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山阻擊戰

(解放戰爭著名戰役)

鎖定
黑山阻擊戰是中國解放戰爭遼瀋戰役期間,發生在遼西黑山、大虎山的國民黨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間的一場戰鬥。
黑山以及大虎山以西到繞陽河是駐瀋陽國民黨軍隊主力第九兵團計劃撤往營口的通道。為保證東北野戰軍在攻佔錦州後迅速東進圍殲國民黨軍隊第九兵團的意圖得以實現,東北野戰軍第十縱隊在黑山、大虎山一線建立防線,阻擊並拖延了國民黨軍隊第9兵團向營口撤退。為東北野戰軍在遼瀋戰役第二階段遼西會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國人民解放軍方面,有人將遼瀋戰役中的黑山阻擊戰與塔山阻擊戰以及淮海戰役中的徐東阻擊戰,並稱為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的“三大阻擊戰”。
名    稱
黑山阻擊戰
發生時間
1948年10月
地    點
遼西
參戰方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民黨軍隊
結    果
中國人民解放軍獲勝

黑山阻擊戰戰鬥背景

1948年9月12日遼瀋戰役拉開序幕。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以下簡稱東北野戰軍)揮師南下,圍攻錦州及其外圍據點。10月2日蔣介石飛抵瀋陽,親自佈署,令第九兵團司令官廖耀湘率領新一軍、新三軍、新六軍、四十九軍、五十二軍、七十一軍和二0七師第三旅,組成西進兵團(以下簡稱廖兵團)打通北寧路(今京沈線)增援錦州,與東北野戰軍進行決戰。
10月8日廖兵團出新民,攻彰武,企圖切斷東北野戰軍的供給線,還其向北回師,以解錦州之圍。東北野戰軍遂以第五、第六和第十縱隊在彰武、新立屯一帶設防,牽制廖兵團,仍用大部分兵力圍攻錦州。
10月15日錦州解放。這時蔣介石認為東北野戰軍攻錦傷亡很多,“不經休整與補充則不能再戰”,仍令廖兵團攻擊前進,與據守葫蘆島的侯鏡如兵團會合,重新佔領錦州。
10月19日中共中央軍班委員會發出電報,指示東北野戰軍在運動中全殲廖兵團。攻錦部隊遂兵分三路秘密東返,同時3個師向西佯動,沿途籌集糧草,擺出大軍即將進入關內的勢態,迷惑敵軍。
10月22日清晨,第十縱隊奉命趕到黑山、大虎山一帶,立即構築工事,準備進行阻擊。 [2] 

黑山阻擊戰戰鬥經過

二十八師的陣地西起大白台子(今屬勝利鄉)東至高屯(今屬鎮安鄉)。“101”高地是陣地的制高點,尖山子(今屬勝利鄉)和胡家窩堡(今胡家鎮)為前哨警戒陣地。二十九師屯兵於拉拉屯(今屬司屯鄉)、營坊(今屬鎮安鄉)一帶。三十師在大虎山、四台子和青苔泡(均屬大虎山鄉)等地設防。10月23日上午9時,廖兵團先頭部隊先以飛機大炮狂轟濫炸,然後展開兩營兵力撲向尖山子屯。在此屯擔任警戒任務的二十八師八十二團七連戰士連續打退敵人5次衝鋒,堅持黃昏才撤離,為全縱隊爭得了一整天的準備時間。胡家窩堡前哨陣地也在當天被二0七師第三旅佔領。10月24日晨6時,二0七師第三旅以3個營的兵力,猛攻高屯一帶陣地。堅守在“101”、“92”高地和石頭山的二十八師八十四團二營戰士在工事大部分被毀的情況下,遠憑機槍步槍,近靠刺刀手榴彈,連續打退敵人3次衝鋒,擊斃敵人200多名,激戰多半日,終因寡不敵眾,“92”高地和石頭山在下午3時前後相繼失守。
“101”高地上的二營四連和六連只剩下20多人。這時2個營敵人又衝殺上來。20多名人民戰士以人在陣地在的大無畏精神,用密集手榴彈連續打退敵人4次衝鋒,終因傷亡殆盡,“101”高地也失守了。二十八師師長賀慶積趁敵人立足未穩,立即組織全師的12門山炮向敵人猛轟,同時命令八十四團副團長蘭芹帶領八十二團一營和三營向“101”、“92”高地和石頭山反攻。經過半個多小時激戰,收復上述陣地。
這一天,廖耀湘已發覺攻克錦州的東北野戰軍正向黑山、大虎山趕來,侯鏡如兵團在錦西塔山一帶遭受阻擊,未能前進一步,重佔錦州已不可能。於是出動主力新一軍、新六軍向黑山、大虎山一帶猛攻,以便掩護全兵團向營口撤退。因此,二十九師和三十師的陣地上也是殺聲不絕,戰鬥很激烈。
廖耀湘這一意圖立即被東北野戰軍首長察覺,於是命令第七、第八縱隊向大虎山以南和以東挺進,切斷敵軍退路,命令第五、第六縱隊直插半拉門以南地區,夾擊敵軍。
10月25日拂曉,廖兵團調集大部分重炮向高屯一帶猛轟,10架飛機輪番低空掃射和轟炸;新六軍一六九師代替已受重創的二〇七師第三旅,一次又一次地向“101”、“92”高地猛衝。在這裏堅守陣地的八十二團二營戰士(已同八十四團二營換防)連續打退敵人3次衝鋒。
一六九師竟使卑鄙毒辣的手段:當堅守石頭山的解放軍戰士同一六九師某連展開白刃戰時,一六九師竟以炮火猛轟,使雙方同歸於盡。石頭山失守了。
上午10時,“92”高地失守後,“101”高地三面受敵,形勢十分嚴峻。一六九師每次以兩營兵力,輪番發起波浪式衝鋒。堅守在“101“高地的八十二團二營四連和六連在營長侯長祿的指揮下,沉着應戰,連續打退敵人20多次進攻。下午2時,一六九師以重金收買的300多名敢死隊衝上來又被打下去。接着一六九師使出最後一招:由國民黨員和尉級軍官組成效忠黨國先鋒隊,數百人像羊羣似的衝了上來。這時“101”高地上只有近百名解放軍戰士,子彈和手榴彈也不多。營長侯長祿指揮特等射手首先擊斃敵軍指揮官,然後集中火力射擊,終於擊退敵人這次進攻。下午4時,“101”高地終因人少彈盡而再次失守。
“101”高地的失守,嚴重威脅着二十八師全部陣地。師長賀慶積當即命令八十二團一營做好反攻準備。第十縱隊首長考慮到二十八師傷亡較多,兵力不足,遂命令守衞在東邊燎(今屬鎮安鄉)的三十師八十九團二營前來增援。下午6時,八十二團、八十四團和八十九團二營(共計5個連)向“101”高地和“92”高地反攻,經過激戰,將失守的陣地全部奪回。
在第十縱隊與敵激戰的同時,從錦州返回的第八縱隊二十二師六十五團正在大虎山以西的趙家窩堡、王家窩堡(今屬段家鄉),阻擊新六軍二十二師六十五團。10月25日激戰一天,殲敵350名。該團一營一連一排在排長劉振國帶領下,與敵人展開白刃戰。該排犧牲的14名烈士的刺刀上都沾滿鮮血。戰役結束,該排獲得縱隊司令部的嘉獎,被授予“英雄排”的光榮稱號。 [2] 

黑山阻擊戰戰鬥結局

10月26日拂曉,廖兵團大部分向營口、少部分向瀋陽撤退。至此,黑山阻擊戰勝利結束,遼西會戰開始。
東北野戰軍第七、第八和第九縱隊自南向北,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十縱隊由西向東,第五和第六縱隊由北向南,猛打猛衝,將廖兵團分割包圍,在黑山以東,半拉門以南,遼河以西、桑林子(台安縣)以北的百里平原上,槍聲、炮聲和“繳槍不殺”的喊聲不絕。廖兵團的指揮系統首先被打垮,各師、團、營、連之間很難聯絡,潰不成軍,被遺棄的輜重到處可見。經過兩晝夜激戰,到10月28日,廖兵團全軍覆沒。廖耀湘、李濤(新六軍軍長)、鄭庭笈(四十九軍軍長)、向風武(七十一軍軍長)等28名軍師級將領被俘。11月2日瀋陽解放,遼瀋戰役勝利結束。 [2] 

黑山阻擊戰後世紀念

黑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烈士陵園

黑山阻擊戰烈士陵園位於遼寧省黑山縣城(黑山鎮)北的一座山岡上,是為了紀念在解放戰爭期間遼瀋戰役黑山阻擊戰中光榮犧性的革命烈士而建。
陵園始建於1948年11月,1979年重修,1984年擴建,1986年又建成了佔地約600平方米的黑山阻擊戰紀念館。烈士陵園總佔地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陵園的正門門柱上鐫刻有“功昭日月、氣壯山河”的對聯,陵園由紀念館、墓羣、紀念塔、花壇等幾部分組成。園內蒼松翠柏,莊嚴肅穆。陵園內安葬着751具革命烈士的忠骨,其中營職以上的烈士為單墓。當年指揮黑山阻擊戰的原東解十縱二十八師師長、後任瀋陽軍區顧問的賀慶積將軍的遺骨也於1999年7月安葬在這裏。基羣前是一座13.5米高的白色烈士紀念塔和四座白色大理石紀念碑,碑上銘刻着在黑山阻擊戰中犧性的烈士名錄及對烈士沉重哀思的悼詞。塔上刻有羅榮桓元帥的親筆題詞:“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 [3] 

黑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烈士紀念塔

黑山阻擊戰烈士紀念塔,於1948年11月建成,位於黑山縣城北的黑山阻擊戰烈士陵園內,1979年10月進行了重修,1983年8月,被黑山縣人民政府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紀念塔處在陵園的中軸線上,呈方形,塔座兩層,塔高13.5米,頂部為一顆五角星,塔身正面陰刻楷書體“黑山阻擊戰烈士紀念塔”,背面攜刻羅榮桓親筆題詞“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
2009年9月,黑山縣政府在修繕烈士陵園時,加高了原有紀念塔,投入320萬元新修建了烈士紀念碑。新建的紀念碑高19.48米,寓意黑山阻擊戰發生在1948年。紀念碑基座11級,寓意黑山阻擊戰烈士陵園始建於1948年11月。通道至廣場中間有三步大台階,寓意黑山阻擊戰歷時3晝夜。碑身正面攜刻着“黑山阻擊戰烈士紀念碑”10個金色的大字,碑身東面是時任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林彪的題詞:“為人民解放而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碑身西面是時任東北軍區第一副政委羅榮桓的題詞:“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碑身北面是時任東北軍區參謀長劉亞樓的題詞:“為革命而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紀念碑基座的東、西、南三面,是反映當年黑山人民踴躍支援前線的浮雕,北面雕刻着黑山阻擊戰簡介。紀念碑碑身、基座、台階和周圍欄杆均以漢白玉製成,肅穆莊嚴,雄偉壯觀。 [1] 

黑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紀念館

黑山阻擊戰紀念館經過了老館與新館兩次建設。1986年8月1日,在縣城北部的黑山阻擊戰烈士陵園內,修建了黑山阻擊戰紀念館,建築面積為300平方米,建築造型為民族風格,前廊外伸,頂部為橘黃色琉璃瓦裝飾。館內主要展示黑山阻擊戰的史實和當地人民羣眾支前的英雄事蹟,黑山縣的歷史與發展現狀。展館陳列有劉亞樓題詞:“為革命而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黑山縣縣長雲戒三題詞:“為人民而戰死永垂不朽”,中共黑山縣委書記趙龍題詞:“威鎮遼西功在全國”。
2008年,重建新館。黑山阻擊戰紀念館新館位於黑山縣城東北4.5公里處,黑山阻擊戰主戰場101高地西南側420米,佔地面積9154平方米。新館的選址將戰鬥遺址與紀念館融為一體。該館建築面積2279.4平方米,建築主體高11米,長82.8米,寬21.6米,為兩層框架鋼穹頂結構建築,頂部為半球形穹頂,從外形上看,是大寫的“101”造型。一樓展廳面積1400平方米,二樓為辦公區和功能區,面積879平方米,總投資1000多萬元,於2008年10月25日,黑山阻擊戰勝利60週年之際竣工。 [1] 
參考資料
  • 1.    王竹著. 遼瀋戰役錦州地區遺址舊址探究[M]. 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 2016.05:143-146.
  • 2.    孫萬里,白俊山總編;黑山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 黑山縣誌[M]. 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2.11:541-543.
  • 3.    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編.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故事 上[M]. 北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