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閣麒麟舞

鎖定
黃閣麒麟舞,廣州市南沙區黃閣鎮的傳統舞蹈,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 
黃閣麒麟舞是一種自娛自樂的舞蹈。屬於廣東省文化遺產之一。廣州南沙區黃閣鎮的麒麟傳説和麒麟舞始於明代,發源於黃圃橫檔村。麒麟造型是根據古代傳説中麒麟的樣子——龍頭、獅身、鹿角、羊頭、牛尾的仁獸形象做成的。近年來,黃閣鎮高度重視傳統藝術和羣眾性文化活動,把麒麟文化作為該鎮的品牌文化來打造,組織力量把一度中斷的麒麟舞挖掘整理重光。
中文名
黃閣麒麟舞
非遺類別
傳統舞蹈
非遺編號
Ⅲ-8
非遺級別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遺批次
第一批

黃閣麒麟舞文化遺產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東省廣州市
遺產級別: 省
省級麒麟舞代表傳承人:李永潮

黃閣麒麟舞藝術特色

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在舞動時是一頭麒麟獨舞,由兩個舞者分別舞動頭、尾,按麒麟舞特定的出洞、繞頭、耍尾、尋青、踢青、食青、醉青、吐青、打沙、吐玉書、遊花園、回洞等藝術套路和舞蹈技藝舞動,舞動時充滿熱烈喜慶氣氛和濃厚的廣東韻味,以節奏起伏的鑼鼓吹打樂伴奏來展現麒麟舞形象、生動、活潑的特色。黃閣麒麟舞表現了勞動人民對五穀豐登、人丁興旺、安康幸福生活的願望和嚮往。同時,麒麟舞有較強的娛樂性和廣泛的參與性,對加強民眾的凝聚力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黃閣麒麟舞社會評價

自2000年黃閣麒麟舞作為廣東省參加首屆全國廣場民間歌舞大賽的唯一參賽節目,並以最高分數摘取全國民間藝術最高獎項“山花獎”後,至今黃閣麒麟舞已獲得國家級獎項多項、省市級獎項20多項,黃閣鎮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的“麒麟之鄉”、“中國麒麟舞培訓基地”兩項國家級名譽。 [2] 

黃閣麒麟舞非遺價值

黃閣麒麟舞常於當地的傳統節慶、神誕醮會等習俗活動中表演,藴涵着民間納福迎祥的願望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祈求,既有很強的藝術觀賞性,也有很強的寓意性,對研究嶺南習俗中的民間信仰和傳統舞蹈有較高價值。 [1] 

黃閣麒麟舞現狀

由於歷史等方面的原因,黃閣麒麟舞曾兩度中斷過較長時間,表演技藝的傳承受到極大的破壞,現在許多老藝人因年事已高,很難將舞蹈的傳統技藝完整地傳授給下一代傳,如不及時加以搶救和保護,將有失傳的危險。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