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龍日盤八卦歷

鎖定
黃龍日盤八卦歷是濟源太行深山區所獨有的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計時方法,它發生、傳承於我市克井鎮龍門河土坨村及周邊村落,起源於中國道教的遁世文化,是民間知識曆法推演中的傳統技能之一。

目錄

黃龍日盤八卦歷起源

此種技能的演示過程與商代遺址、大汶口遺址、新石器遺址出土的龜甲彩石子的方式方法如出一轍,而又別具傳統民俗風格。 清乾隆甲戌年 (公元1754年),我市克井鎮龍門河土坨村居民範立富在北武當山得道大師見素的幫助和啓發下,製作了黃龍日盤八卦歷。其部件實物包括:正面有34個圓坑的木板一塊,彩色石子11個,本色圓桃核18個,着黑色的圓桃核8個,着紅色的圓桃核7個,黃龍石1塊,太陰石1塊,太陽石1塊,兩面有八卦圖形的木板1塊,八卦圖板的底座1個。圓坑結合彩石子表示天干地支,圓桃核則用來標誌每年朔望月的月期和每個朔望月的日期。八卦圖形用以標誌每年的陰曆和陽曆的日期總數。

黃龍日盤八卦歷方法

黃龍日盤八卦歷有一套嚴格的演示方法,能夠準確表達陰陽合曆年的干支紀日、月期、日期、閏月等節令信息,是深山區獨居農家的理想日曆器和計時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