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雲山

(原浙江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

鎖定
黃雲山(1901-1987)字奇峯,又名黃炎。瑞安陶山豐和樓渡村人。1925年畢業於黃埔軍官學校第三期。北伐戰爭時他隨革命軍轉戰兩湖戰場。他機智勇敢、愛兵、親百姓,立戰功,晉升為營長。
中文名
黃雲山
籍    貫
浙江省瑞安市陶山豐和鄉
出生日期
1901年
逝世日期
1987年1月26日
畢業院校
黃埔軍官學校
人物生平
1940年被選送到國民黨中央訓練團第一期將官班培訓,結業後即奔赴抗日戰場,先後參加過守潼關之戰和武漢、長沙會戰。抗戰中期,他在第三戰區任團長時曾在蘇皖戰場與新四軍配合對日作戰。他身先士卒,勇敢殺敵,身負多處傷,後積戰功由師長升為軍長。1945年抗戰勝利後,他隨軍南下,擔任杭州警備司令,授中將軍銜。1946年畢業於國民黨中央(南京)將官訓練班第一期。1947年,蔣介石特委任黃雲山為浙、皖、贛、閩四省綏靖公署主任,駐紮在文成大覺鎮。那時,國統區內各界人士反饃餓、反內戰、反獨裁鬥爭的民主運動蓬勃興起,在人民民主運動的推動和中共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黃雲山深明大義,認清形勢,毅然投向反戰陣營。在任綏靖公署主任期間,將因禁在大學國民黨陸軍監獄裏的一些即將處決的共產黨人及愛國民主人士、政治犯予以釋放。國民黨因此以“通共縱匪”之嫌疑將他軟禁在杭州梅花碑。1947年底,在中共地下黨的幫助下,他機智地逃赴香港,1948年元旦,他在香港與李濟深、朱學範等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立大會卜他被選為民革中央團結委員。同年潛回杭州,進行對國民黨軍隊的策反工作,並奉命組織了民主聯軍,為解放杭州做出貢獻。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同成立,他受中共中央之邀,在天安門城樓參加了開國大典,在懷仁堂受到毛主席、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此後,他擔任浙汀省人民政府參事室高級參事、省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會委員,曾陪同全國政協委員黃紹弦、趙超構等人在瑞安農村考察農業合作化情況,困將一些反映農民疾苦的信件遞交給省府辦公廳,並積極建言獻策,而被錯劃為“右派”分子,蒙冤受屈。但他胸懷坦蕩,泰然處之,毫無怨言,仍然熱心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 “文化大革命”期問受到造反派的衝擊,周總那“禁止衝佔”的親筆批示貼在黃雲山在杭州的住宅一一四水新郵,才逃過一劫,改革開放後,他在古稀之年,還積極從事對台胞和黃埔老同學的聯誼工作,宣傳中國共產黨的統戰政策,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不懈努力。可惜就在省電視台準備採訪他對台講話前一天(1987年1月26日)晚上,他與世長辭。黃雲山同志戎馬一生,轉戰南北,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嘔心瀝血,深受民眾愛戴。他的骨灰先存放在杭州市龍駒塢殯儀館內,1991年12月17日,移葬故里陶山鎮河山頭村。 [1] 
參考資料
  • 1.    瑞安市檔案局,瑞安市江夏文化研究會編,瑞安黃氏人物錄,團結出版社,2013.08,第56-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