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帶腹鏈蛇

鎖定
黑帶腹鏈蛇(Amphiesma bitaeniata (Wall,1925))是遊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動物。
黑帶腹鏈蛇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2] 
中文名
黑帶腹鏈蛇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亞    目
蛇亞目
遊蛇科
腹鏈蛇屬
黑帶腹鏈蛇

黑帶腹鏈蛇形態特徵

雲南維西1雄,貢山及地址不詳2雌,西雙版納性別不詳2號。形態描述 蛇體型中等,雄性全長(476+154) mm,雌性全長(479+127) mm。背面橄欖棕色,背鱗邊緣色黑,背側有兩條鑲黑邊的淺黃色縱線紋通達尾末;頭後中央有一條短的黃色縱線紋,唇部黃色;腹面黃色,腹鱗與背鱗交界處為黑色,雌性腹鱗兩側各有一黑點,前後綴連呈鏈紋,雄性無此鏈紋。頭窄長橢圓形,與頸明顯可分;頰鱗1枚;眶前鱗1或2枚,維西雄性無,較大的頰鱗向後入眶;眶後鱗2或3枚;前顆鱗1或2枚,後顆鱗1-3枚;上唇鱗維西雄性7,2-2-3式,其餘8, 3-2-3或2-3-3式;下唇鱗9或10,均為前5枚切前額片;前額片小於後額片,左右後額片為呈“品”字形排列的3枚小鱗分開不切;背鱗19-19-17行,除雄性兩外側各-行平滑外,餘均具弱稜;腹鱗雄性181,雌性163-171枚;肛鱗二分;尾下鱗雙行,雄性83對,雌性72對。上頜齒貢山雌性左21右22枚,連續排列,無齒間隙;西雙版納1號19枚。緬甸喀欽山1雌(AMNH48468)下唇鱗12枚,腹鱗163,尾下鱗88對。
文獻記載:Pope (1935: 99-100)記14號標本“上唇鱗8,極少為7,正常是3-5入眶;眶前鱗1或2,偶為3;眶後鱗(9號標本)3,極少為2;前顳鱗1或2;背鱗起稜,19行;腹鱗160-175;尾下鱗78-95. ”

黑帶腹鏈蛇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的雲南西部維西、貢山、盈江,南部西雙版納的2號標本,在緬甸北部喀欽山及北禪山,越南北部也有分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