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叉尾海燕

鎖定
黑叉尾海燕(學名:Hydrobates monorhis)小型海鳥,體長約18釐米。上體暗灰褐色,額和翅上覆羽較淡,翅下邊烏灰色。尾長,呈叉狀,黑褐色。野外看來全身黑色,再結合長而呈叉狀的尾,長而尖,且飛行時兩翅前緣後凹形狀呈M型的翅以及緊貼水面、不斷變換飛行方向和腳不時伸向水面的飛行姿勢,不難將它們辨認出來。
遠洋性海鳥,但也見於近陸島嶼上。以海上生物為食,如魚類、軟體動物、甲殼類及浮游生物等。繁殖時結成鬆散的羣集,在地上掘穴產卵一枚。該鳥繁殖於日本、朝鮮及台灣東北部島嶼;冬季向西遷徙至北印度洋。偶有候鳥見於山東、福建、廣東及香港沿海海上。每年經過中國南海。該種模式產地在廈門附近。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外文名
Swinhoe's Storm-petrel
別    名
宜厚的海燕
中文學名
黑叉尾海燕
拉丁學名
Hydrobates monorh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鸌形目
海燕科
叉尾海燕屬
黑叉尾海燕
亞    種
2亞種
命名者及時間
Swinhoe,1867
同種異名
Oceanodroma monorhis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 [2] 

黑叉尾海燕形態特徵

黑叉尾海燕
黑叉尾海燕(15張)
頭、頸暗灰色,額和嘴基周圍較淡,背暗灰褐色,肩和尾上覆羽亦為暗灰褐色,具黑色羽軸,小翅覆羽、次級飛羽外哃和初級飛羽黑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次級飛羽內哃淡褐色,具白色羽緣,尾羽黑色,下體烏灰色,翅下和尾下覆羽黑色。 [3]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內趾內側和中趾基部兩側白色。
大小量度:體長182毫米,嘴峯13~15毫米;翅141~165毫米,尾70~81毫米,跗蹠23~24.5毫米。 [3] 
近種區別:相似種白腰叉尾海燕Oceanodroma Lcucorhoa)腰白色,個體較大,區別甚明顯。 [3] 

黑叉尾海燕棲息環境

小型大洋海岸鳥類,繁殖期間棲息於海岸和附近島嶼與海上,非繁殖期則主要在海上生活。 [3] 

黑叉尾海燕生活習性

常成羣在海面低空飛翔。時而快速的鼓動兩翼,時而輕盈的在水面上空滑翔,休息和覓食在海面。偶爾也到島嶼上覓食。在地上行走亦快。 [3]  飛行特點似燕鷗,在水面上多彈跳及俯衝,從不輕飛於水面。有時跟隨船隻。 [4] 
食性:主要以各種小魚、甲殼類、頭足類等小型海洋動物為食。 [3] 
叫聲:在繁殖地上空飛行時發出吱吱叫聲,於海上通常無聲。 [4] 

黑叉尾海燕分佈範圍

原產地:中國、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韓國、馬來西亞、俄羅斯、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阿聯酋。 [2] 
迷鳥分佈地:以色列、阿曼、葡萄牙、塞舌爾、西班牙、英國、也門。
引進地不明:孟加拉、柬埔寨、聖誕島、印度、馬爾代夫、緬甸、巴基斯坦、菲律賓、索馬里、越南。 [2] 
在中國主要分佈於福建、廣東、台灣和山東沿海及其附近島嶼。 [3] 

黑叉尾海燕繁殖方式

繁殖營巢于海洋中各種不同大小島嶼地面上,有時也利用舊巢。每窩產卵1枚,白色,大小為31毫米×24毫米。 [3] 

黑叉尾海燕亞種分化

黑叉尾海燕(2亞種)
序號
中文名
學名
命名人及年代
1
黑叉尾海燕指名亞種
Hydrobates monorhis monorhis
Swinhoe,1867
2
黑叉尾海燕下加利福尼亞亞種
Hydrobates monorhis socorroensis
Townsend,1890 [3] 

黑叉尾海燕保護現狀

黑叉尾海燕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近危物種(NT),2015年評估。 [2] 
該種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注:鳥綱 第11項 黑叉尾海燕) [5] 

黑叉尾海燕種羣現狀

Brooke(2004)估計全球的黑叉尾海燕的種羣數量約在10萬隻左右。Sato等(2010)估計全球至少有13萬對。各國和各地區種羣數量統計如下:中國大陸約有100~10,000繁殖對,50~1,000只遷徙鳥;中國台灣約100~100,000繁殖對,50~10,000只遷徙鳥;韓國約100~100,000繁殖對,50~10,000只遷徙鳥;日本有100~100,000繁殖對,50~10,000只遷徙鳥(Brazil 2009)。 [2] 
中國僅見於山東、廣東、福建和台灣沿海,數量稀少,不常見。 [3] 
預計該鳥種羣規模將在未來三代以中等速度下降,主因是受外來物種影響。 [2] 

黑叉尾海燕生物分類

Austin(1952)將該種和白腰叉尾海燕O.Lcucorhoa)合併為同一種。而Bretagnolle等(1991)、Daw­son(1992)鑑於它們在形態和聲音上的不同而將它們分列為兩個獨立種。鄭作新(1994)、Inskipp、Lindsey和Duckworth(1996)以及其他不少學者也都支持將它們分別作為兩個不同的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