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黎母山

鎖定
黎母山,也稱黎母嶺,原指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境內山嶺(或稱廣義的黎母山(嶺)),山體高大渾圓,最高峯達1411米。現代地理也泛指海南島的中列山脈,即廣義的黎母嶺——黎母山山脈(黎母嶺山脈)。狹義的黎母山位於黎母山(嶺)山脈東北端,是黎母山山脈主峯。黎母嶺山脈的最高峯是位於五指山市北部與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交界的鸚哥嶺(海拔1811米)。 [1] 
黎母嶺山脈比五指山脈長而完整,止於昌化江谷地。山頂呈和緩起伏,在1000—1 100米高處是一條和緩寬谷地形,谷底乎緩,土層深厚,水源充足;而在1200米高處有山地和緩面。西北坡地形則呈階梯狀,在600~900米處分佈肩狀地,延至山腳即為齊頂丘陵。由山頂發源流下的溪澗多形成小瀑布,盆地中曲流蜿蜒,其間有和緩的草地、膠林和稻田;出小盆地後河谷成峽,形成較大瀑布。 [2] 
黎母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海南中部瓊中縣境內,與儋州、白沙交界,它是海南三大江河———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的發源地。公園自然風光奇特,民族風情濃郁,總面積19.3萬畝,地處熱帶常綠季雨林地帶,是我國熱帶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主峯海拔1411.7米,山勢雄偉陡拔。
中文名
黎母嶺
地理位置
海南省瓊中市黎母山鎮 [26] 
別    名
黎母山
雲黎母
黎婺山
阿婆山
所屬山系
海南島的中列山脈
走    向
西南~東北
長    度
13 km
寬    度
80 km
起    點
南渡江上游(東)
終    點
昌化江大拐彎處(西)
主    峯
黎母嶺
海    拔
1411.7 m

黎母山旅遊信息

從海口出發通常走海榆中線,北距海口約183公里,海口———屯昌縣烏石鎮(約153公里,柏油路)———森林公園門口(15公里,土路)———林業局場部(15公里,山路)———吊燈嶺瀑布岔路口(3.5公里,山路狹窄崎嶇不平)———黎母廟(5.5公里,崎嶇山路)或吊燈嶺瀑布(2公里,山路狹窄)。
山上還生活了一些危險動物。黎母山的野蜂相對較多,尤其在雨季,下雨前後較容易碰上。黎母嶺和吊燈嶺瀑布基本上沒有山螞蝗,但在黎母嶺會遇到一些。在黎母山曾經有人看見過竹葉青和眼鏡蛇,從預防的角度説,最好在褲腿上灑上一些雄黃水。另外山上還有野豬出沒。 [25] 

黎母山位置境域

黎母嶺 黎母嶺
黎母山(嶺)(此山,《海南省志·自然地理志》 [2]  稱嶺,《瓊中縣誌》 [3]  《通什市志》 [1]  《白沙縣誌》 [4]  皆稱山),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境內,高大渾圓,最高峯達1411米。 [2] 
黎母山山脈以位於五指山市(原通什市)北部與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交界的鸚哥嶺(海拔1811米)為主體,其餘部分向東北延伸到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境內,往西南經五指山市(原通什市)毛陽鎮、番陽鎮延伸至樂東黎族自治縣境內,是海南島綿延最長的一組山地,長80公里,寬13公里。
五指山市境內分佈有白石嶺、蛙嶺、紅買嶺、青蛙山、大嶺、南串嶺、番腳嶺、尖坡嶺、秦王嶺、馬或嶺、林場西、山節嶺、毛龍廟、萬蓋嶺等十幾座山峯。基岩大部分為下白堊統砂頁岩,其餘為海西、印支期及燕山期花崗岩。 [1] 
從鸚哥嶺發脈,自南向北,沿縣西邊界蜿蜒伸展,經什運鄉、紅毛鎮至黎母山鎮與黎母嶺坦延相接,沿線有白水嶺、紅布嶺、中樹嶺、鸚哥嘴、黃家嶺、託赤嶺、小長山、衝向嶺、毛秀嶺、割菜嶺、二尖嶺、頭尖嶺、三清林嶺、鸚哥傲和三曲嶺。 [3] 

黎母山地質構造

黎母山地處區域地質構造北東與北西向兩組構造交匯部位附近,且受到區內的東~西、北東和北西向三組地質構造所控制。又因為混合巖、花崗岩類岩石發育,巖性脆,所以構造表現形式,以斷裂構造為主,褶皺不明顯。 [5] 
  • 東~西向構造
東~西向構造在本縣反映:有儋縣蘭洋~屯昌南坤園複式向斜褶皺構造的中段伸入本縣西北部,呈東~西向展布。昌江~瓊海東西深大斷裂帶,從北邊的黎母山、新進附近通過。在南部還有尖峯~吊羅東西向深大斷裂從吊羅山附近通過。 [5] 
在上述兩條深大斷裂帶之間,又形成了八所~龍滾、感城~萬寧兩條次級東西向斷裂構造,在本縣也有較明顯的反映。八所~龍滾斷裂帶,從鸚哥嶺進入縣境,經營根鎮北至大邊河,再向白馬嶺(中平)一帶延伸。在該斷裂破碎帶及其兩側成為瓊中巖體入侵的通道,並在南久一帶直接控制了屯昌巖體的南界。 [5] 
  • 北東向構造
黎母山斷裂帶:屬於樂東~定安~鋪前北東斷裂帶的中段。在本縣內,北起雷公嶺,旁側經過黎母山(腰子),向南西什運河延伸。這一斷裂構造控制了潭爺凹陷盆地南東界線,並下切了下白堊系、古生界以及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巖體。 [5] 
保亭~長昌斷裂帶:呈北東向從乘坡、南茂一帶附近通過,切割了本縣抱板羣上安混合巖(田)及瓊中巖體。 [5] 
  • 北西向構造
儋縣~萬寧北西向斷裂帶:從松濤、黎母山、烏石一帶附近通過,向北西延伸。它形成於海西期後,在印支、燕山至近代均有活動。本斷裂切割了瓊中、屯昌巖體和白堊系松濤盆地地層。 [5] 

黎母山地貌特徵

黎母山山脈比五指山脈長而完整,止於昌化江谷地。山頂呈和緩起伏,在1000—1 100米高處是一條和緩寬谷地形,谷底乎緩,土層深厚,水源充足;而在1200米高處有山地和緩面。西北坡地形則呈階梯狀,在600~900米處分佈肩狀地,延至山腳即為齊頂丘陵。由山頂發源流下的溪澗多形成小瀑布,盆地中曲流蜿蜒,其間有和緩的草地、膠林和稻田;出小盆地後河谷成峽,形成較大瀑布。 [2] 

黎母山主要山峯

黎母山瓊中縣境

鸚哥嶺,位於本縣西部。呈西南走向,橫跨瓊中、白沙、通什、樂東四縣市,海拔1812米。是海南第二高山。據地質史料載:山體為白堊紀紅層所組成,第三紀末被斷裂抬升成嶺,坡度陡。東面鸚哥嘴海拔1487米,狀如鸚哥鳥嘴,故名。南面山腰有便文村。民國三十二年(1943)王國興曾帶領白沙起義的隊伍退守嶺上。1947年1月~1948年夏,便文村曾是中共瓊崖黨政軍領導機關駐地。嶺上水草豐足,今設有鸚哥嶺牧場。 [3] 
王家嶺,位於什運鄉北部,瓊中與白沙兩縣界上,迤東有鸚哥嶺,迤南有中樹嶺和白水嶺。海拔1775米。 [3] 
中樹嶺,位於什運鄉北部,北連鸚哥嶺,南靠白水嶺和紅布嶺,海拔1489米。
紅布嶺,位於什運鄉北部,鸚哥嶺南端,西有白水嶺,南為便文村。海拔1079米。 [3] 
白水嶺,位於什運鄉北部偏西,瓊中與五指山市(原通什市)界上,海拔1359米。
託亦上嶺,位於什運鄉東北部,什運鄉與紅毛鎮界上,海拔1111米。 [3] 
衝向嶺,位於紅毛鎮西部,瓊中與白沙兩縣界上,海拔1112米。
毛秀嶺,位於紅毛鎮西部,東麓有什寒村,西鄰衝向嶺,海拔890米。 [3] 
割菜嶺,位於紅毛鎮西部偏北,瓊中與白沙兩縣界上,海拔1025米,為什寒河發燼地。
二尖嶺,位於紅毛鎮北部,瓊中與白沙兩縣界上。迤北有頭尖嶺,南麓有羅擔村。海拔1103米。 [3] 
頭尖嶺,位於紅毛鎮北部,黎母山鎮南部,瓊中與白沙兩縣界上。海拔1344米。
三星林嶺,位於紅毛鎮北部與黎母山鎮南部的兩鎮界上。海拔1350米。北麓為黎母山林場四分區。 [3] 
鸚哥傲,位於黎母山鎮南部偏西,瓊中與白沙兩縣界上。海拔1224米。
三曲嶺,位於黎母山鎮南部偏西,西迤鸚哥傲,南迤三星林嶺,東麓為黎母山林場。海拔891米。 [3] 
黎木山,位於黎母山鎮南部與烏石鎮西北部兩鎮界上,迤北有黎母嶺。海拔1123米。 [3] 
黎母嶺,又名雲黎母,黎婺山,阿婆山。位於黎母山鎮南部,黎母山鎮與烏石鎮界上。海拔1412米。山頂闊約1000~1200平方米,較平。西北面坡地呈階梯狀。《圖經》載:傳説雷擊蛇卵得一女,居此生黎族,故名黎母。又云:婺女星常降此地,故又稱黎婺,山上設有黎母山採伐場,北麓有新林村,南麓有大墩村。 [3] 

黎母山五指山市境

白石嶺:位於毛陽鎮與白沙黎族自治縣交界處,海拔1518米。 [1] 
蛙嶺:位於毛陽鎮與白沙黎族自治縣交界處,迤南為青蛙山,海拔1486米。 [1] 
紅賣(嶺):位於毛陽鎮與白沙黎族自治縣交界處,北東為蛙嶺,南東為青蛙山,海拔1430米。
蛙嶺:位於毛陽鎮與白沙黎族自治縣交界處,迤南為青蛙山,海拔1486米。 [1] 
大嶺:位於毛陽鎮與白沙黎族自治縣交界處,迤北為紅賣,迤東為番腳,海拔1153.3米。
馬或嶺:位於毛陽鎮與番陽鎮、白沙黎族自治縣兩鎮一縣之交界,迤北為南串嶺,迤東為坡尖嶺、南東為秦王嶺,迤南為林場西,海拔1546.2米。 [1] 
南串嶺:位於毛陽鎮與白沙黎族自治縣交界處,迤南為馬或嶺,海拔1216米。 [1] 
秦王嶺:位於毛陽鎮境內,北為坡尖嶺,海拔1088米。
坡尖嶺:位於毛陽鎮境內,南為秦王嶺,海拔1008米。 [1] 
林場西:位於番陽鎮境內,海拔1176米。
山節嶺:位於番陽鎮境內,海拔785米。 [1] 
萬蓋嶺:位於毛陽鎮境內,海拔633米。
白水嶺:位於毛陽鎮與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交界處,迤北為鸚哥嶺,迤南為萬蓋嶺,為瓊崖縱隊司令部舊址所在地,海拔1359米。 [1] 
九排山:位於毛陽鎮境內,海拔1067米。
青蛙山:位於毛陽鎮境內,海拔898米。 [1] 
番腳:位於毛陽鎮境內,海拔922米。
吐仁太苦嶺:位於毛陽鎮與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交界處,海拔792米。 [1] 
火針嶺:位於毛陽鎮境內,海拔945米。 [1] 
田輪山:位於毛陽鎮境內,海拔892米。
土峯山:位於毛陽鎮境內,海拔588米。 [1] 
橫石頭:位於毛陽鎮境內,海拔539米。
阜打路營:位於毛陽鎮境內,海拔720米。 [1] 
恆山:位於毛陽鎮境內,海拔974米。 [1] 
候感:位於毛陽鎮與番陽鎮交界處,海拔705米。
山節嶺:位於番陽鎮境內,海拔785米。 [1] 

黎母山白沙縣境

白沙縣坐落於黎母山脈中段西北麓,地勢陡峻,東南面高,向西北面傾斜。屹立於東南縣界上的鸚歌嶺海拔標高1812米,是全縣最高峯。
黎母山主要沿縣界分佈,逾千米的山峯計64座,於西南面縣界一帶有斧頭嶺、壩王嶺等16座山峯,海拔標高1051~1441米,相對高差251~641米;於南面縣界一帶有尖嶺、道白嶺、馬域嶺、南串嶺、大嶺、紅賣嶺、蛙嶺、自石嶺、石板嶺、鸚歌嶺等36座山峯,海拔標高1008~1812米,相對高差208~1012米;於東面縣界一帶有鸚歌嶺、頭尖嶺、尖嶺、割萊嶺等6座山峯,海拔標高1021~1335米,相對高差221~535米;山體多呈南北向或北東——南西向綿延。山頂呈圓形、橢圓形,山坡為“W”形坡,“V”形沖溝甚發育。基岩為鹿母灣羣、奧陶——志留系,華力西期輝長岩、石英閃長巖。 [4] 
獼猴嶺(1654.8米)、毫肉嶺(海拔1530米)、單峯嶺(海拔1237米),位於樂東縣東北與昌江縣交界處,這一帶由紅色、紫色砂礫岩構成,岩層經斷裂和切割多成陡坡或斷崖。一般山坡都達40°~50°以上,土層瘦薄,開發利用困難,以封山育林為好。 [6] 
獼猴嶺,在昌江王下鄉西部、主峯為昌江縣與樂東縣分界處。海拔1655米。 [7] 

黎母山水文水系

大邊河, 萬泉河北源,發源於黎母山和割菜嶺。流經紅毛鎮的羅擔,營根鎮的加釵、高田、烏石鎮的大墩、大邊、中朗、長征鎮的營盤、營株、紅島鄉的新市農場、國營嶺頭茶場、中平鎮的合口、大坡至白馬嶺採伐場舊址出縣境,是萬泉河的一級支流。境內河長34公里,集雨面積874.9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寬度10.53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5.4秒立方米,主河道天然落差828米,河牀比降0.0066,河牀平均寬度63米,河道彎曲係數1.6,主要支流有:大水、青梯河、愛羅河(加釵河)、營根河、營盤溪、蘭蘆河等6條,小支流70條,流域內多屬丘陵。 [8] 
腰子河, 發源於黎母山和雞嘴嶺,流經黎母山鎮的腰子圩、國營陽江農場,國營大豐農場、至松濤鄉的親足口注入南渡江。沿途有加喜河、白花河、加凱河等20多條小支流匯入。縣境內主河長34公里,集雨面積415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寬度11.0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2.1秒立方米,主河道天然落差753米,河牀比降0.0024,河牀平均寬度45米,河道彎曲係數1.3。上游河牀很陡,中、下游是丘陵地,河牀比較平緩。 [8] 
北麓白沙縣境內,黎母嶺北臨南渡江上游,有南灣河、南有向民河、南清河分別在南三村、向民村、印妹村下1公里加入南渡江,其中較大的支流有南灣河,長39公里,集雨面積184平方公里,佔縣境內流域面積的16%。 [4] 
南澆河 系昌化江支流,發源於本縣、白沙縣、樂東縣交界的金溝嶺、毫嶺、狗嶺、獼猴嶺、侖嶺、南發嶺和尖峯嶺。全長41公里,幹流域集雨面積371平方公里,平均坡降0.091,總落差1347米。南澆河共有南碧、三派、錢鐵、郎倫、洪水、榮免、南在等7條小河彙集。 [7] 

黎母山土壤植被

黎母山地,土壤垂直分佈規律為:山地黃壤—山地赤紅壤—磚紅壤—水稻土。
南方山地灌叢草甸土類,分佈於海拔1600米以上的高山頂部,成土母質為砂頁岩風化物,面積3860畝,佔自然土壤的0.12%。由於氣温低,濕度大,風力強,喬木難生長,天然植被為高山灌木草甸。有機質層厚而土層淺薄,強酸性,有機質含量高達8.48%。土層厚40釐米。該土類只有一個亞類,一個土屬,一個土種。因位於五指山、鸚哥嶺之巔,為天然風景區,宜發展旅遊業。 [9] 
山地黃壤,分佈於山地中上部,海拔750米以上地帶。植被為常綠闊葉林或熱帶雨林,母巖為花崗岩、砂質巖、玄武岩、安山岩、石灰岩,以花崗岩為多。森林茂密,部分為原始林,地表枯枝落葉層厚達10釐米以上,土層厚度大多超過80釐米,半風化母質較多,質地輕—中壤。 [10] 
山地赤紅壤,赤紅壤分佈在海拔400~750米的高丘、低山地帶。植被為常綠闊葉林,多被破壞為次生林,灌叢草地。成土母質多是花崗岩、砂質巖、安山岩的風化物、土壤剖面層次比較分明,發育完整。 [10] 
磚紅壤,磚紅壤分佈在海拔150~400米之間的丘陵、台地、階地上。母質多樣,以花崗岩、砂質巖、安山岩風化物為主,亦有洪積、沖積物,母巖風化強烈,常有數米到十數米的風化殼。土壤顏色暗棕紅,含鐵量高,土壤富鋁化程度高,全剖面有鐵結核分佈,成層或多層。由於地形位置、水熱狀況良好、土層深厚、肥力較高,是最適宜熱帶作物生長的土地。至2000年,大部分已被開墾利用種植橡膠、胡椒、南藥、荔枝、龍眼等經濟作物。
水稻土分佈在水源豐富的山間谷地、丘陵、盆地及河流兩岸。 [10] 

黎母山自然資源

黎母山礦藏資源

黎母山中段五指山市段具有優勢和資源潛力的礦產資源主要是分佈在毛陽鎮和番陽鎮一帶的螢石礦,其中什統螢石礦已達大型規模螢石礦牀,以及分佈在暢好鄉境內牙日和毛陽鎮鏡內毛陽石灰岩,以及衝山鎮飲用天然礦泉水,南聖鎮同甲飾面用花崗閃長巖板材。 [11] 
瓊中縣國營大豐農場三級水電站旁邊黎母山金礦化點,未開採。銅礦點分佈於黎母山、松濤鄉與番企之間的公路邊,1950年試採後,由於品位低而停採。錫礦分佈於黎母山林場醫院東面約4公里的小河溝兩側的沖積層中,面積300畝,含錫139~500克/噸,總儲量56.7噸,未開採;灰白色花崗岩,分佈在黎母嶺公路兩旁。 [12] 
元門鉛鋅礦:位於元門鄉北西3.3公里。1970年653地質隊發現檢查,1984年934地質隊普查。礦體存於二迭系灰巖破碎帶中,有3條礦脈,北西,傾向北東,主礦體已控制長368米,厚4.76米。求獲鉛鋅金屬量共2萬餘噸,屬小型礦牀。 [13] 
元門金礦點:砂金,位於元門鄉紅茂、翁村一帶河流沖積層中。1959年海南地質大隊普查。含金為砂礫層或粘土層,已圈定3個塊段長725~1300米,厚0.4~1米,含金0.65克/立方米,儲量規模屬礦點。 [13] 
於元門紅坎電站東南1公里處,有4條含金石英脈或破碎帶,傾向北;東或北西,傾角50~80°。1986年海南地質大隊檢查,含金品位一般0.13~1克/噸,個別達2.5~11克/噸。 [13] 
民水泥灰岩:位於元門鄉向民村北1公里。1971年653地質隊普查礦區地層時代為二疊紀,礦體長800米,寬130米,共分三層。第一層厚10米,第二層厚9米,第三層厚60米,總厚度79米。平均化學成分cao48.74%、Mgo 2.24%、sio25.50%、so30.004%。求獲C+D級水泥灰炭礦石量1243.966萬噸,報告經審批,剝採比按0.5計算,批准儲量431.2萬噸,其餘儲量難於利用。
此外,礦區附近還有可作為水泥配料的粘土和頁岩55.5萬噸。 [13] 

黎母山林木資源

鸚哥嶺林區 包括白嶺、青蛙嶺、紅賣嶺、馬或嶺、衝向嶺、割菜嶺。有天然林12.16萬畝,(內灌木林3.34萬畝)。主要林木有:花梨、母生、青皮、雞尖、陸均松、竹葉松、油丹、紅羅、油楠、粗榧、稠類等。 [14] 
加鐵嶺林區 包括黎看嶺、蒙天嶺、黃猄角嶺。有天然林8.69萬畝(含疏林0.15萬畝、灌木林2.30萬畝)。主要林木種類有:綠楠、雞尖、石梓、陸均松、竹葉松、油楠、油丹等。 [14] 
黎母山林區 包括三青林、鸚哥敖。有天然林14.66萬畝(含疏林3.39萬畝、灌木林2.31萬畝);人工林1.12萬畝。主要林木種類有:坡壘、青皮、石梓、陸均松、粗榧、毛丹等。 [14] 
松濤林區 有天然林1.55萬畝(含疏林0.11萬畝,灌木林1.06萬畝),人工林0.84萬畝,未成林地0.05萬畝,宜林地0.32萬畝。主要林木為南亞松。現由松濤林場經營。1988年劃歸省林業局。 [14] 
細水林場,位於白沙縣東部。東鄰細水鄉福門村,南接白沙農場10隊,西達牙叉鎮志針村,北至松濤水庫。全場設1個林區,面積7.2萬畝。以造林為主,1987年有人工造林716畝,內有窿緣桉、母生、花梨、油茶、大葉桉、樟樹等林木。 [15] 
國營獼猴嶺採伐場 建於1959年9月。場址原設在江邊鄉報白村附近,1992年底因擴建廣壩電站工程,遷出東方岔路口零公里處。1996年,全場員工225人,其中幹部11人,工人214人。場內設有營林、森工和行政3個股。
經營面積18萬畝,其中有林面積13.9萬畝,林木總蓄積量115.7萬立方米。花梨、子京、坡壘、粗榧、荔枝、母生、油丹、青梅等珍貴木材約佔總資源的43%。至1996年,共建設林區公路19公里,生產木材11.8萬立方米,造林面積0.25萬畝(其中採伐跡地更新面積0.22萬畝),年均生產木材0.34萬立方米,年均造林面積214畝。 [16] 

黎母山文物勝蹟

水會所城遺蹟,在黎母山水上市。城牆東西相距600米,南北相距300米,總長1180米,土石結構。現存殘牆高2.5米,寬3米,長300米。建牆石磚為0.38×0.18×0.09米和0.28×0.05×0.9米兩種。茅橋村後有“水會平黎善後碑記”一塊,據《瓊州府志》王弘海《水會所平黎善後碑記》載:城為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1600)按察副史林如楚建。置參將府,調千户1員帶兵300駐守。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機炸廢。1985年,出土碗片、瓷片、瓦片、筒片等274件,現收藏於縣文化館。 [17] 
水上村摩崖石刻, “澤布千秋永,功成六月奇,驅除志尚遠, 遺恨早班師” 位於黎母山鎮水上村東面4公里處的水上嶺上,每字大14×18釐米,10×11釐米,直書楷體陰刻。下款有“萬曆庚子温陵莊渭揚題”。莊時任參將,是鎮壓黎馬矢起義軍頭目之一。 [17] 
革命舊址
(一)白沙起義遺址,位於鸚歌嶺腰,為1943年8月白沙起義地點。起義軍原住地在嶺的西北半山腰間,遺留的4根草屋柱子藏於縣文化館,嶺上遺址有“三腳灶”石頭等。
(二)瓊崖縱隊司令部遺址,位於阜龍鄉文頭村東北面約1公里處,為1945年瓊崖縱隊司令部駐地。有當年使用過的兩口水井遺址。
(三)瓊崖縱隊挺進支隊舊址,位於細水鄉南晚一隊東面約12公里處,與鸚歌嶺相連,與什寒嶺遙相對峙。為1945年挺進支隊駐地。有當年使用過的“三腳灶”和平台屋基等遺址。 [18] 

黎母山軍事歷史

黎母山駐軍

元至元二十八年至三十年(1291~1293),元朝統治者在海南島設“黎兵萬户府”,隸湖廣行省平章都元帥府,轄五指山和黎母山各黎峒。各峒黎兵由峒首統率。元朝統治者不僅驅使“黎兵”鎮壓當地農民起義,還徵調他們參加遠征。 [19] 
民國三十四年(1945)八月,瓊崖縱隊挺進支隊李振亞、符榮鼎部1400人,自白沙開進紅毛、什運、毛陽、毛貴、毛棧、加釵、營根、新市、什萬一帶活動;同年冬至翌年初,第三支隊符哥洛部1000人駐營根,該部第六中隊李永統部駐中平、南平、太平建立陵保特別區;第二支隊陳武英部1400人,駐思河、嶺門和黎母山一帶;翌年四月,前進支隊符振中部500人,駐什運,主要任務是肅清國民黨軍,保衞司令部安全。 民國三十六年(1947)初,瓊崖縱隊司令部駐紅毛鄉便文村,翌年六月遷毛貴。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馮白駒,副司令李振亞、吳克之。下轄第一、第三、第五3個總隊,8個支隊(團級)。 同年秋,第四支隊馬白山部1箇中隊,駐松濤、黎母山建立瓊白邊區。 [19] 

黎母山戰事

陳仲達鎮壓黎民起義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五指山、黎母山諸峒黎族人民起義。五月,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都元帥陳仲達令廉希恕帶兵2.1萬鎮壓。次年七月,副都元帥朱斌統兵進入五指山腹地追殺起義軍。至元三十年(1293),起義軍被剿滅,首領符十九等8人被殺。 [20] 
白沙起義 民國三十一年(1942)七月十六日,時屬白沙縣的紅毛鄉黎族首領王國興、王玉錦、王高定、王傳立等10多人,聯合苗族實行大規模武裝起義。1943年,國民黨糾集1000多兵力,從番陽、加釵、林加和儋縣雅星鄉分路進攻起義隊伍。由於義軍彈藥不足,缺乏鬥爭經驗,被迫分路撤上鸚哥嶺、什寒山、毛興嶺和什乒山。十月,吉有理、王文聰等在澄邁縣的六芹山找到中共瓊崖特委。特委書記馮白駒親切接見他們,高度評價白沙起義,並派出武裝工作組到什寒山、鸚哥嶺支持和幫助王國興繼續同國民黨開展武裝鬥爭,開闢革命根據地。 [20] 

黎母山交通

白(沙)什(運)段,1064年由海南公路分局派員進行實地測量,並制定初步設計方案,但因南訓——什運段山高坡陡、彎道多、土質差、易塌方等原因沒有動工修建。1978年始由國家撥款390萬元修建,其中南訓——鸚歌嶺段由白沙縣負責,鸚歌嶺——什運段由瓊中縣負責。於1984年12月由外包工隊承建完成。1985年轉入路面維修,全長44公里,列入省級公路。1986年8月正式通車。 [21] 
烏那公路 1943年日本侵略軍強徵民夫修築。1953年,為溝通島西島中交通,重新勘測,翌年重修,並從榕木坡延至烏石,1956年通車。時由那大工區管養,1959年3月歸瓊中縣接管。全長67公里,縣境內長49公里。1957年定為省道公路。 [22] 

黎母山旅遊開發

獼猴嶺風景區,位於東方市境內,距八所55公里,靠近大廣壩水電站。站在獼猴嶺放目遠眺,湖水、輕舟、森林、沙灘、陽光融為一體,美不勝收。景區240平方公里範圍內奇峯各異,峯中有仙人洞、獼猴洞、傳奇神秘,虎頭山、龜山、獅山、神女山,神形兼備。還有氣勢磅礴的瀑布,400多種動物,300多種熱帶天然林樹木。獼猴嶺上五尖松挺拔筆直,雄偉壯觀。 [23] 
獼猴嶺主峯高1655米,為海南省第三高峯,林區下游10公里處是廣壩水電站。獼猴嶺下有個獼猴洞,面積2000多平方米,地面離洞頂最高處570多米。洞內有2個石廳,石廳相通。洞廳底有鬆軟沙灘,一泓泉水清澈見底,長年不涸。山洞裏的石筍、石幔、石柱,林林總總,千形萬狀。似黎族婦女形象、十八羅漢、撒花天女、欲飛白鶴、開屏孔雀、戲水鴛鴦。又似猴、馬、鹿、獅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傳説此洞是黎族“三月三”的發源地,是當年阿貴和阿貝相戀幽會的地方。兩人在洞中結成夫妻,生男育女,繁衍黎族子孫,直至死在洞裏,阿貝化身為石,永留洞中。其石像胸部乳房凸起,乳頭滴水,傳説是阿貝哺育黎家後代的乳汁。觀之,親切感人,耐人尋味。 [23] 

黎母山名稱變遷

黎母嶺之名,最早似可追溯到晉代。如南宋《諸蕃志》:“(海南)按《晉書》分野屬婺女分,謂黎牛婺女星降現,故名曰黎婺,音訛為黎母。”又《方輿勝覽》轉引北宋《瓊州圖經》:黎母山。《圖經》:島上四州,以黎母山為主山,特高。每日辰巳後,雲霧收斂,則一峯聳翠插天。申酉間,覆蔽不見。此必所謂“南極星芒所降之地”也。
宋代認黎母嶺為海南最高峯。《宋史·王祖道傳》記載:崇寧間(1102-1106年)知桂州王祖道“請於黎母山心立鎮州,為下都督府,賜軍額曰靖海”,鎮州遺址在今東方市東河鎮中方村一帶。據此,這“黎母山”應該是獼猴嶺(海拔1654米)或霸王嶺(海拔1560米),這正是從沿海抵達海拔1500米以上高峯最近、道路相對好走的一條線。宋代的定位影響到元初。至元三十年(1297年)邢夢璜《平黎碑記》載元軍大徵,“勒(石)黎婺嶺”及五指山,其石即“大元軍馬下營”摩崖石刻,在樂東尖峯嶺下。 [24] 
南宋乾道與淳熙間(1171-1177年)任職廣西的范成大與周去非,傳世著作《桂海輿衡志》與《嶺外代答》,系統記載了海南風物。他們筆下的黎母嶺令人神往,為歷代反覆引用,但基本內容仍沿北宋:“(黎人)皆環黎母山居耳。若黎母山巓數百里,常在雲霧之上,雖黎人亦不可至也。秋晴清澄,或見尖翠浮空,下積鴻蒙。其上之人,壽考逸樂,不接人世。人慾窮其高,往往迷不知津,而虎豹守險,無路可攀,但見水泉甘美耳。此豈蜀之菊花潭、老人村之類耶?”(《嶺外代答》)
當時較大的一次“黎人歸化”,首次提到了五指山:“淳熙元年(1174年),五指山生黎峒首王仲期率其旁八十峒、丁口千八百二十歸化。仲期與諸峒首王仲文等八十一人詣瓊管公參……犒賜遣歸。”(《桂海輿衡志》)
王仲期的八十峒生黎,真的環繞五指山而居嗎?未必。古代對漢民系以外的族羣都泛稱為黎。藉助南渡江,宋代漢文化圈勢力大概可深入至今定安縣城一帶,而周邊多半漢黎相間。王仲期們在與更深山族羣的鹽鐵貿易中,瞭解甚至直接觀察到五指山。范成大是廣西經略安撫使,正管着海南,記述權威。王仲期率眾歸化,留下腹地高山的第一個觸目記載——五指山。
“五指”峯巒特殊,沒親見是不可能得出此名的。但範、週二人(包括當時所有人)顯然還不知道五指山就是最高峯,“雖黎人亦不可至也”的黎母嶺才是。此時黎母山何在,與五指山是何關係,尚未有正面的闡述。 [24] 
元明之間認為五指山就是黎母山,也有概略的正確定位。明天順初(1457年)《大明一統志》載:黎母山,在定安縣南四百里。山有五峯,又名五指山。極高大,屹立瓊、崖、儋、萬之間,為四州之望……一名黎婺山,方言訛為黎母雲。這部國家級地理志,是最早正面記載五指山狀況的史料,此前僅得一個名字。《一統志》已認識到五指山是最高峯。
現代存明代海南方誌中,對兩山是否相同的記載多有參差。年代較早的《瓊台志》最為正確,該詞條先引用“黎母即五指”的傳統説法:定安縣,山類:黎母山。一名五指,在縣南四百里思河生黎峒中。五峯如人指屹立,四州之山脈、水源皆出自此。而最後特加按語,指出兩山其實並不相同:“黎母即五指,志傳沿書久矣。近訪熟黎村者,皆言身涉其地,五指居中。其地南界陵水、崖州、感恩諸處,土色皆浮白,北來者多赤。旁有黎婺山,尤甚峻。一水湍急,流出鎮川。據此,則黎婺當別為一山無疑。”“鎮川”當是“鎮州”的筆誤,在昌化江邊,上游正是從五指山西麓流經鸚哥嶺腳下,山勢確比五指山更為險峻,這段河牀坡度也大,終年水勢湍急。《瓊台志》這段對大山大河的描述基本準確,勝於明代其他方誌,是現存史料中,但對黎母嶺的認識和定位尚未精準。 [24] 
鸚哥嶺 鸚哥嶺
按清康熙間關於黎母嶺的定位,便是今稱鸚哥嶺的海南第二高峯。
康熙三十年(1691年)成書的《定安縣誌》,首次給出兩座山的明確里程:黎母嶺:即光螺嶺,《通志》誤作二山,在縣西南,屬生黎地,距城二百八十里。大五指山:在縣正南思河都界外,屬生黎地,距縣城四百三十餘里,其高際天,其廣莫測,五峯如指。
稍後的康熙《瓊州府志》全按縣誌這兩詞條,唯獨將黎母嶺的距離改為“三百八十里”。雖然該志此處不巧殘頁,但參照其後的雍正、道光《廣東通志》及乾隆、道光《瓊州府志》相應詞條,均近全文引述《定安縣誌》,皆為“三百八十里”,可確證無疑。
自康熙二十八年吳啓爵平定山區,“開十字大路,南通崖州,東通萬州,西通儋州”以後,海南中部的大山大河位置及里程已基本明確:五指山,南距定安縣城四百三十里;黎母嶺即今鸚哥嶺,西南距城三百八十里。康熙末期《皇輿全圖》,標繪海南四座大嶺:五指山、縱橫嶺(今南茂嶺)、黎母嶺(今鸚哥嶺),方位都準確。
康熙間,方誌對五指山、黎母嶺里程的準確定位,是古代地理志的一個重大進步。 [24] 
黎母嶺 黎母嶺
然而,晚清對山嶺記載出現系列異動,造成黎母嶺“北移”,影響至今。
1861年成書的同治《廣東圖》,定安縣自北至南依次出現光螺嶺、大黎母嶺、加釵峒、鸚哥嶺、毛立錐、紅毛峒、大五指山等標示。用當代地圖解讀,“大黎母嶺”“大五指山”分別是當代黎母嶺、五指山;“鸚哥嶺”同當代,與此前表述大有不同。稍後的同治《廣東圖説》,對“大黎母山”“鸚哥嶺”里程、方位的敍述,更是混亂。
十餘年後,光緒四年(1878年)印行的《定安縣誌》,把黎母嶺替換成“鸚哥鈎嶺”。清代各版《瓊山縣誌》,對黎母嶺向無記載,因其不在域內,到民國《瓊山縣誌》,受《定安縣誌》影響,該嶺在沒有任何來源交代的情況下,白紙黑字:“黎母嶺,在水會所南二十里林灣都。高六十餘丈,長有六里,山林叢雜,甚為崎嶇……”這個新的“黎母嶺”,直接影響了20世紀的地圖標繪和行政建置“黎母山鎮”。
其實,今天的黎母嶺最早是作為“頭平嶺”見諸《瓊台志》記載的:“頭平嶺,在(瓊山)縣之西南三百二十里許西黎都。四畔皆山,延綿凡數十里。中峙起一峯,特高而頂平,樹木陰翳。” [24] 

黎母山黎母嶺-位置

主峯黎母嶺是一座地壘式的斷塊山,屬熱帶山地雨林,山上珍稀植
物和重要經濟植物物種多達120多種,同時是多種野生動物的樂園。向北往黎母嶺徒步攀登,沿着峽谷途徑小三峽、小九寨溝、天河激流等,這就是萬泉河的主要源頭支流。位於黎母山東南線的吊燈嶺瀑布落差100多米,分三級傾瀉下來,氣勢非凡。

黎母山簡介

黎母山國家森林公園自然風光美不勝收,不管遠望還是近觀,山峯、雲霧、湖潭、峭壁與幽谷、鳥鳴和蝶飛等都給人一種靈性的美麗,這裏還有許多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保護的珍稀頻危野生動物。由於這裏為黎苗族聚居,黎苗風情濃郁而純樸,園內還流傳着許多動人的神話傳説,讓人在充分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時,內心深處又有一種感慨甚至對人生的感悟。
傳説中的黎母山是海南黎族祖先的主要棲息地,是黎母鄔麥化成。黎母山是受古代武將吟頌較早的海南名山之一,又是神話傳説較多的地區之一。早在900多年前宋朝大文豪蘇軾就賦有《題黎婺山》的詩章,後元明清文士武將和者不少,有的還刻石永志。近人關於黎母山的詩文更多,可見具影響之久遠,文化底藴之深厚,這也正是黎母山森林公園優勝於其他森林公園的重要一籌。

黎母山人文景觀

1、黎母石像和黎母廟黎母石像本身既是一個奇特的自然景觀,同時又飽藴人文內涵。 是黎民族的始祖聖像,常受黎人宗敬祭拜,體現出黎民族傳統文化和習俗。它的發現過程更充滿神秘傳奇色彩。為祀黎人之祖。元代曾在(瓊州)府城內建有黎母廟,明代永樂四年(1406年)重建(已毀)(《嶺南勝概》卷六),現在黎母山上的黎母廟則是近人所建,廟裏正廳金殿上,黎母娘娘神像活靈活現,每年“三月三”及三月十五前後,各支黎胞乃至各方並非黎族的善男信女,不遠百里,不畏山高路險,競相前往祈禱祭拜,彩旗香火紛呈,熱鬧非凡,成為罕見的深山盛會,是一項特有的旅遊景觀,對各方各界遊客誘惑力頗強。
2、黎婺山石壁(宋)
在黎母山頂,高丈餘。大二丈,中間有東坡手書詩一首。近此壁裂開二幅雲。(《定安縣誌》)
3、黎婺山石崖(元)
在山巔,元都帥朱斌統兵入黎,抵古鎮州,遂登五指山,次黎婺山,各刻石:大元軍馬到此。 (《定安縣誌》)
4、東坡嶺摩岸石刻
位於灣嶺鎮金包村後頭嶺東北2公里處(原名梅嶺,後因曾忠修蘇東坡黎母山詩其上,故又名東坡嶺),在嶺頂有一石高丈許,大八九尺,三面皆平淨,後面獨佗,明萬曆27年,管理太平營兵務把總曾忠在其石正面刻“平黎勒石”十三行,在其下旁面直書楷體陰刻蘇東坡黎母山詩一首,每字大5×8釐米。旁刻曾忠和東坡韻一首。
前題 和韻 (明)太平營兵務把總 曾忠黎口劍聳扦銀簪,百萬貔貅搗指南,
口列星基成陣八,柱標功蓋橫分三,
飛鳥盡空天色白,良弓藏已蠹塵蘭,
世平不用追風犬,猿臂勳名傍石談。
5、鄧公峯石(平黎記作定功峯,明)
明遊擊將軍鄧鍾,於萬曆27年,率兵攻破石夾門後,曾於隘口處石壁上勒石以記其事因,並和東坡黎母山詩一首。
前題 和韻 (明)遊擊將軍鄧鍾
五指擎空聳若簪,婺庭此口見徵南,
總緣聖主威鹹五,敢道將軍略有三,
劍洗天河飛練白,旗銷瘴癘拂雲蘭,
東坡留與諸君會,肯負勳名帛上談。
6、石蛇路。
在灣嶺鎮的碑記嶺上,建於清朝乾隆年間,長500米,寬1.47米,亂石砌成,狀如青蛇,蜿蜒伸向圩門。嘉慶年間,圩氏鑿一石碑立於頭,意為將蛇釘死,免其傷人。
7、水會所城遺址。
位於黎母山水上市,城牆總長1180米,現存殘牆K300米,磚石結構。茅橋村後原有工弘海的“水會所平黎善後碑圮”一塊, (已被日機炸燬)
8、水上村摩崖石刻
位於黎母山鎮水上村東面4公里處的水上嶺上,每字大14×18釐米,10×11釐米,直書楷體陰刻,系萬曆年間莊渭揚參將關於平黎的題詩。
9、三百年前黎族祖先刀耕火種遺蹟。
中國林科院廣州熱林所1989年從黎母嶺腳下一些喬木的生長過程及生物化學成份分析中發現這個遺蹟,這給黎母山是黎民族祖先聚居地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