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喉歌鴝

鎖定
黑喉歌鴝(學名:Luscinia obscura)是鶲科、歌鴝屬的鳥類。全長約127毫米。雄鳥:上體暗石板灰色,尾上覆羽亮黑色。眼先、頭和頸的兩側,喉和胸深黑色,體的兩側灰色,腹部中央乳白色,具黃色沾染,翼和中央尾羽黑色,其餘尾羽基部2/3白色,端部1/3黑色。雌鳥:上體暗橄欖褐色,尾上覆羽和飛羽邊緣淡黃褐色,下體淡橄欖褐色,腹部中央沾染皮黃,其餘下體純白。
黑喉歌鴝棲於闊葉林灌叢中或針葉林、竹叢間。以食昆蟲為主。在中國分佈於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及四川中部和北部三省相鄰的狹小區域內,遷徙時曾見於雲南東南部和泰國北部。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Luscinia obscur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鶲科
歌鴝屬
黑喉歌鴝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erezowski & Bianchi,1891
保護級別
易危(VU) 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3]  [12] 
中文名
黑喉歌鴝
同義學名
Calliope obscura
外文名
Blackthroat、Black-throated Robin

黑喉歌鴝動物學史

  • 分類地位
關於黑喉歌鴝的分類地位,以往學者如古德温(Goodwin)和瓦里(Vaurie)(1956)、鄭作新(1958)、瓦里(Vaurie,1959)等均認為黑喉歌鴝只不外是金胸歌鴝的不同色型而已。裏普利(Ripley)(in Mayrand Paynter,1964)卻把黑喉和金胸歌鴝分為兩個獨立的種。這兩種歌鴝分佈範圍很不相同,因而同意這種做法。可是由於標本有限,幼鳥、亞成鳥以及生活史的資料也很欠缺,所以對於黑喉歌鴝與金胸歌鴝究竟是兩個獨立的種,或只是單一個種的兩個不同色型,這個問題還待有更多標本時,才能進行全面研究而加以確定。 [4] 
  • 發現史
自貝雷佐夫斯基(Berezowsky)和比安奇(Bianchi)於1891年依據在中國甘肅採得的1只標本定名以來(Dresser et al.1899),僅於1922年和1966年於中國雲南蒙自和泰國北部,分別有一次採集報道(Ripley et al.1966),且確切的觀察記錄也不超過7次(Ripley et al.1966, Cheng etal. 1995, Collar et al. 2001, Wei et al. 2011)。
2011年5月,黑喉歌鴝的首張野外照片發表,使得這一受脅物種在世界範圍內得到關注(Wei et al.2011)。2011年6月,在中國陝西佛坪、長青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其繁殖地,並記錄到7只雄性個體(Song et al.2013)。隨後的研究中,對黑喉歌鴝的分類、分佈、棲息地選擇、羽色、鳴聲等都做了一定的探討(Alstrom2011,張永文等2012,Alstrom et al.2013,Song et al.2013),但是有關其繁殖資料僅有簡單的介紹(張永文2012),而關於其巢址特徵、窩卵數、親鳥育雛和雛鳥生長規律等研究至今仍為空白。
2013年4月至7月,韓寧等在陝西省佛坪自然保護區的涼風埡,對黑喉歌鴝的巢址特徵和繁殖生態進行了初步研究,為該物種的保護提供基礎資料。 [5] 

黑喉歌鴝形態特徵

黑喉歌鴝
黑喉歌鴝(8張)
全長約127毫米。
雄鳥上體暗石板灰色,尾上覆羽亮黑色。眼先、頭和頸的兩側,喉和胸深黑色,體的兩側灰色,腹部中央乳白色,具黃色沾染,脅處最濃尾下覆羽邊緣灰色,翼和中央尾羽黑色,其餘尾羽基部2/3白色,端部1/3黑色。
雌鳥上體暗橄欖褐色,尾上覆羽和飛羽邊緣淡黃褐色,下體淡橄欖褐色,腹部中央沾染皮黃,其餘下體純白。 [6] 

黑喉歌鴝棲息環境

黑喉歌鴝在中國甘肅,棲息地海拔高度為3050-3350米;在四川,棲息環境為2400-2500米海拔高度的大型密集竹林。在泰國,該種在非繁殖期的活動海拔為400米。 [3]  黑喉歌鴝棲於闊葉林灌叢中或針葉林、竹叢間。在泰國北部越冬時,見在竹叢和草叢間,植被上還散佈有少許灌木及喬木等。 [4]  [6] 

黑喉歌鴝生活習性

食物:黑喉歌鴝食物主要為鱗翅目及雙翅目幼蟲。 [5] 
叫聲:黑喉歌鴝在春季或育雛期間或遷徙途中,偶爾也會鳴唱。能在晚上歌唱,俗稱夜鶯,但是,它們主要在白天太陽昇起以後歌唱。 [7]  鳴聲相對簡單,短暫間隔後重復,drreee-drreee drreee-drreee drreeedreee huti-huti huti-huti huti-huti。也有較含混而音高的,duriiii'hutu,drrii'hitu,drrrii'huti-huti-huti及一些短促顫音及簡單顫鳴聲。鳴聲常常雜有低弱單音或雙音tuc 聲。 [6] 

黑喉歌鴝分佈範圍

分佈於泰國北部和中國。 [3]  在中國分佈於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及四川中部和北部三省相鄰的狹小區域內,遷徙時曾見於雲南東南部和泰國北部。 [5] 
黑喉歌鴝分佈圖 黑喉歌鴝分佈圖

黑喉歌鴝繁殖方式

  • 巢址特徵及巢特點
黑喉歌鴝在遷來繁殖地後,雄鳥即在密竹林中鳴叫,確立領地。雌鳥活動於竹林深處,很少發出鳴叫。雄鳥主要在巢域附近百米範圍內活動,而且雄鳥個體間活動範圍幾乎不存在交疊。
巢址的林型為針闊混交林,林下生長着茂密的秦嶺箭竹,巢均築於林緣的天然土洞中。巢洞位於與地面有一定高度的小陡坡上,兩巢址所處陡坡坡向分別為東偏南45°和東偏南80°,坡度分別為85°和75°,洞口朝向均為東偏南45°,洞口距地面高度分別為55釐米和80釐米。巢距離水源和林緣較近,喬木鬱閉度不高,灌木蓋度較小,洞口周圍生長有草本植物,落葉蓋度較高。另外,洞口與地面垂直並略向上傾斜,洞內基本水平。 [5] 
巢築於洞內,距洞口距離分別為4.8釐米和5.2釐米。巢口向上呈杯狀,由竹葉、枯草、苔蘚等編制而成,巢內無鋪墊物,巢外底部鋪墊有枯葉、乾草等。 [5] 
  • 卵特徵及孵卵
卵呈鈍卵圓形,淺藍色、光滑無斑。兩巢的窩卵數均為5枚,卵長徑(18.37±0.08)毫米、卵短徑 (13.95±0.15)毫米、卵重(1.91±0.05) 克。
孵卵由雌性親鳥承擔,孵卵期內雄鳥為雌鳥提供食物。同一巢的卵於2天內相繼出殼。孵卵期為12-13天。日活動時間內(5:27-19:58時)雌鳥日均在巢率為70.6%,日均離巢次數31.2次,日均離巢時長259分鐘,平均單次離巢時長8.5分鐘,回巢時巢內最低温度15.2℃。孵卵高峯期於上午7:00-8:00時以及下午16:00-17:00時。 [5] 
  • 育雛及雛鳥生長
育雛期為11天。育雛行為主要包括暖雛、餵食及清糞。暖雛行為只由雌鳥完成,餵食行為與清糞行為由雌雄親鳥共同完成,清糞時親鳥會將幼雛的糞便叼走,有時也會直接吞食。黑喉歌鴝育雛期間,行為警覺,喂雛時並不直接進巢,而是在密竹林中折返觀察,確認安全後迅速飛入洞口,有時也在距巢稍遠處落至地面,從巢側面的草叢中橫向竄入洞內。 [5] 

黑喉歌鴝保護現狀

黑喉歌鴝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 3.1——易危(VU)。 [3] 
列入《國際鳥盟世界受脅鳥類名錄》(Birdlife International)。 [5]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8]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瀕危(EN)。 [9]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易危(VU)。 [5]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10] 

黑喉歌鴝種羣現狀

2016年4-6月份調查發現,長青自然保護區黑喉歌鴝種羣密度為36-48只/公頃,分佈面積5.25公頃,種羣數量為189-252只。黑喉歌鴝生境獨特,分佈零散,屬於狹域分佈型鳥類。該次調查確定長青自然保護區黑喉歌鴝僅分佈在大坪和樺樹坪片區海拔2000-2500米的秦嶺箭竹竹林內,但其種羣數量並不十分稀少,只是它分佈範圍狹窄,生境隱秘,生性機警通常難以發現。只要繼續做好保護管理工作,在它的分佈區設立重點保護帶,加強管護監測力度,就能保護好黑喉歌鴝這一神秘的鳥種。
歷史資料表明黑喉歌鴝為秦嶺留鳥,但在20世紀鮮為發現,一度認為在秦嶺絕跡。2011年,黑喉歌鴝在秦嶺被重新發現,2012-2016年持續監測到穩定的繁殖記錄;該次調查種羣數量達到兩百餘隻,分佈範圍已由2015年前的大坪片區擴展到樺樹坪片區,並在樺樹坪片區發現一個新的繁殖種羣。表明黑喉歌鴝的種羣數量正在逐漸增長,棲息地分佈範圍也在逐漸擴大。黑喉歌鴝正在秦嶺逐步恢復繁衍。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