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黎安理

鎖定
黎安理(1751年—1819年),字履泰,號靜圊,晚年自號非非子,清朝貴州遵義東鄉禹門(今遵義縣新舟區)人。
(概述圖參考資料 [2] 
本    名
黎安理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貴州遵義東鄉禹門(今遵義縣新舟區)
出生日期
1751年
逝世日期
1819年

黎安理人物生平

黎朝邦第六代孫,幼時,常被繼祖母虐待,生而赤貧,“少時醫卜星相負販,逐什一之術無不業,而以餘隙讀書”。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舉人。嘉慶十三年(1808),以大挑二等為永從縣(今貴州從江縣)訓導,十八年(1813)選授山東省長山縣(今鄒平縣)知縣。為官清正,政聲甚佳,後因病去職,前往浙江桐鄉縣其子黎恂任所觀政,嘉慶二十一年(1816)返回故里。居家或編扎茅苫,或飼雞餵豬,其外孫鄭珍説:“七十老孟公,處置到雞豕。三日一來過,瑣瑣身料理。”黎安理一生多以團館授徒為業,為家鄉培養了許多人才,家教甚嚴,課子有方,子黎恂、黎愷、黎兆勳,外孫鄭珍等均得其教誨,成為黔中文壇佼佼者,開創了遵義沙灘文化。

黎安理主要作品

著有《鋤經堂詩文集》、《夢餘筆談》等。
代表詩作《曉發黃魚橋》
帽影鞭絲犯曉行,不堪愁思百端生。
梧桐露冷枝頭月,薜菼霜清秋後程。
野闊天高雲自落,峯寒江回雁初橫。
茫茫身世無窮感,尚望鄉園萬木平。

黎安理人際關係

第一代黎朝邦 其父黎佑,明萬曆進士,明兵部侍郎梁應奇謂黎朝邦十歲出試童子,十四歲學使觀其不凡,首選食廩餼,人勸入仕,辭曰:“龍兮為陽,秋而伏藏,其幽之滸,育之繁昌。平播之明年(明萬曆二十九)乃遷播郡隱,治家之法於子孫之詩禮,文物(讀與耕)四時課將之,儀節饒有古儒風焉。”
第二代黎懷智(黎朝邦之四子) 長子黎懷仁,號靜軒,以庠生從軍,著有《程子注》、《易經注》二書;次子懷義,廩生;三子懷禮遷四川大足羅井場;四子懷智,以功名任湖北黃岡知縣,明亡後在禹門寺拜丈雪為師皈依佛門。
第三代(黎懷仁之三子) 長子黎民忻,食餼庠,以道德文章鳴一時,“經提學使馮雲驤薦於朝,膺宣德郎以六品職用,奉旨文行兼旌其廬,授廣西慶遠府河池同(州判);次子民向,育養(抱養)民啓俱儒。”
第四代黎烈(黎民忻之三子) 長子黎耀,庠生;次子黎炳,詔贈武功大夫加上卿內閣太子賓客,加封三代,曾祖為榮祿大夫,祖為資善大夫,父為中順大夫;三子黎烈任大理府經歷,繼任川東道經歷,著有《增刪四書》、《解增補易注》,集學問故事地理秘訣於諸稿。
第五代黎天明 中秀,博學善射,有投筆請纓之志入武庠;繼明任榮昌縣令。
第六代黎國士(天明之三子) 國炳、國楨、國士,前兩人情況不詳,其中國士為遵義府學貢生。
第七代國炳之子黎正訓 府庠生,長期任教。
第八代 正訓子為黎安理、黎全理、黎上理,全理、上理無傳,將沙灘文化推向高峯的是黎安理之後代。
以上從第一代至黎安理中舉計179年,代代有子弟攝取功名,亦有著作傳世,其文化一脈傳承,連綿持久,蔚然成風,明晰清楚。故沙灘文化的歷史,應上溯七代至第一世黎氏始祖朝邦,下到清末,總計300餘年,才是沙灘文化歷史的全過程。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沙灘於西南一隅,文化傳承10餘世,實屬罕見。 [1] 

黎安理史料索引

《列傳二百八十五·孝義二》
黎安理,貴州遵義人。祖母卒,復娶而悍,父不容於後母,客授四川灌縣,遂卒,葬焉。母還母家,安理方十歲,留祖父母所。祖母遇之虐,晝則令刈薪,夜督舂,舂重不舉,繩絡碓,以足挽之。恆不使得飽。嘗取毒蠚納其口。誘之溪側,推墮水。皆瀕死,遇救蘇。既長,習舉子業,出客授佐家。祖父卒,為治喪葬。祖母病,侍疾不倦,卒,又為治喪葬,無缺禮。其事祖父母凡三十有四年。痛父客死,恆詣灌縣謁墓。母復歸,事之孝。兩弟不勝祖母虐,出走,安理往來黔、蜀,求得仲弟還。季弟客死,撫其孤。安理晚舉乾隆四十四年鄉試,授永清教諭,遷山東長山知縣,有治績。告歸,卒於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