~10千克或碳銨20~25千克。返青後,結合施肥,視土壤墒情灌溉2~4次。打頂控莖,黑柴胡株高40釐米時須打頂,防徒長;同時還要不斷除去多餘的叢生莖芽,促使根部迅速生長,提高產量與質量。在打頂後要及時追肥澆水,追肥以尿素為主,每畝用量10千克,結合澆水施入。 [2] 

黑柴胡病蟲防治

黑柴胡病害主要是鏽病和斑枯病,分別用25%粉鏽寧粉劑和50%退菌特1000倍液噴霧防治。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苦蔘鹼等生物農藥或菊酯類低毒農藥防治,嚴禁使用有機磷類等高毒農藥。 [2] 

黑柴胡主要價值

黑柴胡藥用價值

黑柴胡全草可藥用,可用於治療外感發熱,寒熱往來,肝鬱脅痛乳脹,頭痛頭炫,月經不調,氣虛下陷之脱肛,子宮脱垂,胃下垂等症狀。 [1]  [6]  [3] 

黑柴胡觀賞價值

黑柴胡用於花境配置,以供觀賞之用。 [7] 
參考資料
  • 1.    中國植物誌編委.中國植物誌,第55(1)卷[M].科學出版社.1979:232
  • 2.    王舜彩.冀北山地玉米套種黑柴胡技術要點[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6年05期:39-40
  • 3.    中國藥材公司.中國中藥資源志要[J].科學出版社.1994:855
  • 4.    黑柴胡 Bupleurum smithii|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4]
  • 5.    王舜彩.冀北山地玉米套種黑柴胡技術要點[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6年05期第39-40頁
  • 6.    梁宗鎖,舒志明,高文編著,秦嶺藥用植物資源及利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12,第570頁
  • 7.    郝慶雲,河北省野生觀賞植物圖鑑,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2,第126頁
  • 8.    黑柴胡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