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道周北伐

鎖定
隆武北伐又稱黃道周北伐,是南明時期隆武帝在位期間的一場北伐戰爭。
1645年,朱聿鍵在黃道周和鄭芝龍的支持下稱帝,改元隆武,黃道周希望能和鄭芝龍合作,整頓朝綱,出師北伐,收復失土,卻遭排斥。 [1] 
黃道周不顧勢單力薄,毅然決定率師北伐,上書隆武帝,隆武帝讚許黃道周壯舉,而兵權在握的鄭芝龍卻不給軍隊,不給糧草和兵器。隆武帝愛莫能助,只給幾十道空札和手書,“給予便宜行事”,實際上沒有發一兵一餉給道周,只是讓黃道周自己去招募而已。
帶領門生和士卒1000多人,黃道周從福州出師。八閩父老紛紛送子弟前來參戰,沿途各地誌士紛沓而至,迅速將義軍整編、擴充到四五千人,最多時達幾萬人。義師出關,向徽州進發。隊伍分三路出擊,一出撫州,一出婺源,一出休寧,並在牛頭嶺與清軍遭遇。首戰告捷,極大地鼓舞了軍民的鬥志,但一些人也由此滋長了輕敵情緒。他們違背黃道周“師寡切不宜分,當併力一路”的作戰方針,在勝利之後反而分兵深入,導致休寧、婺源、撫州作戰相繼失利,損失慘重。黃道周義無反顧,勇往直前,但終因寡不敵眾,不幸在婺源被俘。黃道周被俘後,清軍以為,得一忠義之士,勝得數州土地,遂用各種手段誘降,但他誓不投降,二度絕食計21天,一次自殺未遂,正色呵斥前來勸降的洪承疇、陳謙之流。
1646年4月(隆武二年三月),黃道周被清廷殺害。
名    稱
隆武北伐又稱黃道周北伐
發生時間
1646年(隆武二年)
地    點
福建
參戰方
隆武政權、清朝
結    果
北伐失敗,黃道周和隆武帝遇害
參戰方兵力
隆武政權:1000多人
主要指揮官
黃道周
隆武帝

目錄

黃道周北伐背景介紹

1645年,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賜黃道周為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鄭芝龍為平國公,鄭鴻逵為定國公。黃道周懷着匡復舊國的抱負,希望能和武臣鄭芝龍、鄭鴻逵兄弟合作,整頓朝綱,出師北伐,收復失土,卻遭鄭氏排斥。 [1] 
隆武政權一直處於三面受困的境地,一受制於鄭氏家族,二要防魯王軍隊,三則有李成棟率領的清軍節節逼近。清軍中的漢將進展迅速。順治三年春天,金聲桓部隊已經佔領了吉安,很快推進到贛南。到了九月間,清軍漢將高進庫(高傑原部下)等人攻克重鎮贛州。如此一來,這個聯結湖南、福建、廣東等地的咽喉要地,落入清朝手中。 [2] 
贛州失陷,全因湖廣總督何騰蛟等人私心所致。正是因為他安置處理先前的農民軍不當,造成眾心離散,協調不一,最終江西、湖南等地被清軍各個擊破。 [2] 

黃道周北伐過程

無奈之下,隆武帝聲言要親自北伐,以挽頹勢。總領大軍的鄭芝龍只想割據福建,獨享一方,理也不理。而明朝老臣黃道周眼見鄭氏家族按兵不動,軍隊諸部怯懦觀望,已過花甲之年的黃道周對隆武帝表示:“與其坐而待亡,不如君臣共出一拼。我為大臣,當先於皇帝而行,以為人臣表率。” [3]  要先於皇帝北上抗清。 [2] 
1645年11月(隆武元年)黃道周憑一腔忠義,自己出錢,加上朋友資助,僅帶萬餘兩白銀,攜數名弟子慷慨出征。福建各地義民聞之而附,近萬人加入他的指揮之下。隆武帝非常感動,流涕送行。由於人、財、物皆在鄭芝龍家族掌握之中,隆武帝只能給這位老忠臣一百道空白委任狀,沒能拔給他一兩軍餉和一個士兵。 [2] 
黃道周組織“扁擔軍”迎戰清軍,這支拼湊起來的軍隊,全無作戰經驗。黃道周救國心切,他出閩入贛,進至江西廣信(今上饒)。清軍已經搶先一步,佔領了黃道周原擬為收得基地大本營的徽州。情急之下,黃道周緊急上疏隆武帝,請求增兵益餉。鄭芝龍等人絲毫不為所動,隆武帝只能着急,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坐視黃道周身陷窘境。黃道周如此臨危不懼冒死出征,鄭氏家族仍舊在朝中散播閒話,説黃道周交通外臣,欲謀不軌。 [2] 
憂急之間,身在清軍佔領縣城的婺源的明朝縣令,是黃道周學生,他給老師發來“密信”,表示説可以充當內應,要老師一定率軍前來攻取婺源。其實,這個人已經為清廷賣命。黃道周不知是計,貿然發三路兵前往。結果,半路皆被預先設伏的清軍各個擊破。黃道周手下僅剩三百人,戰馬十匹,仍舊義無反顧,直前衝殺。一戰全部覆沒,黃道周被擒,押入婺源縣城大牢看管。 [2] 
關押 [4]  三個月後,1646年4月(隆武二年三月)清廷下令殺害黃道周。將其押行南京明孝陵附近東華門刑場上,黃道周坐地不起,高聲説:“這裏與太祖皇帝陵寢甚近,可於此處殺我。”扭頭之際,看見市坊中有福建門牌,黃道周更堅定了要受刑當地的決心:“福建,皇帝正在那裏,臨行拜君,臣子之禮。”言畢,他南向再拜,撕裂衣服,咬破手指,有血書遺家人:“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臨刑前大呼:“天下豈有畏死黃道周哉?”最後頭已斷而身“兀立不僕”。死後,人們從他的衣服裏發現“大明孤臣黃道周”七個大字。 [1] 
與其同死者,還有職方主事趙士超等數位弟子門人。 [2] 

黃道周北伐結果

隆武帝再也不顧鄭氏阻攔,攜數千明兵“御駕親征”從福州抵達延平,準備冒險去湖南。鄭影等人忽然棄新城(今江西黎川)而逃,門户大開。鄭芝龍早已暗中與清兵約降,福建各關隘均無人把守。 [5]  不久鄭芝龍降清,鄭成功與其父決裂,率部南下。李成棟的清軍在浙江等地一路大勝,先後攻下紹興、東陽、金華、平州,很快攻陷鄭鴻逵所守的仙霞關,直入福建,攻陷建寧,直撲延平。楊鳳苞稱“福京之亡,亡於鄭芝龍之通款”。 [6] 
參考資料
  • 1.    大明孤臣黃道周  .福建日報[引用日期2016-12-03]
  • 2.    梅毅,《亡天下:南明痛史·兩個“太陽”照南明——隆武帝與魯監國兩朝為政》,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7頁—第168頁,2007年。
  • 3.    《明史》:“臣以國恥未雪,中夜撫心,思聖垂諭之言,一字一淚一血,是以奮不自量,務請行邊。而旁觀側目,姍笑詆譏,臣茫茫無覺,猶聾馬思鍾,啞蟬操琴,了不知其意何在。”
  • 4.    明朝那些事  .明朝那些事[引用日期2017-10-04]
  • 5.    王沄《漫遊紀略》卷一雲:“仙霞最險,……兩崖斗絕,中通鳥道,仰高俯下,因險設關,裁容一夫。今已頹廢。閩人言,先年鄭氏望風送款,預撤守兵,啓關以俟,故入閩者無血刃焉。”
  • 6.    見《南疆繹史》跋四。但史家顧誠則認為隆武之亡,不能只歸咎於鄭芝龍,何騰蛟本人實難辭其咎。隆武帝知道鄭芝龍跋扈難制,希望何騰蛟派精兵迎駕,移蹕江西,“清軍進攻贛州,隆武帝進退維谷的時候。何騰蛟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竟然置大局於不顧,一連幾個月不派使者向隆武帝報告情況。”,“隆武帝被清軍俘殺,閩、贛、粵相繼失陷,何騰蛟在湖南的處境也越來越困難。”