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道帶

鎖定
黃道帶,天文學名詞,是指天球上黃道南北兩邊各9°寬的環形區域,因為這環形區域涵蓋了太陽系所有(八大)行星、月球、太陽與多數小行星所經過的區域。
中文名
黃道帶
外文名
zodiac
意    義
描述日月行星在天球上的運行路徑
形    狀
環形
領    域
測繪科學與技術
十八度

黃道帶簡介

黃道是指地球上的人觀察太陽於一年內在恆星間所走的視路徑。黃道兩側各九度以內的部分稱為“黃道帶”,共寬十八度。 [1]  黃道帶(Zodiac)是由地球上看太陽運行的軌道,向兩側延伸八度的區域。黃道有西方占星學用春分點算起的“迴歸黃道”,以及印度占星學用固定恆星標定的黃道“恆星黃道”。
黃道為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空所行的路徑,也是地球的軌道面在天球中形成的大圓圈在路徑上的繁星點點。古代天文學家便根據這些羣星組劃分為不同的星座,有劃分為十八星座、十四星座、十二星座不等。古巴比倫占星學則以較容易劃分為30度十二等份的十二星座為黃道十二星座,並根據不同的象徵圖形取各為不同的星座圖騰(如射手座獅子座等)。
黃道帶: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古巴比倫人首先使用了“黃道帶”這一概念。他們把整個天空想象成一個大球,星體分佈在球的表面,這就是所謂的“天球”。“黃道”是太陽在“天球”上運動的軌跡,黃道兩側的區域就是“黃道帶”。古巴比倫人還按照星座的名稱,把“黃道帶”分為12個區域,這就是“黃道12宮”。
黃道帶:天球上黃道兩邊各9度(共寬18度)的一條帶。日、月和主要行星的運行路徑都處在黃道帶內。古人為了表示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黃道分為十二段,叫“黃道十二宮”。從春分起依次為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處女、天秤、天蠍、人馬、摩羯、寶瓶和雙魚。過去的黃道十二宮和黃道十二星座一致。由於春分點向西移動,兩千年前在白羊座中的春分點已移至雙魚座,命名與星座已不吻合。
黃道帶塵埃顆粒彌散背景是由太陽系內小行星間撞擊和彗星的碎片形成的環形塵埃雲。行星都在黃道帶裏運行,地球及其運行軌跡也都處在整個彌散黃道帶背景中。 [2] 

黃道帶黃道十二宮

黃道帶 黃道帶
在天文學上,黃道即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由於地球繞着太陽公轉,一年正好公轉一圈,回到原位,地球如此“走”過的路線就叫 “黃道”。 [3]  黃道寬18度,環繞地球一週為360度,黃道面包括了除冥王星以外所有行星運轉的軌道,也包含了星座,恰好約每30度範圍內各有一個星座,總計為十二個星座,稱為“黃道十二宮”。
太陽在黃道上自西向東運行,每年環“天”一週。在黃道兩邊的一條帶上分佈着十二個星座,它們是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人馬座摩羯座寶瓶座雙魚座。地球上的人在一年內能夠先後看到它們。
古巴比倫人對這些星座進行了長期觀測,通過觀測定出了黃道,又把黃道分成12等份,每等份30度,稱為1段。太陽在12個月內繞黃道運行1周,因此它在黃道上每月運行1段。在古人看來,太陽是阿波羅神,它休息的地方定然是金碧輝煌的宮殿,因此,他們就把黃道上的1段叫做1宮。這樣,黃道上的12段便成了“黃道十二宮”。黃道十二宮的名稱與黃道附近的12個星座類似,即白羊宮金牛宮、雙子宮、巨蟹宮、獅子宮、室女宮天秤宮天蠍宮人馬宮摩羯宮寶瓶宮雙魚宮
雖然黃道十二宮的名稱與黃道附近的12個星座的名稱相同,但它們有本質的差別。黃道十二宮表示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宮與宮的大小是固定的。都是30度,太陽進入每一宮的時間基本上是固定的,現在每年3月21日前後太陽來到春分點,進入白羊宮;6月22日左右來到夏至點,進入巨蟹宮;9月23日前後來到秋分點,進入天枰宮;12月22日左右來到冬至點,進入摩羯宮。一個人在自己的生日時,太陽正好經過自己的星宮,所以一個人是不能在自己生日時看到自己所屬星座的。但是,2000年前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因為在太陽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地球自轉軸在天空不是固定地指向同一位置,而是在天空轉圈子。這種現象叫做歲差。由於歲差的原因,2000年前的上述4個時間太陽分別在白羊宮、巨蟹宮、天秤宮摩羯宮。與黃道十二宮不同,黃道附近的12個星座的大小不相同,例如雙魚座的寬度達49度,而巨蟹座的寬度只有21度;12個星座也不一定位於黃道上,而是分佈在黃道兩邊各8度的區域。

黃道帶歲差

黃道帶 黃道帶
用來反駁星象學的最常見的論據之一就是星象學家們的一些觀點已經過時。星象學認為,出生於3月30日的人,其本命盤上的太陽位於白羊座10度。然而事實上,在3月30日,太陽正位於雙魚座恆星羣中。這樣的爭議確實使那些對星象學感興趣的人感到迷糊。居住在遠離月球的地方的星象學家們認為繼續堅持自己的理論,哪怕這理論是被科學所排斥的嗎?出現這種爭議的原因是以上兩種説法所宣稱的3月30日時太陽的位置其實都是正確的。在那一天,太陽既位於黃道帶星座中的白羊座,又位於雙魚座的恆星羣。之所以有兩種不同的説法,是因為這兩種説法的參照系有所不同。如果你在德國給一位倫敦的朋友打電話討論時間,也許你就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在倫敦的朋友也許會告訴你,現在是上午10點,而你在德國會認為現在是上午11點。當然,這兩種説法其實都是正確的--只不過它們的參照系,也就是時區有所不同。
星羣指的是天空中的恆星組。從遠古時代起,人們就開始思考它們的重要意義。恆星在天空中的旅程與星象學相關的部分就是太陽系內的行星在黃道帶的運行。在黃道帶,我們可以找到十二個恆星羣,(按逆時針排列)分別是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雙魚座。這些星羣的大小是變化不定的,它們有時甚至會相互交迭。由於這些星羣所構成的圖案可以通過種種方式來描述,例如,我們可以説清楚摩羯座在哪裏結束,水瓶座從哪裏開始。
天文學家為天空中(或假象天球裏)的這一區域設計了一個完整的圓周--黃道帶--根據地球每年圍繞太陽公轉的軌跡--或者,按照現在的某些評論來説,是根據太陽圍繞着地球轉動的軌跡來設計的。黃道帶內幾乎包括了剛才所説的恆星羣裏的所有行星。今天的星象學家們仍然把這個圓周作為參照。在黃道帶內,行星的位置是通過兩項測定來確定的:黃道帶的經度以黃道帶零點起的逆時針方向的測量來確定,黃道帶的緯度則以行星對圓周的背離的測量來確定。這兩項測定都是有度數規定的。
黃道帶經度測定的度數是從0度到360度。但是,黃道帶的零點到底在哪裏呢?零點的確定是必要的--他的確定是一種概念性的東西。例如,在地球的地理座標上,經度中0度的位置被確定在倫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而在黃道帶上,零點的位置是通過北半球的春分來確立的--也就是3月20日或21日--在這一天,整個地球的白天與夜晚的時間長度相同。這個零點是根據赤道和地球公轉軌道之間的交點來進行數學化定義後得出的,也就是説,是以黃道帶為參照系的。赤道的位置是根據地球在太空中的軸的位置得出的。如果這條軸線保持穩定,那麼3月20日的春分在太空中便是一個穩定的點。
在約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的古希臘時期,天文學的觀點就認為,北半球的春分位於白羊座雙魚座恆星羣的交界處。當時的星象學家把黃道帶平均分為十二個區,每區各佔30度,這種劃分就是以春分作為零點參照系的做法。這些區域的名稱與我們剛才提到的位於它們之內的恆星羣的名稱相同。但是,我們要把擁有相同名字的區域(黃道帶星座)和恆星羣區分開來,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恆星羣的劃分既是含糊的,又是大小不一的。 但是,地球的軸線其實並不是穩定的。地球不是一個完全的球體,在赤道部分,有的地方略平,而有的地方則更顯凸出。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地球受太陽和月亮的重力影響,就像抽陀螺受到外力的影響那樣:這就引起了地球的分點歲差的產生--也就是説,地球公轉時,其軸線的旋轉軌跡是一個圓周,它在黃道帶旋轉一週的軌跡可構成一個圓錐形。圍繞這一區域完整旋轉一圈需要的時間是26000年。地球軸線的變化使天赤道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於是,赤道與黃道帶的交點--春分--也開始在黃道帶的圓周裏從東向西轉移,也就是説,與標準的黃道帶圖的方向背道而馳。
圍繞黃道帶運行一圈的時間是大約26000年,也就是説,經過天上的十二星羣所需時間為26000年。所以,大約用十二分之一的時間--約2160年--便可經過黃道帶的一個星座。在古代,春分位於白羊座雙魚座之間,由於它在黃道帶的逆行,它現在已經逐漸開始位於雙魚座與水瓶座的交界處並慢慢向水瓶座推進。由於恆星羣沒有明顯的分界線,所以我們很難清楚地説出春分什麼時候會從雙魚星羣運行到水瓶星羣,也就是説,我們無法清楚説出水瓶時代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過,根據這一動勢,我們可以推測,這一時代大概出現在公元2100年到2500年之間。
天文學家和星象學家都以春分作為他們對黃道帶的測量的參照,星象學家以春分作為對黃道帶的測量的開端,他們以這個點作為黃道帶十二區的開始。這就是文章開頭所提到的“白羊座”里居然出現了雙魚座恆星羣的原因。在3月30日那天,太陽位於黃道帶十二區中的白羊座10度,但如果人們觀測天象就會發現,當時的太陽正好處於雙魚座的恆星羣中。
西方星象學家如今已經不再以恆星羣作為占星的參照系。現代的西方星象學家運用的參照系與天文學家一樣,都以春分為起點對黃道帶進行劃分。雖然這樣劃分後的區域的名稱與黃道帶星羣的名稱相同,但是地球的分點歲差意味着行星已經不再以原來的星羣的位置為標準。只有在星象學的某些特殊領域--例如研究有關大的紀元的世俗星象學--恆星羣與黃道帶的聯繫才具有一定意義。
現在所提到的時代是類似於雙魚“時代”和水瓶“時代”這樣的紀元。而其他的非西方系統的星象學採用的參照系是西方星象學家用過的恆星羣或黃道帶的任一選擇。印度星象學採用的測量參照系仍是恆星羣,這樣做導致了對零點位置的爭議。因為印度不同的占星學校採用的是不同的零點參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