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黎宗先

鎖定
黎宗先,女,1946年12月出生,南岸區海棠溪街道敦厚街社區居民。
2017年12月,入選2017年11月“中國好人榜”。
中文名
黎宗先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46年
主要成就
入選2017年11月“中國好人榜”

黎宗先人物事蹟

退休老人12年擺免費茶攤 為路人送茶解暑
重慶作為火爐之一,也是當之無愧,隨着夏日來臨,氣温飆升,南岸區前驅路附近的黃葛古道山下入口處便出現了一位擺攤免費送茶的老人,她就是黎宗先。兩個容量1.5升的電水壺、一個菜籃子、一袋一次性水杯,便是黎婆婆的全部“家當”。
1999年3月黎婆婆從學校退休後就租房居住在黃葛古道邊上,那裏正好是上新街、海棠溪兩條上山路與黃桷埡的匯合之處。“那會兒上山耍的人都很多了,那時出門帶水杯的少,口渴了就到處討水喝。”黎婆婆回憶道,“剛好我家又處在古道路邊,一到夏天,便經常有人來問我要水喝”。黎婆婆本來一直就有熬茶水的習慣,便經常“招待”那些爬山口渴的人。漸漸地,“規模”也大了,為了方便,就直接在家門口放上一桶熬好的老鷹茶,旁邊擱一個不鏽鋼盅子,行路人渴了就自己隨意喝。這黃葛古道邊上夏天免費的茶水攤,一擺出來,就擺了12年。直到6年前南岸區要修內環路,那片地被規劃進去,黎婆婆便搬到了民生家園,免費茶攤也就“收攤”了。
茶攤雖然收了,黎婆婆仍時常到山上的步道去看看,遇到哪兒髒了,就拿着掃把去掃掃。4年前,黎婆婆就發現每當下雨天,從山上下來的人們,褲腿上都滿是泥點子。便想着法子在古道旁邊的一小塊菜地挖出了一個五六平方米大小、深30釐米左右的水凼,接了山上的地下水,滿滿的一池清水,供人們洗去泥印和疲倦。旁邊菜地的鄰居蔣代全深受觸動,將自己的一小塊菜地也挖了一個水池。去年11月,天降暴雨,兩個水池子被衝出了個大口子。寒冷的冬天,黎婆婆和蔣代全找來500斤水泥、磚頭,重新把池子砌了起來,黎婆婆拿着錘子一點點的敲平水池,再親手一點點用水泥抹平。這幾年,兩個小水池很受遊客歡迎。夏天爬完山下來,走到水池邊洗個手、擦個臉,涼爽的地下水讓人神清氣爽。
今年夏天,這兩個小池子還多了個功能:附近的鄰居經常過來洗車。鄰居們知道兩個老人修池子費了很大勁,都很愛惜,拿了大桶把水舀出,幾乎沒人直接把抹布放進池子裏。
三個多月前,黎婆婆清理完兩個水池裏的雜草準備回家,看到路邊一個小姑娘坐在地上,滿頭大汗,臉色蒼白。好心的黎婆婆便上前詢問,原來是天氣太熱中暑了。黎婆婆趕緊去買了一瓶水遞給她,同時將隨身揣着的人丹給她吃了一點。這件事情之後,黎婆婆又動起了擺茶攤送茶水的念頭,加之今年家附近這個黃葛古道的上山口修成了平整的水泥台階,條件也允許。於是,炎熱的夏日,黃葛古道的這個梯坎口子,兩個容量1.5升的電水壺、一個菜籃子、一袋一次性水杯,黎婆婆的免費茶水攤,又重新“開業”了。茶是早上在家用枸杞、菊花泡成的清涼茶,“我固定週六、週日在這兒上'早班’,平時高温天也來。”擺茶水攤子,過往的路人誰都可以免費喝一杯,送完茶水還要順便去清理水池的雜草。
黎婆婆喜歡旅遊,但因為這個免費茶攤,她夏天就不不再考慮旅遊的事情了。炎炎夏日,她免費為路人送上一杯解暑清茶,山雨路滑,她為路上送去一池清水,洗去泥水和疲憊。

黎宗先所獲榮譽

2017年12月,入選2017年11月“中國好人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