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金蓮

(睡蓮科萍蓬草屬植物)

鎖定
黃金蓮(學名:Nuphar pumilum (Hoffm.) DC. Syst. )是睡蓮科萍蓬草屬植物,又名萍蓬草。萍蓬草是多年生浮葉型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肥厚塊狀,橫卧。葉二型,浮水葉紙質或近革質,圓形至卵形,長8~17釐米,全緣,基部開裂呈深心形。
萍蓬草葉面綠而光亮,葉背隆凸,有柔毛。側脈細,具數次2叉分枝,葉柄圓柱形。沉水葉薄而柔軟。花單生,圓柱狀花柄挺出水面,花蕾球形,綠色。萼片5枚,倒卵形、楔形,黃色,花瓣狀。
中文名
黃金蓮
拉丁學名
Nuphar pumilum (Hoffm.) DC. Syst.
別    名
黃金蓮(浙江)
萍蓬蓮(華東水生維管束植物)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毛茛目
睡蓮科
亞    科
睡蓮亞科
萍蓬草屬

黃金蓮形態特徵

多年水生草本;根狀莖直徑2-3釐米。葉紙質,寬卵形或卵形,少數橢圓形,長6-17釐米,寬6-12釐米,先端圓鈍,基部具彎缺,心形,裂片遠離,圓鈍,上面光亮,無毛,下面密生柔毛,側脈羽狀,幾次二歧分枝;葉柄長20-50釐米,有柔毛。花直徑3-4釐米;花梗長40-50釐米,有柔毛;萼片黃色,外面中央綠色,矩圓形或橢圓形,長1-2釐米;花瓣窄楔形,長5-7毫米,先端微凹;柱頭盤常10淺裂,淡黃色或帶紅色。漿果卵形,長約3釐米;種子矩圓形,長5毫米,褐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 [1] 

黃金蓮生長環境

萍蓬草性喜在温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中生長。對土壤選擇不嚴,耐低温,以土質肥沃略帶粘性為好。適宜生在水深30~60釐米,最深不宜超過1米。生長適宜温度為15~32℃,温度降至12℃以下停止生長。耐低温,長江以南越冬不需防寒,可在露地水池越冬;在北方冬季需保護越冬,休眠期温度保持在0~5℃即可。

黃金蓮分佈範圍

產黑龍江、吉林、河北、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生在湖沼中。蘇聯、日本、歐洲北部及中部也有分佈。 [1] 

黃金蓮繁殖方法

萍蓬草除了地下莖以營養繁殖的方式不斷長出新的芽和枝條之外,種子在繁殖和散播方面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果實成熟之後裂開開,露出白色的內果皮,種子就包在這內果皮之中,而這白色的內果皮呈海面質狀,且稍具有黏性,可以幫助種子在水面漂浮一段時間,最後種子才會完全被釋放出來,沉到水底。種子只要在適當的温度之下就可以發芽,不會有休眠的問題。種子是萍蓬草散播的重要機制,而地下莖則是它到達一個新的地方之後,拓展領域佔領地盤最有利的方式。
有性繁殖
將頭年採收貯存的種子在第二年春季進行人工催芽,播種土壤為清泥土,pH在6.5-7.0之間。加肥(腐熟的芝麻餅、豆餅等均可)拌均勻,上水浸泡3-5d後(最好在泥的表面撒上一層砂),再加水3-5釐米深,待水沉清後將催好芽的種子撒在裏面,根據苗的生長狀況及時加水、換水,直至幼苗生長出小錢葉(浮葉)時方可移栽。
移栽時每株行距10釐米、株距15-20釐米,並加強幼苗期的管理。待植株生長到4-6片浮葉時(寬8釐米以上)方可定植。定植的方法是每缸一株(1株/平方米),如果在大面積的觀賞區種植,土壤又肥沃,可按1株2米定植。萍蓬草種子的貯存温度在3-5℃時保存的結果較好,翌年發芽率達80%以上。
無性繁殖是以地下莖繁殖、分株繁殖。繁殖在3-4月份進行,是將帶主芽的塊莖切成6-8釐米長,側芽切成3-4釐米長,作繁殖材料。分株繁殖5-6月進行,是將帶主芽的塊莖切成6-8釐米長,然後除去黃葉、部分老葉,保留部分不定根進行栽種,其所分株繁殖的植株在營養成分充足的條件下很快進入生長階段,即當年可開花結實。

黃金蓮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萍蓬草為觀花、觀葉植物,多用於池塘水景佈置,與睡蓮、蓮花、荇菜、香蒲、黃花鳶尾等植物配植,形成絢麗多彩的景觀。又可盆栽於庭院、建築物、假山石前,或在居室前向陽處擺放。
工程應用
萍蓬草的花葉尤佳,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常於開闊園林水景所應用,作為水景點綴的主體材料。庭院水景中,萍蓬草的花小色豔,可與假山石及池塘組景,亦可作為家庭盆栽植物栽植觀賞。
萍蓬草為鄉土植物品種,耐污染能力強,尤其適宜於淤泥深厚肥沃的環境中生長,因此,在湖泊環境生態恢復工程中,可作為先鋒植物品種進行配置和應用。萍蓬草的根系發達,對污水的適應能力較好,人工濕地建設時,可將其應用於濕地系統末端的強化處理工藝中,以可提高淨化效果。

黃金蓮病蟲害防治

防治水綿(苔)可用硫酸銅噴灑於水中,幼苗期噴灑濃度為3-5mg/L,成苗期為30-50mg/L。螺螄類可用茶餅、生石灰、黃姜粉等均可達到殺蟲的效果。還有田間管理法,即不斷清除水綿與雜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