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小蜜蜂

鎖定
黑小蜜蜂是膜翅目蜜蜂科蜜蜂屬昆蟲, [2]  別名小排蜂。蜂王體呈黑色,中、側盾溝明顯,刻點細密;腹部背板刻點極細密。觸角黑色;中胸背板黑色;足黑色;翅脈及翅中部暗黑色;體毛稀而短;顏面、觸角窩間密被白色短毛;唇基及顱頂均被褐黃色毛;胸部被短黃毛;足被黑褐色毛。工蜂體呈慄黑色,上顎基部黑色,頂端褐黃色;口器黃色;觸角及中胸背板黑色;腹部慄黑色;體毛稀少;顏面、觸角窩間密被白色短毛。雄蜂體呈黑色,顎眼距長,後足脛節內側的葉狀突起較短。 [3] 
黑小蜜蜂主要分佈於南亞及東南亞等地。在中國主要分佈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勐臘及臨滄等地的滄源、耿馬北迴歸線以南的北熱帶地區。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熱帶地區,性兇猛,愛蜇人。對温度很敏感,氣温升至15攝氏度時開始活動,20攝氏度以上時出勤積極。多在稀疏的草坡小喬木上露天築巢。巢脾上部為儲蜜區;中部為儲粉區;下部為繁殖區,供蜂王產卵繁育後代。 [3] 
黑小蜜蜂體小、靈活,是砂仁等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傳粉昆蟲。 [3]  一年可獵取蜂蜜1—1.5千克。 [4]  處於野生狀態,目前還難以進行家養 [5] 
中文名
黑小蜜蜂
別    名
小排蜂
拉丁學名
Apis andreniformi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膜翅目
蜜蜂科
亞    科
蜜蜂亞科
蜜蜂屬
亞    種
黑小蜜蜂
命名年代
1858年
年    代
1858

黑小蜜蜂生活習性

黑小蜜蜂 黑小蜜蜂
黑小蜜蜂一般在海拔1,000m以下的次生稀樹草坡的小喬木上營單一巢脾的蜂巢,一般離地2.5-3.5m.巢脾固定在樹枝上,近圓形, 上部形成一厚的巢頂,將枝幹包裹其內,下部尖突,總面積近177-334cm2,情況與小蜜蜂相似.黑小蜜蜂對温度十分敏感,當氣温上升到15℃時,開始活動;20℃以上時,出勤積極.每日出勤高峯期在11-17時.黑小蜜蜂工蜂護脾能力很強,即使在繁忙的採集之時,也從不讓巢脾裸露.當暴風雨或烈日照射時,工蜂相互攀緣,層層重疊,圍護巢脾.性機警兇猛,當人們接近時,巢脾下方的守衞蜂呈警戒狀態,若觸動其巢,則紛飛出擊遠達30-40m.取蜜時用煙驅蜂,連脾割下,每羣每次約產蜜0.5kg,每年視蜜源季節,可採收2-3次.
黑小蜜蜂 黑小蜜蜂

黑小蜜蜂分佈範圍

黑小蜜蜂體小靈活,為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傳粉昆蟲.分佈於南亞及東南亞,在中國已發現於雲南省南部西雙版納州的景洪、勐臘及臨滄地區的滄原、耿馬等北迴歸線以南的北熱帶地區。

黑小蜜蜂形態特徵

工蜂
體長8-9mm;慄黑色;腹部第1節背板端緣及第2節背板基部(或部分)紅褐色。頭寬於胸;唇基稍隆起,前緣脊狀,平直;頭部及唇基刻點細密;額眼距長大於寬;兩後單眼間的距離幾乎等於後單眼至複眼的距離;中胸背板及小盾片刻點深且密;小盾片端緣圓;腹部各背板刻點極細密。 [1] 
體慄黑色;上顎基部黑色,頂端褐黃色;口器黃色;觸角及中胸背板黑色;小盾片紅褐色;腹部慄黑色;第1節背板端緣及第2節背板基部或部分為紅褐色;足黑色。體毛稀少;顏面、觸角窩間密被白色短毛;唇基及顱頂被褐黃色毛;顱頂後緣及頰毛稀且長;中胸背板被稀褐黃色毛;並胸腹節被白色短毛;後足脛節及基跗節背面兩側被黑毛,前足基跗節毛密且長;腹部第3-5節背板基部被白色毛帶,第3節毛帶較寬。 [1] 
蜂王
黑小蜜蜂 黑小蜜蜂
體長12-14mm;腹部第1節背板端緣及第2-3節基部紅褐色。上顎2齒;顎眼距寬明顯大於長;兩後單眼間之距與後單眼至複眼之距的比為7:5;觸角第1鞭節長於第2節;中、側盾溝明顯,刻點細密;腹部背板刻點極細密。體黑色;上顎褐黃色,頂端深褐色;顎眼距褐黃色;觸角黑色;中胸背板黑色;足黑色;翅脈及翅中部暗黑色;腹部第1節背板端緣及第2-3節背板基部紅褐色。體毛稀而短;顏面、觸角窩間密被白色短毛;顱頂及頰被稀而長的毛;唇基及顱頂均被褐黃色毛;胸部被短黃毛;足被黑褐色毛。 [1] 
雄蜂
黑小蜜蜂
黑小蜜蜂(6張)
10-1 l mm;與雌蜂區別為:顎眼距長,最窄處等於觸角第3鞭節長;後足脛節內側葉狀突起較短(圖213: b),約為脛節長的一半;腹部第4-5節背板刻點深且密。體黑色;上顎基部及頂端黑色;觸角第1鞭節至第9鞭節黃褐色。 [1] 
參考資料
  • 1.    黑小蜜蜂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12-10-25]
  • 2.    李炳焜,特色養殖新技術叢書 蜜蜂高效養殖技術問答,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4,第25頁
  • 3.    馮毛,中國蜜蜂種質資源,中原農民出版社,2018.11,第163-164頁第165頁
  • 4.    劉先蜀編著,蜜蜂育種技術,金盾出版社,2002.01,第43頁
  • 5.    秦漢榮編著,蜂羣飼養管理技術,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6,第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