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黎族竹木器樂

鎖定
黎族竹木器樂,海南省地區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黎族竹木器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老藝人相傳,黎族竹木器樂在清代康乾年間最為盛行,主要流傳於海南省中部五指山南麓的黎族聚居區。這一地區常見的黎族傳統樂器主要有獨木鼓、叮咚木、鼻簫、口弓、唎咧、口拜、洞勺、嗶噠等八大件,這些樂器散發着原始社會生活的氣息,黎族羣眾利用大自然中的竹木和畜獸皮等原料手工製作而成,生動體現了當地黎族人民崇尚自然的生活和美學觀念。 [1]  黎族竹木器的代表作品有《羅尼調》《四親調》《喂格羅調》等。
2008年6月7日,黎族傳統樂器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Ⅱ-135。 [1] 
中文名
黎族竹木器樂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申報地區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海南省五指山市
遺產編號
Ⅱ-135

黎族竹木器樂歷史淵源

黎族竹木器樂
黎族竹木器樂(2張)
約3000年前,黎族人民就在海南島繁衍生息,過着原始社會的生活。最早出現的樂器是獨木鼓,據黎族祖先歌傳述,遠古時候因雷公擊倒大樹起火,燒樹成洞,黎族祖先就擊木派呼眾圍獵,後來人們用牛皮或鹿皮矇住大洞口,敲起來咚咚響,以作招眾、祭祀和樂器使用。中國民族學家曾昭璇在《談哮黎“獨木皮鼓”兼論銅鼓的起源》一文中寫道:“獨木皮鼓起源早於銅鼓,即在原始社會已存在,而銅鼓則在百越族羣進入奴隸社會才會鑄造”。叮咚木也是早期出現的打擊樂器。古時,黎族砍山種山蘭,山豬常常在夜間出來糟蹋山蘭稻,為了保護山蘭稻,看守山蘭的人,就在山寮吊起兩根木杆、打擊響起叮咚聲,以驅趕山豬。後來發展成跳舞娛樂用的打擊樂器。鼻簫、口弓、唎咧、拜、洞勺(灼吧)、嗶噠等傳統樂器也是黎族早期的樂器。
史書記載黎族自漢代起有器樂活動。清《感恩縣誌》記:“漢代縣屬分三星美孚大鬃復黎四種,以木為弓,以牛角為號,以擊鼓為樂,以射獵為生”。
宋紹聖四年(1097)四月,蘇東坡被貶至儋州時,就看到“總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葉送迎翁”。他在《和擬古》詩中還寫道:“銅鼓壺蘆笙,歌此送迎詩”。句末注云:“交趾取無柄之瓠,剖而為笙。”宋《太平寰宇記》記載:瓊州“打鼓吹笙以為樂”。《桂海虞衡志》載:黎人“聚會亦椎鼓歌舞”。明代的大文豪湯顯祖記述黎族擊鼓謳歌的情景:“文臂郎君繡面女,並上鞦韆兩搖曳,分頭攜手簇邀遊,殷山踏地蠻聲氣,歌中擊鼓會金釵,為度那復知年歲”。
清代張慶長《黎岐見聞》載:“男女未婚者,每於春夏之交齊集野間,男彈嘴琴(即口弓),女弄鼻簫,交唱黎歌。”清《古今圖書集成》有更詳細的記述:“黎人聚會,即使歌郎,每唱一句,經兩指上下擊鼓,聽者齊鳴,小鑼和之。其鼓,如兩節小竹而腰小,塗五色漆,描金作雜花,以帶系肩上。歌郎歌罷,歌姬仍徐徐唱,擊鼓亦如歌郎,其歌大意言男女之情。” [2] 

黎族竹木器樂基本特徵

黎族竹木器樂樂器種類

檠族竹木樂器主要有鼻簫、口弓、唎咧、耳、洞勺、嗶噠、樹葉、竹笛、獨木鼓、叮咚等十大類。
鼻簫:是用鼻氣鳴管樂器。用長約600毫米,直徑約16毫米的黎族竹木器樂無節石竹細管制成。簫身頭、尾各開一音孔。吹奏完全依靠鼻孔吐、吸氣來控制音調,音域可達三個八度左右。音色清幽婉轉,悦耳甜美。鼻簫在全國實屬罕見,但黎寨卻十分流行。青年男女幾乎人人會自制自用,因為它常被作為愛情的媒介,吹奏鼻簫約會情人,傾訴愛情的心聲。
口弓:黎語叫改,是彈撥與吹氣相結合的體鳴樂器。用兩片簧片平行安裝在一根長約20毫米的木柄上。簧片有竹製和銅製兩種,各長約60毫米,寬10毫米,相距約5毫米。彈奏時,把口弓放在唇口邊,用手指彈撥弓片,同時用口腔送氣,通過唇、舌動作變化和吐氣、吸氣的氣流變化使簧片振動,能發出八、九度音域。晉色細長柔和,娓娓動聽。在黎族地區,口弓常用作青年人約會情人的工具,每當夜幕降臨時,男女青年便穿戴整齊,三三兩兩來到姑娘居住的“隆閨”前,吹奏口弓,以求得“隆閨”內的姑娘開門。寂靜的夜裏,口弓的聲音悠揚婉轉,纏綿動聽,一個吹奏技巧高超的青年往往能首先得到姑娘的青睞。
唎咧:黎語稱“曹咧”“追咧”“咧嘍”等,是黎族獨奏的氣鳴管樂器,用水尾竹細管制成,一般長約230毫米,管杆以小管套接大管,共有8節,最粗的一節管徑約15毫米,含在嘴裏豎吹,管身開有7個音孔。唎咧適合在各種場合吹奏,在民族器樂合奏中必不可少;唎咧的音色清亮悦耳,旋律流暢。
拜:是黎族自制的氣鳴管樂器。用一節長約350毫米,內徑10至20毫米的山竹剔開兩塊,各修成上略小,下略大的形狀,再合攏結紮成一件,如漢族的嗩吶狀。吹口處插一根小管,含在口中吹奏。管身開有9個按音孔,(前8後1),音域一般為兩個八度。拜的表現力很強,能表現喜怒、哀、樂等各種感情,可使聽者心花怒放,也可使聽者悲痛欲絕。
洞勺:亦稱洞簫倫。竹製管樂器。用山上的藤竹杆製作,長短不一,有的長1200毫米,粗30毫米不等管的頭部保留原竹節,尾端挖通,管杆上方開1個吹起孔,管聲上方開3音孔,吹奏方法多為豎吹。音階有7聲,低音區的音色深沉,音量比較小,中音區的音色寬厚、圓潤、優美。
嗶噠:俗稱排簫,竹製吹管樂器。將兩支長短大小相同的竹管並排捆綁組成。管身各長220毫米,內徑3毫米,頂端留節,節下削出管道,嵌竹製簧片,贊片長20毫米、寬2毫米,簧舌朝上,根部與管身相連,每條管身正面開7個音孔,背面開1個音孔口含簧片,吹氣鼓簧片發音,音色清脆明亮。
樹葉: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天然樂器。通常用桔、柚、楊、冬青等無毒的樹葉,葉片的結構勻稱,正、背兩面都應平整光滑,以柔韌適度、不老不嫩的葉子為佳。一般使用葉長2.5釐米、中間葉寬2.5釐米者為宜。吹奏時,將葉片正面橫貼於嘴唇,用右手或左手食指、中指稍微岔開,輕輕貼住葉片背面,拇指反向托住葉子下緣,使食指、中指按住的葉片上緣稍稍高於下唇,運用適當氣流吹動葉邊,使葉片振動發音。可吹出高低、強弱不同的聲音。音域可達12度。技巧高超的演奏者可一口同時吹響兩片樹葉,像吹口琴一樣可以吹出各種歌曲。
竹笛:是邊稜氣鳴樂器。用細竹製成,有長短兩種,長的約650毫米,直徑約20毫米;短的約500毫米,直徑約20毫米。正面有音孔6個,左右各有3個。吹奏方法為豎吹,用嘴唇送氣,可發出7個音調,竹笛的長短決定音的高低,短的音高,長的音低。它的表現力極為豐滿,音調剛健有力、華麗流暢。竹笛曲調旋律變化大,多跳躍,節奏輕快,在黎族地區廣泛使用。常見用於歡慶、賀壽、祭祀等場合。尤其受牧童喜愛,放牧時隨身攜帶,在空曠的山野上吹奏以解寂寞。
獨木鼓:高50釐米至100釐米,直徑30釐米至60釐米,鹿皮鼓的製作多用苦子格木為鼓身,中間挖空木心,周圍留2釐米形成圓圈,以牛皮或鹿皮蒙遮蓋兩端,用白藤綁周圍,再用煮過的堅硬木釘,釘在兩頭上端周圍。在黎族村寨裏,製作一個鹿皮鼓一般一至二年時間。要購買一個獨木鼓來用時,多以耕牛來交換,一個獨木鼓交換一頭耕牛,有些地區以“山尺”量鼓面寬交換耕牛,即現在英尺的40釐米為一“山尺”,一“山尺”交換一頭牛,如果多出1/2“山尺”(20釐米),加換一頭豬,獨木鼓在黎族地區廣為流行。 [3] 

黎族竹木器樂器樂特點

黎族竹木器樂有獨奏和合奏樂。器樂的主要特點是:
1、原生態的黎族傳統器樂富有原始音樂的色彩。傳統樂曲產生於原始社會生活中,保留有原始生活的音韻,展現黎族原始生活的風情,如獨木鼓恢弘厚重的聲音和簡約的鼓譜,體現原始崇拜祭祀活動的肅穆場景。鏗鏘悦耳的叮咚聲,使人們如置身在原始的種山蘭園中。聲輕委婉的鼻簫,聲細纏綿的口弓,訴説着情人的竊竊私語,音純嘹亮的唎咧、嗶噠,廣闊悠揚的耳、洞勺,呈現出黎族人民勞動、節慶、歡樂等豐富多彩的生活場面。
2、有濃郁的民歌韻味。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歌十分普及,人人皆能,民間器樂從中吸收養分,產生仿人唱民歌的器樂曲,帶有濃郁的民歌韻味。
3.黎族傳統器樂有古樸簡約的特徵。曲牌結構多為單曲體,以一個曲調為基礎做多次反覆演奏,在反覆中僅有速度變化,以反覆的演奏方法加深了人們的音樂印像。調試音階方面,多為五聲音階為主的徵調式和宮調式,曲調大體是以同度音階反覆和二度音階為主進行,以12356為骨幹音,旋律起伏不大,節奏、節拍一般較為規整。 [2] 

黎族竹木器樂傳承保護

黎族竹木器樂傳承價值

黎族竹木器樂的重要價值,突出表現於:
1、豐富了中國的民族器樂黎族傳統竹木器樂和樂曲。如叮咚木、鼻簫、口弓、唎咧、洞勺等樂器在國內並不多見,許多樂曲也是黎族獨具的,它豐富了中國器樂的曲庫,呈現出中國音樂文化的多樣性。
2、為音樂學的研究提供了“活化石”黎族的竹木器樂和樂曲是在原始社會經濟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藝術品種。它的萌生、發展和最終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融匯了黎族、海南的文化傳統,對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特別是音樂文化研究提供了活的物證。
3.黎族傳統樂器在國內外樂壇均十分罕見,由此形成的竹木器樂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大大豐富了中國民族器樂的寶庫。黎族竹木器樂中藴涵了黎族發展歷史、生產生活、人情風俗等方面的豐富信息,具有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音樂文化學等多學科的研究價值。 [2] 

黎族竹木器樂傳承狀況

受時尚音樂的衝擊,黎族竹木器樂漸趨式微,民間樂手青黃不接,傳統樂曲多有失傳之虞,急需大力搶救。 [1] 

黎族竹木器樂傳承人物

黃照安,男,黎族,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黎族竹木器樂傳承人物,申報單位: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1] 

黎族竹木器樂保護措施

2016年7月21日,黎族竹木器樂樂團“五指山之聲”在五指山市通什鎮番茅黎族服飾藝術培訓中心排練。“五指山之聲”黎族竹木器樂樂團有成員30名,他們是經過五指山文化部門選出的竹木器樂代表性傳承人和竹木器樂愛好者,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年齡最大的77歲,最小的12歲。該樂團演奏的樂器包括洞勺、灼吧、鼻簫、口弓、拜、唎咧、叮咚和獨木鼓等黎族傳統樂器。 [4] 
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族傳統竹木器樂培訓班在保亭文化館黎族竹木器樂傳習所正式開班,來自全縣各鄉鎮具備一定黎族竹木器樂基礎的文藝骨幹共32人蔘與。 [5]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文化館、五指山市文化館獲得“黎族竹木器樂”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黎族竹木器樂項目保護單位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6] 

黎族竹木器樂社會影響

黎族器樂《打叮咚》參加1957年第一屆全國音樂舞蹈匯演。唎咧,先後應邀到新加坡、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吹奏。
出生於報亭出生於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王會基以會吹唎咧出名,被吸收進原廣東民族歌舞團。他隨團出訪新加坡、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許多國家,唎咧在國際舞台上奏響,觀眾喝彩,專家關注,新聞媒介報道,許多外國音樂界人士請他教授吹奏唎咧。 [2] 

黎族竹木器樂文化軼事

關於鼻簫來歷,有個傳説故事:很久以前,一對黎族青年相愛了,臨結婚前,這位姑娘到檳榔園採檳榔,被峒主發現。當晚,姑娘被峒主抓去。峒主軟硬兼施,要姑娘嫁與他。姑娘不允,被關了起來。小夥子得知後焦急萬分,他找了三天三夜,終於發現姑娘被關在密林中的一個小山洞裏。兩人無法相見,小夥子只好唱歌傳情。峒主察知,又把小夥子抓了起來,割掉舌頭,發配到一個荒遠的山林裏。過了一個多月,小夥子又在山洞邊出現他吹了一節白竹,用鼻吹出自己的痛苦和思念之情。姑娘心領神會,感泣不已。後來,小夥子被峒主抓去處死。死前,託人將鼻簫轉交給姑娘。姑娘接過鼻簫,悲痛欲絕。不久,姑娘在看守的幫助下逃出虎口,跪在小夥子墳前,把小夥子生前吹奏過的鼻簫曲吹奏了一遍又一遍。然後,姑娘懷揣鼻簫,安息在小夥子墓前。此次,鼻簫便一代又一代傳了下來。
關於唎咧的來歷也有個傳説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五指山有個會吹唎咧的人,有一天,他在山蘭園裏吹奏時,那美妙動聽的樂曲悠然飄到大海,出海查看的海龍王聽到了這美妙的音樂之後,就匆匆地尋聲來到了這山蘭園,請他到龍官教龍太子吹奏唎咧。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