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驊五虎棍

鎖定
《黃驊五虎棍》是流行於黃驊市城區北部后街村一種武術技藝 [1] 
中文名
黃驊五虎棍
編    號
3—6—24
申報地區
滄州黃驊市
名錄簡介
黃驊五虎棍流行於黃驊市城區北部后街村,該村2300人,是回族聚居村。
黃驊五虎棍,原稱五虎盤龍棍,又稱舞花棍,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據后街村老人王象河(現年90歲)口述,黃驊五虎棍為宋太祖趙匡胤所創。相傳源於趙匡胤登基前與鄭子明打敗攔橋索錢的惡霸董家“五虎”之事,因兵器為棍,遂演為五虎棍。
五虎棍由男性習練表演。有雙人對打或多人雙向混打,亦可排兵佈陣,每人一根160cm-180cm或兩根70cm-80cm長的白蠟杆棍,舞動起來似疾風暴雨,又如行雲流水,既兇猛剽悍又靈巧多變,是黃驊穆斯林獨特的民族傳統民間功夫。
黃驊五虎棍傳人為王氏,由后街村《王氏家譜》得知,王氏遠祖唐代時由阿拉伯入中國。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錦衣漕運守備武德將軍王沐浴舉家遷灤州,數代後輾轉遷韓村(今黃驊)。黃驊五虎棍即由王沐浴所傳。
黃驊五虎棍棍法有老八下、九棍、挑棍、雙鼻子、攔腰、跺子、四門、四虎子、憋虎子、羅花及排兵佈陣的車軲轆圓、五虎穿心等。穆斯林身着白色衣帽、繫腰帶,以鑼鼓伴奏。除后街王氏外,其他五個姓氏大部分村民都會演習五虎棍。棍法原有套路72套、420式,尚存近20套。由明代至今,已傳25代。
五虎棍作為傳承歷史悠久的民間武術技藝,包含了濃厚的民族地方特色,具有較高的實戰價值、觀賞價值和文化價值。五虎棍大部已失傳,處於瀕危狀態,急需重視和保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