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龍洞遺址

鎖定
黃龍洞遺址,位於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香口鄉香口鄉李師關村六組,是舊石器時代的古遺址。 [2-3] 
2002年5月,發現黃龍洞遺址。洞穴內出土7顆人牙化石、30餘件石器、10餘件植物果殼、數件疑似火燼物塊、10餘件骨器,伴生大量的動物化石。通過對與人類化石同層位的大型動物牙齒化石及石筍進行鈾系和ESR法測年,結果為距今約10萬年。這是中國境內首次發現距今5~10萬年,解剖結構具有現代人特徵的人類化石。黃龍洞為大型管狀溶洞,洞穴平面主軸近東北—西南向。洞口寬50餘米,高10多米。黃龍洞遺址的發掘對研究中國及東亞地區更新世晚期人類演化和現代智人起源具有重要的價值。 [2-3] 
2013年5月3日,黃龍洞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黃龍洞遺址
地理位置
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香口鄉香口鄉李師關村六組
所處時代
舊石器時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337-1-337

黃龍洞遺址歷史沿革

2002年5月,發現黃龍洞遺址。 [3] 
2004年5月,在為配合高速公路建設進行的文物調查中,在湖北省鄖西縣黃龍洞遺址發現了哺乳動物化石。 [2] 
2004年6~8月、11~12月兩次試掘中,共有5枚人類牙齒化石、20餘件石製品和大量動物化石被髮掘出土。 [2] 
黃龍洞遺址 黃龍洞遺址
2006年10月21日~11月20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會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鄖西縣文化局共同對黃龍洞進行了第3次發掘。又發現了2枚人類牙齒化石、11件古人類打製的石製品與6件骨制工具、1500餘件動物化石以及其它古人類活動證據。 [2] 

黃龍洞遺址遺址特點

黃龍洞遺址是舊石器時代的古遺址。地理座標為110°13′04.3″E,33°07′62.8″N,海拔約601米。黃龍洞處於秦嶺東段南麓丘陵山地,發育於上震旦系陡山沱組細晶灰巖和泥灰岩地層中,周圍地貌環境是以中、低山山地為主,間雜河谷、斷陷盆地等。
黃龍洞遺址剖面 黃龍洞遺址剖面
黃龍洞為大型管狀溶洞,洞穴平面主軸近東北—西南向。洞口原始寬度約27.8米,高約11米。初步探明洞穴水平深度約400餘米(未到盡頭),寬度11~117米。洞口朝向東北,洞口前有發源於秦嶺的大水河(漢江支流),洞口高出河水約7.8米。洞口前是順大水河發育的狹長平川,洞穴後是綿延的黃龍山。洞內原生堆積深厚,堆積物頂部普遍發育鈣板層。堆積物在洞口處位置較低,向洞裏逐漸抬升,與洞穴頂部間距漸小。堆積物結構簡單,自然分層較清楚,自上而下可劃分為5層,頂鈣板層、棕紅色粉砂質黏土—砂礫層、紅色粉砂質黏土層、碳酸鹽巖風化碎屑堆積物層和紅色黏土層。古人類化石、文化遺物和絕大部分動物化石都發現於紅色粉砂質黏土層中(第3層),其中人類化石和文化遺物發現於該層底部。 [2] 

黃龍洞遺址文物遺存

動物化石
動物化石
動物化石(2張)
黃龍洞遺址出土動物化石1700餘件,經初步鑑定為11目50種。1.靈長目,碩獼猴、獼猴、灰葉猴;2.十足目,重石束腹蟹;3.無尾目,蛙;4.食蟲目,微尾、刺蝟;5.翼手目,普氏蹄蝠、大馬蹄蝠、馬鐵菊頭蝠、皮氏菊頭蝠、大耳菊頭蝠、印度假吸吸血蝠、鼠耳蝠、白腹管鼻蝠;6.兔形目,鼠兔;7.齧齒目,苛南絨鼠、變異倉鼠、灰鼯鼠、紅白鼯鼠、赤腹松鼠、側紋巖松鼠、毛耳鼯鼠、華南豪豬、中華竹鼠;8.食肉目,雲豹、最後鬣狗、豺、狼、豬獾、果子狸、大熊貓巴氏亞種、黑熊、柯氏西藏熊、華南虎、野貓;9.長鼻目,東方劍齒象;10.奇蹄目,中國犀、基氏貝爾格犀、華南巨貘;11.偶蹄目,野豬、香麝、赤麂、獐、水鹿、梅花鹿、青羊、羚羊、蘇門羚。 [2] 
人類化石
人類化石 人類化石
2004年,發現人類牙齒化石共5枚,分別為下頜左側第二或第三臼齒、下頜右側第二臼齒、上頜左側犬齒、下頜右側第一或第二門齒、上頜左側第三臼齒。牙齒呈白色或黃褐色,有一定程度的石化。除左上頜第三臼齒齒冠咬合面磨耗較輕,可能代表着年輕個體外,其餘4枚牙齒磨耗均較嚴重,屬於壯年以上的個體。初步觀察顯示下頜門齒舌側面呈明顯的鏟形,但無常見於直立人的齒結節和指狀突。與在中國境內已發現的古人類牙齒測量數據對比,黃龍洞牙齒尺寸比以周口店為代表的直立人牙齒要小,處在晚期智人牙齒尺寸變異範圍之內。結合洞穴時代、動物羣及年代測試結果綜合分析,在黃龍洞發現的人類牙齒代表着晚期智人,簡稱“鄖西人”。
人類化石 人類化石
2006年,發現人類化石2枚,1枚上頜右側中門齒及1枚下頜右側側門齒。上頜右側中門齒,除齒根尖端區缺失及齒根近中側靠近齒冠部分表面略破損外,整個牙齒保存完整。牙齒呈乳白色,有一定石化。牙齒咬合面有一定磨耗,齒質呈條帶狀暴露。根據牙齒磨耗相對較輕的情況,估計該牙齒所代表的個體死亡時的年齡不超過25歲。齒冠舌側面下凹顯著,呈明顯鏟型。齒冠唇側面近中和遠中緣均呈脊狀隆起,使得整個齒冠唇側面下凹。齒根呈圓柱狀,較粗壯,向根尖方向,逐漸變細。牙齒齒冠近—遠中徑寬8.5毫米,唇舌徑6.5毫米。下頜右側側門齒,完整,僅齒冠咬合面遠中端略有破損。牙齒呈乳白色,略有石化。牙齒咬合面磨耗較輕,僅呈現輕微的條狀齒質暴露。估計該個體死亡時的年齡在20歲左右。齒冠舌側面及唇側面均是輕度鏟形。齒根唇舌方向扁狀,齒根近中及遠中面呈凹陷。牙齒齒冠唇舌徑5.8毫米,近—遠中徑6.1毫米。這2枚人類牙化石與前兩次發現的5牙一樣,總體形態特徵與現代人(Homosapiens)接近,牙齒尺寸也在現代中國人牙齒變異範圍。同時,這2枚牙齒都具有明顯的鏟形結構,呈現出現代東亞地區蒙古人種的典型特徵。 [2] 
石製品
石製品 石製品
古人類製作和使用的石器及其副產品,多為古人類製作石質工具所產生的斷塊和石片。經加工成型的石器包括刮削器、砍砸器、手鎬和石錐。刮削器,是數量最多的器類,原料選用脈石英和燧石,系將石片薄鋭的邊緣用石錘打製出鋒利的刃口,以供刮削、切割之用;手鎬,原料為質地較粗的粉砂岩、火山岩和變質岩,原坯為卵石塊,系將一端打製出突起而厚鈍的尖刃,以利挖掘。其中2件製作精良、規範,在尖部從卵石原有的弧面上向一面加工成可供使用的尖刃,相對一端則敲打變鈍,適宜抓握,持握手中舒適而適用;石錐,用脈石英石片製成,加工出的兩條薄鋭的刃緣交匯成龜首狀的短而鈍的尖刃;砍砸器系用碧玉裂片製成,在多個邊緣有加工和使用的痕跡,修整隨意、粗糙;此外,原型為卵石的石錘上出現一個集中分佈細碎疤痕的凹陷區域,顯系砸擊生產石片和敲砸堅果所致;幾件石片和斷塊上有不規律的疤痕,應是未經加工而偶爾被作為工具使用的結果。
石製品 石製品
從有限的材料來看,古人在此採用了兩種技術剝離石片、生產石器,即錘擊法和砸擊法。前者在中國舊石器時代被廣泛採用,而後者多出現在北方的遺址中。該地點石器加工多簡單、粗糙,採用礫石作原料者佔較大的比例,一些石製品粗大,顯示南方礫石石製品的鮮明特點;但加工成型的石器多為個體較小、以石片作毛坯的刮削器,加之砸擊技術的採用,使該遺址的文化面貌又兼有中國北方的舊石器文化風格,顯示一種交融、過渡的屬性。石錘、石片、斷塊的存在表明古人類在遺址中從事過製作石器的活動,而部分伴生動物化石上出現鋒利的石器刃口切割留下的條痕,説明古人曾在洞中使用石器,消費過動物食物資源,進而證明黃龍洞是一處史前人類生產、生活和消費的場所,即所謂洞穴之家。 [2] 
骨製品
骨製品主要為骨器,包括骨尖狀器、骨刮削器和骨鏟等。骨尖狀器,原料均為大型哺乳動物管狀骨骨片,其中一件骨壁很厚(14毫米)。骨刮削器,原料為大型哺乳動物骨片,兩端均經過打擊修理(截斷),並留下較為平齊的斷口。骨鏟,原料為大型哺乳動物管狀骨骨片,有使用痕。 [2] 

黃龍洞遺址研究價值

通過初步動物羣分析、石製品研究和年代測定顯示黃龍洞遺址是一處更新世晚期古人類遺址,對研究中國及東亞地區更新世晚期人類演化和現代智人起源具有重要的價值。 [2] 

黃龍洞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3日,黃龍洞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黃龍洞遺址所獲榮譽

2022年1月,黃龍洞遺址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3] 

黃龍洞遺址旅遊信息

黃龍洞遺址地理位置

黃龍洞遺址位於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香口鄉李師關村六組。

黃龍洞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黃龍洞遺址,路程約28.8千米,用時約47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