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年,朱聿键在黄道周和郑芝龙的支持下称帝,改元隆武,黄道周希望能和郑芝龙合作,整顿朝纲,出师北伐,收复失土,却遭排斥。 [1]
黄道周不顾势单力薄,毅然决定率师北伐,上书隆武帝,隆武帝赞许黄道周壮举,而兵权在握的郑芝龙却不给军队,不给粮草和兵器。隆武帝爱莫能助,只给几十道空札和手书,“给予便宜行事”,实际上没有发一兵一饷给道周,只是让黄道周自己去招募而已。
带领门生和士卒1000多人,黄道周从福州出师。八闽父老纷纷送子弟前来参战,沿途各地志士纷沓而至,迅速将义军整编、扩充到四五千人,最多时达几万人。义师出关,向徽州进发。队伍分三路出击,一出抚州,一出婺源,一出休宁,并在牛头岭与清军遭遇。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斗志,但一些人也由此滋长了轻敌情绪。他们违背黄道周“师寡切不宜分,当并力一路”的作战方针,在胜利之后反而分兵深入,导致休宁、婺源、抚州作战相继失利,损失惨重。黄道周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在婺源被俘。黄道周被俘后,清军以为,得一忠义之士,胜得数州土地,遂用各种手段诱降,但他誓不投降,二度绝食计21天,一次自杀未遂,正色呵斥前来劝降的洪承畴、陈谦之流。
1646年4月(隆武二年三月),黄道周被清廷杀害。
- 名 称
- 隆武北伐又称黄道周北伐
- 发生时间
- 1646年(隆武二年)
- 地 点
- 福建
- 参战方
- 隆武政权、清朝
- 结 果
- 北伐失败,黄道周和隆武帝遇害
- 参战方兵力
- 隆武政权:1000多人
- 主要指挥官
- 黄道周、隆武帝
背景介绍
播报编辑
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赐黄道周为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郑芝龙为平国公,郑鸿逵为定国公。黄道周怀着匡复旧国的抱负,希望能和武臣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合作,整顿朝纲,出师北伐,收复失土,却遭郑氏排斥。 [1]
隆武政权一直处于三面受困的境地,一受制于郑氏家族,二要防鲁王军队,三则有李成栋率领的清军节节逼近。清军中的汉将进展迅速。顺治三年春天,金声桓部队已经占领了吉安,很快推进到赣南。到了九月间,清军汉将高进库(高杰原部下)等人攻克重镇赣州。如此一来,这个联结湖南、福建、广东等地的咽喉要地,落入清朝手中。 [2]
过程
播报编辑
无奈之下,隆武帝声言要亲自北伐,以挽颓势。总领大军的郑芝龙只想割据福建,独享一方,理也不理。而明朝老臣黄道周眼见郑氏家族按兵不动,军队诸部怯懦观望,已过花甲之年的黄道周对隆武帝表示:“与其坐而待亡,不如君臣共出一拼。我为大臣,当先于皇帝而行,以为人臣表率。” [3]要先于皇帝北上抗清。 [2]
1645年11月(隆武元年)黄道周凭一腔忠义,自己出钱,加上朋友资助,仅带万余两白银,携数名弟子慷慨出征。福建各地义民闻之而附,近万人加入他的指挥之下。隆武帝非常感动,流涕送行。由于人、财、物皆在郑芝龙家族掌握之中,隆武帝只能给这位老忠臣一百道空白委任状,没能拔给他一两军饷和一个士兵。 [2]
黄道周组织“扁担军”迎战清军,这支拼凑起来的军队,全无作战经验。黄道周救国心切,他出闽入赣,进至江西广信(今上饶)。清军已经抢先一步,占领了黄道周原拟为收得基地大本营的徽州。情急之下,黄道周紧急上疏隆武帝,请求增兵益饷。郑芝龙等人丝毫不为所动,隆武帝只能着急,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坐视黄道周身陷窘境。黄道周如此临危不惧冒死出征,郑氏家族仍旧在朝中散播闲话,说黄道周交通外臣,欲谋不轨。 [2]
忧急之间,身在清军占领县城的婺源的明朝县令,是黄道周学生,他给老师发来“密信”,表示说可以充当内应,要老师一定率军前来攻取婺源。其实,这个人已经为清廷卖命。黄道周不知是计,贸然发三路兵前往。结果,半路皆被预先设伏的清军各个击破。黄道周手下仅剩三百人,战马十匹,仍旧义无反顾,直前冲杀。一战全部覆没,黄道周被擒,押入婺源县城大牢看管。 [2]
关押 [4]三个月后,1646年4月(隆武二年三月)清廷下令杀害黄道周。将其押行南京明孝陵附近东华门刑场上,黄道周坐地不起,高声说:“这里与太祖皇帝陵寝甚近,可于此处杀我。”扭头之际,看见市坊中有福建门牌,黄道周更坚定了要受刑当地的决心:“福建,皇帝正在那里,临行拜君,臣子之礼。”言毕,他南向再拜,撕裂衣服,咬破手指,有血书遗家人:“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临刑前大呼:“天下岂有畏死黄道周哉?”最后头已断而身“兀立不仆”。死后,人们从他的衣服里发现“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 [1]
与其同死者,还有职方主事赵士超等数位弟子门人。 [2]
结果
播报编辑
隆武帝再也不顾郑氏阻拦,携数千明兵“御驾亲征”从福州抵达延平,准备冒险去湖南。郑影等人忽然弃新城(今江西黎川)而逃,门户大开。郑芝龙早已暗中与清兵约降,福建各关隘均无人把守。 [5]不久郑芝龙降清,郑成功与其父决裂,率部南下。李成栋的清军在浙江等地一路大胜,先后攻下绍兴、东阳、金华、平州,很快攻陷郑鸿逵所守的仙霞关,直入福建,攻陷建宁,直扑延平。杨凤苞称“福京之亡,亡于郑芝龙之通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