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冠山雀

鎖定
黑冠山雀(學名:Parus rubidiventris)為山雀科山雀屬的鳥類。體長12釐米,特徵為冠羽及胸兜黑色,臉頰白,上體灰色,無翼斑,下體灰,臀棕色。與棕枕山雀的區別在黑色的胸兜較小,飛羽灰色。幼鳥色暗而羽冠較短。虹膜褐色;嘴黑色;腳藍灰。
一般生活於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林區、常活動於高山針葉林以及竹林或杜鵑等灌叢間。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其他時候多成3-5只或10餘隻的小羣。主要以鞘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蟲為食,也吃部分植物性食物。分佈於中國、不丹、印度、緬甸和尼泊爾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
外文名
Black Creasted Tit
中文學名
黑冠山雀
拉丁學名
Parus rubidiventr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山雀科
山雀屬
黑冠山雀
亞    種
3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Blyth,1847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1] 

黑冠山雀形態特徵

黑冠山雀圖集
黑冠山雀圖集(23張)
黑冠山雀雌雄羽色相似。額、頭頂、眼先、枕和後頸亮黑色,後頸有一大快白斑,頰、耳羽和頸側淡黃白色,在頭側亦形成大塊白斑。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暗藍灰色,尾暗褐色,羽緣藍灰色,兩翅覆羽暗褐色,羽緣藍灰色;飛羽暗褐色,外翈羽緣亦為藍灰色。頦、喉和上胸黑色,下胸、腹和兩脅橄欖灰色,尾下覆羽和腋羽棕色。 [2] 
幼鳥和成鳥相似,但羽冠不明顯或沒有羽冠。頭頂和背渲染褐色,耳羽較黃,喉至上胸灰黑色,腹淡灰而沾黃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鉛褐色。 [2] 
大小量度:體重♂6-13克,♀8-13克;體長♂100-120毫米,♀98-105毫米;嘴峯♂9-10.5毫米,♀9-10毫米;翅♂62-71毫米,♀58-67毫米;尾♂46-56毫米,♀45-50毫米;跗蹠♂17-19.5毫米,♀18-19毫米。(注:♂雄性;♀雌性) [2] 

黑冠山雀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3500米的山地針葉林、竹林和杜鵑灌叢中,也出沒於闊葉林和混交林及其林緣疏林灌叢。 [2] 

黑冠山雀生活習性

黑冠山雀為留鳥。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其他時候多成3-5只或10餘隻的小羣,有時亦見和其他山雀混羣活動和覓食。主要以鞘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蟲為食,也吃部分植物性食物。 [2] 

黑冠山雀分佈範圍

黑冠山雀世界

分佈於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和尼泊爾。 [1] 
黑冠山雀分佈圖 黑冠山雀分佈圖

黑冠山雀中國

分佈於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四川、雲南、西藏。見於喜馬拉雅山脈東部及青藏高原東部相接的西藏南部、雲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及北部、甘肅南部、陝西南部(秦嶺)、青海。 [2] 

黑冠山雀繁殖方式

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6月為適宜的繁殖季節。野生狀態下一年可繁殖二窩。每窩一般產卵4-7枚,在此期間, 雌鳥孵卵,全靠雄鳥餵食。孵化期18-20天。雛鳥出殼後最初一段時間,雌鳥整天守護着雛鳥;雄鳥叼食雌鳥,雌鳥進入巢內再喂雛鳥。小鳥長到30天左右就可離巢生活。 [2] 

黑冠山雀亞種分化

黑冠山雀(3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Parus rubidiventris beavani
Jerdon, 1863
2
黑冠山雀指名亞種
Parus rubidiventris rubidiventris
Blyth, 1847
3
黑冠山雀緬甸西北部亞種
Parus rubidiventris saramatii
Ripley, 1961
[3] 

黑冠山雀保護現狀

黑冠山雀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1]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4] 

黑冠山雀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