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鎮球

鎖定
黃鎮球(1898~1979),字劍霆(劍靈),廣東梅縣松源寶坑村人,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廣東黃埔陸軍小學第八期、湖北陸軍第二預備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科及德國陸軍防空學院畢業。曾任第四軍教導第二師師長、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二十六師師長、中央防空學校校長、航空委員會防空廳長、軍政部防空總監、聯合勤務總司令、參謀本部參謀次長、國防部次長、“國防部”副部長、“總統府”參軍長、“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1979年7月5日在台北逝世。 [1] 
抗日戰爭8年期間,先後任全國防空委員會廳長及防空總監等職,負責全國防空事宜。為培育人才,編練部隊,建立防空情報網,設置各地防空機構,組織民防工作,指揮對空作戰等,屢有建樹,黃鎮球被譽為“中國防空之父”。 [6] 
抗日戰爭勝利後,以指揮對空作戰殊績獲頒國民政府青天白日勳章、將官嘉猷章及美國自由勳章。曾任國民黨八屆中央委員,九屆、十屆、十一屆中央評議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 [7] 
全    名
黃鎮球
劍霆(劍靈) [1] 
出生地
廣東梅縣松源寶坑村 [1] 
出生日期
1898年
逝世日期
1979年 [1] 
主要作品
《防空十二年》、《聯勤講話》 [1] 
最高官職
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 [1] 

黃鎮球人物簡介

黃鎮球
黃鎮球(4張)
1920年加入粵軍,任粵軍第一師上尉參謀、少校副官。1922年任粵軍第一師代理副官長兼補充團長。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一師三十三團團長、瓊崖警備司令。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二十六師師長,縮編後任第十一旅旅長。1934年7月,任中央防空學校校長。1936年1月授陸軍少將,10月授陸軍中將,任防空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防空處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航空委員會防空廳長、軍政部防空總監。1946年任聯合勤務總司令、參謀本部參謀次長、國防部次長。1947年11月任廣州綏靖公署副主任、廣東保安司令、廣東省警保處長。1949年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同年秋到台灣,任聯勤總司令,1951年6月授陸軍二級上將。1954年7月任“國防部”副部長,“總統府”參軍長。1962年1月授陸軍一級上將,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79年7月5日在台北逝世。 [1] 

黃鎮球人物生平

黃鎮球,幼時就讀於寶坑明倫小學。13歲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受到鄧仲元等革命先輩器重,介紹他加入同盟會。陸軍小學畢業後,升入湖北陸軍第二預備學校。時值民國初期,竊取總統職位的袁世凱稱帝,護國反袁遍於全國。黃鎮球在校團結同學,密圖舉義反對,後因事敗逃往上海。不久南下廣州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反袁護國運動,參與討伐袁手下之廣東都督龍濟光。洪憲帝制覆滅後,黃鎮球返校完成學業。隨後升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6期繼續深造,於1919年畢業,分配到邊防軍軍部見習。後回廣東隨鄧仲元任第一師上尉參謀,1920年,晉升為少校。 [2] 
1922年,隨孫中山北伐至江西,為北伐軍第一師副官長。後因陳炯明背叛孫中又回師廣東會同桂軍討伐陳炯明。其後又參加討伐劉希閔、劉震寰諸役,立下戰功,被任命為副團長,後改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十一師三十三團團長,參加東征。 [2] 
1926年北伐時,十一師留守廣東,黃鎮球奉命駐海南,任警備司令。他勵行整傷,為根除革命軍中劣習,倡行財政公開,深得官兵擁護。 [2] 
1928年,參加二次北伐,任第四軍二十六師師長,在棗莊之役中,黃鎮球率部全殲孫傳芳第十一支隊全部,俘少將以下官兵400餘人。 [5]  黃鎮球率師至山東界首時,遇敵大軍扼險據守,黃鎮球率部進擊,他審度地形地勢,選精兵夜襲敵後高山,攻下界首,為北伐軍平定山東立下功勞。 [2] 
南北統一後,黃鎮球改任十一旅旅長,駐充州。1929年調往武漢。不久,被派往德國研習防空知識。在德期間,閲歷廣泛,精心研習戰後武器和軍隊之改革。還出遊英、法、意、奧、比、瑞等國,重點是學習和考察防空系列。1933年學成回國。回國後發表多篇文章介紹各國防空體系。次年5月,任防空學校校長,並奉命購置及生產防空器材,成績顯著。1936年,被國民政府委任為全國防空委員會副主任。次年,兼任南京防空副司令。 [2] 
1938年至1941年,先後任全國航空委員會防空廳長、防空監、防空總監等職。從抗戰開始至結束,一直負責全國防空事宜。其間,為培育人員、編練部隊、建立防空情報網、設置各地防空機構、組織民防工作、指揮對空作戰等,屢有建樹。尤在南京溧陽武漢及後方城市之對空作戰中,屢殲日機,戰績卓著,盟軍多次派員前來研習防空戰術。抗日戰爭勝利後,美國總統羅斯福亦在國會中對黃鎮球加以讚譽。以殊績獲頒國民政府青天白日勳章、將官嘉猷章及美國自由勳章。 [7] 
抗戰結束後,調任後方勤務總司令,後調任參謀次長、國防部次長。 [2] 
1947年秋,應宋子文之邀,回粵任廣州轅副主任兼廣東警保處長,他全力加強軍事力量,將保安隊擴充到15個團,將重兵部署在海南島,又將全省分為9個清剿區。 [5] 
1947年冬,任廣東綏靖公署副主任 [2]  、廣州行轅副主任兼代廣東省保安司令。 [7] 
1949年,國民政府南遷廣州,轉任總統府戰略顧問。 [2] 
1950年,隨蔣介石去台灣,先後出任“聯勤總司令”、“國防部”副部長、“台北衞戍總司令”、“總統府”參軍長等職,授陸軍一級上將軍銜。 [2]  [7]  曾任國民黨八屆中央委員,九屆、十屆、十一屆中央評議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 [7] 
1958年成立的“警備總司令部”第一任司令為黃鎮球。 [7] 
1979年病逝於台北。 [3] 

黃鎮球主要成就

黃鎮球防空建設

1934年,黃鎮球回國後,經留德同學周至柔推薦,由蔣介石電召至南京,考察軍政部的化學部隊和航空學校。他擬訂了一份詳細的防空計劃呈交給蔣介石,闡述了中國防空建設的方向、方法和步驟。他認為在國力貧弱的狀況下,應將積極防空、消極防空和防空情報三者相結合,重點發展消極防空,並提出四項建議:一是儘快培養大批防空幹部,自上而下地設立統一的防空網絡機構;二是在全國儘快普及防空宣傳教育;三是儘快建立防空情報網;四是擴大現有的消防隊伍,成立民間防護團。黃鎮球的計劃得到蔣介石的批准實施。其後,接任防空學校校長,兼軍政部兵工製造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與此同時,黃致力於籌建高射炮部隊,他將高炮部隊從僅有一個營逐漸擴大到七個團,並將他們佈防在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幹線上。他又負責在各大城市和交通要衝建立起防空通訊系統,進而在廣闊的原野、山區設置防空監視哨,在廣大農村設立了四五千部防空無線電台,逐漸形成全國性的防空情報網。 [5] 

黃鎮球抗日防空

抗日戰爭爆發後,黃鎮球奉令組成首都防空司令部,建立起以南京為中心的中央防空情報所,集中和訓練高炮部隊,當日本軍機首次空襲南京時,防空警報及時發出,市民有組織地疏散,高炮部隊擊落3架日機,黃鎮球因功升航空委員會防空廳長,1939年7月改為防空監,旋改為防空部總監,主管全國防空策劃督導事宜。他派員赴各戰區,就近舉辦民眾防空和軍隊防空訓練班。又在全國實行座標式和防空監視,監視敵機的動向和分佈,為空軍對敵作戰提供情報。並配合陳納德的“飛虎隊”在對日空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戰後,美國政府給黃鎮球授予自由勳章。 [5] 
抗日戰爭期間,先後任全國防空委員會廳長及防空總監等職,負責全國防空事宜。為培育人才,編練部隊,建立防空情報網,設置各地防空機構,組織民防工作,指揮對空作戰等,屢有建樹,黃鎮球被譽為“中國防空之父”,授一級上將銜和青天白日勳章。 [2] 

黃鎮球親屬成員

根據《梅縣文史資料》,黃鎮球將軍的夫人甘幗英,是廣東南海人,兩人育有二男六女。 [3] 

黃鎮球個人作品

著有《防空講話》、《防空十二年》、《聯勤講話》等。 [5] 

黃鎮球藝術形象

2016年電視劇《天涯浴血》,王慶義飾演黃鎮球。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