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金屋

(倫敦黃金市場傳統定價模式)

鎖定
黃金屋是倫敦黃金市場傳統定價模式,這種並不透明的“黃金屋”(Gold Room)定價方式備受爭議。2015年3月終結。 [1] 
中文名
黃金屋
外文名
Gold Room
開始時間
1919年
終結時間
2015年

黃金屋歷史背景

從歷史來看,英國倫敦黃金市場堪稱世界最古老的黃金交易市場,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在1968年以前,英國都壟斷了黃金儲備及對南非黃金的收購。
從地位來看,英國是最早實行金本位的國家,也是最早在國際黃金市場進行黃金定價的國家。值得一提的是,倫敦是國際黃金現貨交易中心,而紐約是世界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市場。自1974年12月31日黃金非貨幣化以後,紐約就在世界黃金交易中佔據了重要地位。而現貨、期貨兩大市場都是以美元定價,單位為盎司。受供需等多因素影響,價格變化頻繁。
英國掌握了黃金定價話語權,是因為在歷史上很多地區和國家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從事黃金貿易的礦產商、加工商、首飾商、貿易商等,都在倫敦黃金市場進行交易、交割,採用倫敦的黃金報價。在黃金市場發展和交易的過程中,倫敦逐漸建立了自己的交割標準、質量標準,這些標準也隨着歷史成為全世界黃金行業的公認準則。黃金交易和交割的標準建立並得到全世界市場的認可,使得倫敦形成權威的交易中心也因此掌握了第一手價格,定價權自然也在其中。 [1] 

黃金屋定價模式

倫敦黃金定價開始於1919年,使用的是以德意志銀行、興業銀行、豐業銀行、花旗銀行巴克萊銀行五家商業銀行為“做市商”的定價模式。後由於德意志銀行的退出,以及過去這種並不透明的“黃金屋”(Gold Room)定價方式備受爭議,導致了倫敦黃金市場傳統定價模式的終結。直至2015年3月,持續了近百年的倫敦黃金定盤價被LBMA(倫敦金銀市場協會)黃金價格取代。新的定價系統採用電子競價,公開透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