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黎世序

鎖定
黎世序(1772年-1824年),初名承惠,字景和,號湛溪。河南信陽羅山縣定遠鄉人。中國清代治河官員。 [4] 
嘉慶元年(1796年),黎世序中進士,後歷任江西星子知縣(今廬山縣)、南昌知縣、鎮江知府、淮海道員、南河總督等職。尤善於治河,其治河方略以蓄清敵黃、束水攻沙、種植柳樹為主。卒於道光四年(1824年)。 [4] 
黎世序生前著有《續行水金鑑》一書,彙集了自康熙六十年(1721年)到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的水利史料,全書共157卷。除此之外,其還著有《東南河渠提要》120卷,《河上易注》10卷及《湛溪文集》多卷。 [4] 
別    名
黎承惠
景和
湛溪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南羅山
出生日期
1772年
逝世日期
1824年
主要成就
治河名臣
入祀賢良祠
主要作品
《東南河渠提要》《續行水金鑑》《河上易注》《湛溪文集》
本    名
黎世序
諡    號
襄勤

黎世序人物生平

嘉慶元年(1796)進士,授江西星子知縣,歷任南昌知縣。南昌縣境內彭蠡湖(今鄱陽湖)富倉、安樂等圩連年決口,四鄉農田常常顆粒無收。黎世序到任後微服簡從,實地勘查,瞭解水情,制訂開河、築圩、泄洪、浚淤方案,帶頭捐款築堤。
嘉慶十三年(1808),擢江蘇鎮江知府。鎮江丹陽練湖(舊名曲阿後湖)年久失修,積淤成田,汛期即成水患。黎世序依據圖籍和民眾意見,制訂浚淤方案,動工建造3座大閘。工程竣工後,練湖通航,水患減少,淹沒區農田開始受益。
嘉慶十六年(1811),遷淮海道。與河督陳鳳翔爭堵倪家灘決口,從此聞名。為疏通海口,黎世序力排眾議,改開挖新河與修築長堤為“束水攻沙”,使海口淤積疏浚,河復返故道入海。兩江總督百齡和嘉慶帝對此大加讚賞。
嘉慶十七年(1812),調淮陽道。不久陳鳳翔罷職,詔加黎世序三品頂戴,署江南河道總督。其在家鄉的兒子和一些親朋故舊聞訊後欲前往南河總督府謀求官職,黎世序手諭家鄉的兒子:“今黃河水患頻仍,運河急待疏浚,功以才成,業因才就,爾其能否?”為剔除衙門舊習,黎世序查辦了一批翫忽職守的河務官吏,提拔了一些治河有方的官員。三年後稱職,始實授。疏言:“自上年大濬,千里長河,王營減壩及李家樓漫口堵合,雲梯關外水深二三丈至四五丈,為近年所未有。而清江浦至雲梯關一帶,較之河底深通時尚高八九尺。此非人力所能猝辦,計惟竭力收蓄湖水,以期暢出。敵黃蓄清之法,在堰、盱二堤,有旨緩辦;今年禮壩跌損,宣泄路少,二堤尤應急築,以資捍衞。”允之。
嘉慶十八年(1813),以仁、義、禮三壩基壞,請於蔣家壩附近山岡移建三壩,挑引河三道,詔令詳議,並飭填實舊壩。尋如議行。因全漕渡黃較早,議敍。疏請加高徐州護城石工,添築越堤,於清江浦汰黃堤外加重堤,又於駱馬湖尾閭五壩迤下添碎石滾壩,並允之。先是百齡擬於清江浦石馬頭築圈堤,其灣處對王營,上起御黃壩,下屬貼心壩,河寬千餘丈,至此陡束為二百丈,論者以為不便,得不行;黎世序卒成之。是年秋,睢南薛家樓、桃北丁家莊漫水壞堤,黎世序躍入河者再。會上游河南睢州決口奪溜,河水陡落,睢、桃兩工得補築無事,詔以黎世序不能先事預防,降一級留任。睢州決口久未合,黃水全入洪湖。黎世序力籌宣泄,濬順清河於清口淤窄處,自束清壩起至御黃壩止,挑引河三,束清、鉗口各壩一律闢展,智、仁兩壩及蔣壩以南,新挑仁、義兩壩引河,併為分減之路。至嘉慶十九年(1814)霜降,安瀾,詔嘉黎世序修防得宜,加二品頂戴。
嘉慶二十年(1815),疏言:“徐州十八里屯舊有東西兩閘,金門寬三丈五尺,不足減水。其西南虎山腰兩山對峙,凹處寬二十餘丈,山根石腳相連,可作天然滾壩。北面臨河,即十八里屯,山岡淤於土中,剝平山頂,改作臨河滾壩。以虎山腰為重門擎託,可期穩固。”允之。夏,洪湖盛漲,拆展束清,御黃兩壩,啓山盱引河滾壩,清水暢出,會黃東注,刷河益深,特詔嘉獎,賜花翎。黎世序治河,力舉束水對壩,課種柳株,驗土埽,稽垛牛,減漕規例價。行之既久,灘柳茂密,土料如林,工修河暢。南河歲修三百萬兩為率,每年必節省二三十萬。碎石坦坡,自靳輔始用之於高堰,後蘭第錫吳璥徐端偶一用之;黎世序始用之於通工,謗言四起,黎世序力持,卒獲其效。
嘉慶二十一年(1816),京察,議敍。
嘉慶二十二年(1817),因御黃壩刷深不能施工,束清壩掣溜太急,亦難穩立,請於舊二壩水淺處添築重壩,又於束清壩外添建一壩,以為重門鉗束,於是比歲安瀾,奏減料價一成。
道光元年(1821),入覲道光帝嘉其勞勩,加太子少保,開復一切處分,賜詩以寵之。
道光二年(1822),京察,復予議敍。
道光四年(1824),卒於任上,終年52歲。優詔褒恤,加尚書銜,贈太子太保,諡襄勤,入祀賢良祠。江南請祀名宦建專祠,道光帝追念前勞,御製詩一章,命勒石於墓。 [1]  [3] 

黎世序人物評價

清史稿》:仁宗鋭意治河,用人其慎。然承積弊之後,求治癒殷,窟穴於弊者轉益譸張以為嘗試。海口改道之説起,紛紜數載而後定。康基田徐端等皆諳習河事,程功亦僅。至黎世序宣勤久任,南河乃安;而減黃病湖,遂遺隱患。得失之故,具於斯焉。 [1] 

黎世序個人成就

黎世序勤學博採,運用“分-水”理論在徐州城西北十八里屯、苗家山、虎山等地依山建造3座大壩,改“束水攻沙”為“重門鉗束”(用全河之水併力攻沙),改廂埽(用土填壓秸、葦的護堤辦法)為碎石護坡。此舉工期縮短,成效較大,節省白銀二三十萬兩。清河縣境運河,東瀕黃河,汛期僅靠一線單堤防護,兩岸數十萬人民每逢汛期紛紛逃離。為治理運河水患,黎世序在黃河與單堤之間築越堤,以兩道護水堤埂共御黃水。 [3] 

黎世序家族成員

子:黎學淳,主事
子:黎學淵,舉人
子:黎學澄,副榜貢生 [1] 

黎世序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三百六十·列傳一百四十七》
《羅山縣誌(1840—1985)》
《羅山縣誌(1986—2003)》 [1] 

黎世序主要作品

黎世序生前著有《東南河渠提要》一百二十卷、《續行水金鑑》一百五十六卷、《河上易注》十卷及《湛溪文集》多卷。 [3] 

黎世序後世紀念

黎世序病逝後葬於故里羅山縣定遠鄉劉店村。道光帝為讓後人緬懷這位治水功臣的業績,在墓北500米處,賜建御碑亭。御碑亭面闊三間,進深六架,長8.8米,寬6.8米,面積50多平方米。亭外灰瓦覆頂,翹角飛檐,亭內雕樑畫棟,12根合抱木柱下墊有石鼓,椽檐均用油漆彩飾,間以浮雕透雕,交相輝映,古樸典雅,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亭內矗立着三塊三米高的青石御碑。正碑為神道碑,左碑為御筆祭詩,右碑為御賜祭文,簡述了黎世序的生平事蹟。從北京至御碑亭,每五十里修有一清官碑,遇碑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五十年代末,毛澤東主席到南方視察專列路過信陽,車上接見信陽地委負責人時,談話中還提及到這位治水功臣黎世序。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是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