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黎輔陳

鎖定
黎輔陳是越南陳朝時期的一位重要將領,歷仕太宗、聖宗、仁宗三朝。
全    名
黎輔陳
別    名
黎秦
所處時代
越南陳朝

目錄

黎輔陳人物生平

黎輔陳原名黎秦,是愛州人 [5]  ,後賜名“輔陳”,即“輔佐陳氏”之意。根據《大越史記全書》的説法,黎秦於1250年被陳太宗任命為御史中相 [8] 
1257年,蒙古軍隊南下入侵大越陳朝。此時的蒙古軍隊已征服了亞洲的廣大地域,滅大理國,具有很大的優勢。朝廷的多名高級官員對此態度消極,太宗的弟弟欽天王陳日晈甚至建議投靠南宋。但太宗最終聽從了太師陳守度的建議,親自率兵抗擊蒙古。在平厲原的戰鬥中,陳太宗親自督戰,黎秦奮勇當先,單騎衝入敵陣,神態自若。此戰使太宗對黎秦十分讚賞。黎秦認為蒙古軍強大,建議太宗退往瀘江,得到太宗的採納 [7] 
由於這次戰役的功績,黎秦被陳太宗升為御史大夫。他又迎娶了昭聖公主(即李昭皇)為妻。這次婚姻,同陳朝時期眾多的婚姻一樣,受到後世的越南史官的廣泛批評 [1]  。昭聖公主後來在1278年死於古法州。黎輔陳與她育有一子一女:上位侯黎琮、應瑞公主黎珪 [6] 
1258年,黎輔陳與周博覽作為陳朝的使者,被派往元朝,簽訂和平協議。協議規定陳朝每三年一次向元朝進貢,著為定規 [2]  。同年,陳聖宗正式舉行登基大典 [3]  。翌年,任命黎輔陳為水軍大將軍 [4] 
除此之外,黎輔陳也是一名著名學者。1274年,陳聖宗任命他為儲宮教授,與阮士固、阮聖訓一起,成為皇太子陳昑的師傅 [5] 
參考資料
  • 1.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 戊午八年〈三月以後聖宗紹隆元年,宋寶祐六年〉春正月,朔,帝御正殿朝百官。百姓安堵如故。定功行封,授黎輔陳御史大夫,仍以昭聖公主㱕之。曰:“朕非卿,豈復有今日。卿其勉之,共成厥終。”
  • 2.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 戊午八年〈三月以後聖宗紹隆元年,宋寶祐六年〉春正月,朔,帝御正殿朝百官。百姓安堵如故。定功行封,授黎輔陳御史大夫,仍以昭聖公主㱕之。曰:“朕非卿,豈復有今日。卿其勉之,共成厥終。” 史臣吳士連曰:陳朝君臣,瀆夫婦之倫,又於斯見之矣。 遣使通好於宋。 遣黎輔陳、周博覽如元。時元使來索歲幣,增其職貢,紛紜不定。帝命輔陳往,以博覽副之。卒定三年一貢為常例。
  • 3.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 二月二十四日,帝傳位於皇太子晃,遜居北宮。太子即皇帝位,改元紹隆元年。大赦。稱仁皇尊上皇曰顯堯聖壽太上皇帝。
  • 4.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 己未紹隆二年〈宋開慶元年〉春正月,陳守度夫人靈慈國母陳氏薨。陳氏稱國母者,本前吳夫人號,即後也。太宗以靈慈嘗為李惠宗後,不忍以公主稱,故封為國母,亦後之別。各其輿服僕御視後。 史臣吳士連曰:靈慈初㱕李惠宗,非正也;後㱕陳守度,失節也。然而其女昭皇禪陳,順天又為太宗後,生聖宗。安生與太宗生釁,靈慈調之使和,再為兄弟如初。及元人間道入冦,京城失守,靈慈在黃江,保眾皇太子宮嬪妃主,及諸將妻子免於盜賊,又按驗諸家舟船之匿車器者,盡送于軍。其相陳家內治之功為多,而報李氏,則蔑如也。是知天之生靈,慈乃所以啓陳,跡似塗山興夏,而德則非也。天之變道,有如此者,微哉。 夏六月,以阮介勳為大行遣尚書左輔,黎輔陳為水軍大將軍。
  • 5.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 甲戌二年〈宋鹹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秋七月,大水。 冬十月,宋人來附。〈先是,宋國偏居江南,元人往往侵伐,至是以海船三十艘裝載財物及妻子浮海來蘿葛原。至十二月,引赴京,安置於街𡟱坊,自號回雞,蓋我國呼宋國為雞國,以宋有段子藥材等物置賣為市,故也〉。 十二月,冊皇長子昑〈丘錦切〉為皇太子,納興道王長女為太子妃。 選天下儒學有德行者入侍東宮。 以黎輔陳為少師兼儲宮教授。以阮聖訓、阮士固等充內侍學士〈輔陳愛州人〉,上親寫詩以訓皇子,並制《貽後綠》二卷。
  • 6.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 戊寅六年〈宋景炎三年,五月以後帝昺祥興元年,元至元十五年〉春二月,民多疹痘死。 時京城民家常夜失火。帝出城觀救火,內書家段穹從之。帝命點視救火,且檢其先至者。穹皆按其頭目使坐。點畢,奏曰:“某先至,某後至”。帝曰:“何以知之?”對曰:“臣按其頭有汗、濡發而塵灰匿者,是先至而力救者也。頭髮無汗,而塵灰揚者,是後至不及救者也。是以知之。”帝以為能,遂有意擢用〈英宗時,穹為檢法官,凡準獄,英宗問故事,穹必引舊獄為證,多至五六案。英宗嘉其聰敏而強記〉。 封次子德曄為佐天大王。 三月,黎輔陳夫人昭聖公主李氏薨。昭聖下嫁輔陳二十餘年,生男上位侯琮、女應瑞公主圭。至是年六十一薨。
  • 7.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 丁巳七年〈宋寶祐五年〉春二月,黃炳挈家詣闕,進其女,納之,冊為惠肅夫人。 秋八月,㱕化寨主何屈驛奏元使來。 九月,詔左右將軍將水步軍御邉,受國峻節制。 冬十一月,令天下脩繕器械。 十二月十二日,元將兀良合䚟〈多改切〉犯平厲源。帝自將督戰,前冒矢石。官軍少卻,帝顧左右,惟黎輔陳〈即黎秦〉單騎出入賊陣,顏色自若。時有勸帝駐驛視戰者。輔陳力諫曰:“今陛下特一孤注耳,宜避之,豈可輕信人言哉。”帝於是退次瀘江,輔陳為殿,賊兵亂射。輔陳以舟板翼之,得免。虜勢甚盛,又退保天幕江,從帝議及機密,人鮮有知之者。帝御小舟,就太尉日皎船問計。日皎方靠船,坐不能起,惟以手指點水,寫入宋二字於船舷。帝問星罡軍何在〈星罡日皎所領軍〉,對曰:“徵不至矣。”帝即移舟問太師陳守度。對曰:“臣首未至地,陛下無煩他慮。”
  • 8.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 庚戌十九年〈宋淳祐十年〉春三月,地震。詔天下稱帝為國家,改都衞府為三司院,曰奉宣、清肅、憲正等院。 夏五月,詔詞訟案成,與審刑院官共擬定罪。 以黎輔陳為御史中相知三司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